第1521章
就這樣,江知府得到了一系列確實的證據,包括他們想要通過蟲蛀毀壞太平倉的糧食,然后囤聚居奇地謀劃,也包括他們背地里強買強賣,欺壓百姓,更包括他們幕后的靠山都有誰。 翻著那一份份證詞,江知府氣得面色發青,這背后牽扯出十幾位官員,當然,也有甄家。 每一個人都和甄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偏聯系又不深,要么是和甄家管事交好,要么是結交了甄家的旁支。 江知府咬牙切齒,“甄家倒是藏得好,要不是我老早就盯著,還真要被他們逃過去了?!?/br> 此刻,他徹底相信了是甄家想要對付自己,這些糧商每一家都和甄家有關系,又各個聯系薄弱,好似只是意外。 江知府會相信才是傻子,聯系不深才正常,他畢竟是長公主的兒子,要是聯系深了,被查出來,甄家也要倒霉。 他自信甄家想要算計他,一定要藏得很深,以及長達數年的謀劃。 目前審問出來的結果,和他想的一模一樣,所以他深信不疑。 想到自己掌握的甄家那些罪證,在江南作威作福,陷害忠良,結黨營私,身為文官,竟然結交當地駐軍。還和京城中不少官員保持私下交易往來。 且貪污受賄,僭越妄上,不僅侵吞織造府巨額銀兩,還敢私自住在行宮! 那行宮雖之前是甄家的園子,但甄家奉旨接駕,太上皇五下江南,有四次都住在甄家那個園子,因此修建成行宮的規格。 按照行宮的標準建造,當然只有皇帝能住進去,就連皇子都不行! 可偏偏甄家住進去了,雖則當年太上皇下令,讓奉圣夫人住進行宮,有為其養老的意思,其他人可沒有這個殊榮。 當初是為了侍奉孝順奉圣夫人,甄家才跟著搬進去的,可這么多年,甄家也沒有搬出來,竟還一直住著,不是僭越是什么? 想到這些,江知府把這一樁樁一件件寫進折子里,連同這些年收集到的證據,放進一個密封的盒子里,派心腹送往京城,打算送到新帝手上。 太上皇對甄家的寵幸他看在眼里,有甄貴妃在,江知府也不確定太上皇會不會依舊保甄家。 但新帝可不會,他巴不得甄家倒霉,六皇子再無威脅。 做完這事,他直接下令,把所有糧商統統判死刑,包括張李兩家。 在知道是張李二人背叛自己后,其余糧商出離憤怒,進而瘋狂報復,揭發了他們諸多罪行。 最后的結果,所有參與此事的糧商,家產抄沒,田產鋪子房產充公,家中成年男丁被砍頭,未成年和女眷流放三千里。 至于糧食,取出足額充入新建的太平倉,剩余拿出來低價售賣! 而負責售賣的,自然是糧商會的人,他們以商會的名義,把那些鋪子低價買入,換了商會的招牌,先幫府衙售賣糧食,且價格都是一貫一石,比陳糧還便宜。 抄沒的九家,加上原本的陳家和馬家糧食,再加上金陵運來的六十萬石糧食,姑蘇是真的不缺糧了。 以極低的價格賣出去一部分,剩下的甄管事都包圓了,打算運到北方去賣。 在離開前,他處理好了那二百四十萬兩的利益分配問題。 他對那些糧商可沒有說實話,并且還把蘇葉的原計劃改了改,抽走了一半利潤。 他沒有暴出四貫的價格,而是說售價兩貫三百文,其中三百文是運輸成本,兩貫是實際的收益。 糧商們按照自己拿出糧食的比例,分了一百二十萬兩。 這已經叫他們足夠震驚了,畢竟那些糧食放在金陵賣,價格在一貫五百文上下波動,達不到兩貫,運出去需要運輸費用,且運輸費很高。 因此能多出五百文,還不需要自己付運輸費,更不用cao心運到外地賣的各項打點,相當于是純賺啊,他們當然高興! 這就等于人在家中坐,穩定的收益就源源不斷來,還不用承擔風險,如何能不高興? 當然了,這是在他們不知道具體售價的前提下,而甄管事也不會讓他們知道。 參與了此事的糧商們都死光了,他們也不可能會知道。 因為這一出,甄管事徹底在商會站穩了腳跟,成了領頭羊一般的人物,可謂春風得意。 可面對陳景軒,他又重新變回之前那個忠誠可靠的樣子,“大人,這是此次賺到的一百萬兩,另外我提前預支了二十萬兩,購買姑蘇城內空出的店鋪,您看?” 陳景軒挑眉,驚訝看他,竟然一分都沒拿? “你想要什么?”他開門見山道。 這么有眼力見,又能辦事的人著實不多,如果對方要求合理的話,他可以適當答應下來。 畢竟他現在實在太缺人手了,這甄士韜他已經讓人調查清楚了,人品還過得去,能力也有。 甄管事眼前一亮,當即毫不避諱道,“大人,我想當官!” 見陳景軒微微皺眉,他連忙道,“我本也是書香門第,奈何讀書資質有限,家族也沒有關系能助我一臂之力,只能走上經商一途。但我實在不甘心,這輩子只能當低賤的商人。小人家中有一幼兒,聰明機靈,先生說有讀書天賦,奈何我從商后,就落入賤籍,我兒子也不允許科舉。因此我就想投靠明主,靠功勞博取一個機會。不需要多大的官職,只要能讓我改換門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