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地主在本地雖然是個人物,但到了州府,卻也只是普通的人家。 而那些藥材都不便宜,很快地主家就被拖垮了,地也賣了,房子也賣了,最后三百兩銀子也被白五爺拿了回去。 地主家一無所有,徹底從地主階級,變成了窮光蛋,淪落到乞討為生。 而原本被他們欺壓過的人家,一個個全都冒了出來,見一次打一次,他們不得不躲起來,后來乞討去了外地,不知所終。 這事白五爺做的相當漂亮,相比要了他們的命,當然還是痛苦的活著更能讓他們痛苦。 至于那個拿錢辦事的庸醫,也被白五爺砍掉了行醫施針的手,從此再也不能當大夫賺錢了,也算是罪有應得。 像這種行俠仗義之舉,白五爺做了不少,加上他俊秀華美,風度翩然,名聲自然傳出來了,說起來也是說書人嘴里,最好的素材之一。 只不過這里是在開封,要說開封頂流第一把交椅,那還得是御貓展昭。 自從三年前,展昭出現在開封,隨侍在包大人身邊,又被封為正四品帶刀侍衛,就經常出現在開封的大街小巷,俗稱巡街。 俊美的長相,溫文爾雅的作風,以及對救助之人溫和和煦的笑容,讓所有汴梁百姓,都有了充足的安全感。 每次展昭巡街,他們都要帶著一堆東西圍上去,東家想送雞蛋,西家要送水果,不為別的,就單純喜歡而已,想要讓展昭嘗嘗自家的東西。 雖然展昭從來不收,即便耐不住熱情收了,也會給錢,而且是雙倍的給。 弄到最后,他們不是送禮物的,反倒是向展昭推銷自家產品的。 而那段時間,開封府的后廚都不需要采買了,光展昭巡街帶回來的,就夠開封府一天的消耗了。 可這樣一來,展昭當個四品侍衛,不僅沒有賺錢,反倒倒貼錢。 宋朝官員福利豐厚,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待遇都相當好。 展昭這個四品侍衛是皇帝親封的,拿的是四品中第一等的俸祿,相當于四品文官的最高工資。 他每月有一百八十貫,一貫一千文,也就是差不多一兩。 也就是說,展昭一個月的工資就有一百八十兩,但這只是基本工資。 除了這些,春冬衣服各賜綾羅綢緞10匹,絹布10匹,棉60兩,糧食50石,仆役的衣服按30人算,柴草100束,碳1000枰,鹽2石。 對了,酒,茶,廚料都有補貼,甚至是喂馬的草料,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補貼。 對了,還有職田,各級官員都會分配職業田,他們可以雇傭佃戶耕種,取得的收益是他們自己的,等到卸任才會歸還。 而展昭作為四品的職田,有十六頃,相當于一千六百畝,當然了,不在汴京附近,而是比較偏遠的地區。 但這足可見官員的富貴,展昭不是那愛亂花的,各項福利也學著包大人,貼補給了開封府其他人。 開封府上下好幾百人,像包拯和展昭這種有品級的,不過寥寥數人,大部分是吏和衙役。 大宋對官員好不錯,但對吏和衙役,就相當苛刻了,工錢并不高。 當然了,相比其他朝代,已經能養家糊口了,只不過這和他們要做的工作,危險系數和工作強度成反比。 尤其是開封府內,因為包拯的到來,工作內容直線上升,不僅要日常巡街,還得處理一個又一個報案,更是少不得到處奔波查探。 這期間可能會遇到危險,也可能得罪一些人。 如果沒有提高待遇,短時間內可能還有積極性,但長期絕對受不了。 因此包大人的俸祿大半都貼補給了府衙,用來給這些下面辦事的人獎勵。 包大人這么做,其他人當然也有樣學樣,從公孫先生,到展昭,到四大校尉莫不是如此。 不過,包拯是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他認為展昭等人還年輕,以后需要養家,實不該和自己一樣,把錢都花光,還得顧慮一下自己的小家。 于是他規定,那些布帛,糧食,炭火留下,反正一個個都是單身漢,又全都住在開封府衙,帶回去也是積壓放著,那不如就直接用掉。 至于俸祿,他們則拿回去,自己攢老婆本。 在開封,這些錢使能他們過的很好,一家都吃穿不愁,但有一點,買不起房子。 現在一個小小的院子,都要好幾千貫,而且是地方比較偏遠的外城,按照展昭的俸祿,得不吃不喝攢三四年。 關鍵還只能是三四間房的那種,和展昭四品帶刀侍衛的身份嚴重不符。 當然了,展昭不靠這個,他老家還有產業,拿個一萬貫出來,也不是大問題。 而四大校尉在來投奔之前,其實當土匪攢了一些錢,不過他們解散寨子的時候,把錢都分下去了,以至于四人算是一窮二白來投靠的。 而他們是六品,別看和展昭只相差四階,其實俸祿天差地別,六品屬于低階軍官,而四品是中階,差一點就可以成為高級官員。 王朝四人的俸祿,幾乎是展昭的一半,也就是不到一百兩,他們想買一個不錯的院子,那確實是要攢上五六年的。 偏偏他們大手大腳慣了,有錢了就愛喝酒,或者購買一些價格高昂的武器,以至于四人工作了這么久,都沒攢下什么錢。 當然,展昭不一樣,他自己倒是不花,架不住時常接濟這個,幫助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