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蘇葉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學著和那些江湖人,酒樓老板,太監們打交道,而他也做的很好,還自發組織了一個小隊,專門負責監督這條海鮮運輸線,避免有人和他們搶生意。 他這種做法,確實及時發現了好幾次,有人想要效仿蘇葉。 蘇葉直接打價格戰,給漁民更多的優惠,也給負責運送的江湖人更高的提成,順便把銷售渠道掌握在手里。 導致了高端市場,只有她能做成,剩下的人運來的海鮮,只能提供給那些普通的酒樓,以及城內一些比較有錢的百姓。 這樣一來,大家的目標市場不一樣,再加上海鮮折損率非常高,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賺錢,在他們看來,至少比不上茶葉,于是做這一行的,就少了很多。 但其實,這行是相當賺的,蘇葉要不是為了省事,一年賺個十七八萬兩相當容易。 但那需要cao心的就多了,不僅要認真把控數量和質量,還得積極找貨源,得在海鮮壞之前,更快的售出去。 那可就太累了,現在多好,賺得少一點,但省事啊。 每年開給江班和他那些兄弟們的工錢不超過一千兩,她完全可以輕輕松松賺錢。 而且賺的比茶葉生意也不差,茶葉因為是公認的賺錢,所以經營這一行業的,不在少數,競爭非常激烈。 蘇葉原本沒打算做的,只是恰好,有交好的門派,手底下有茶山,比如峨眉派,就擁有著占地幾百畝的茶山。 他們往年也賣,但相比起賣給商人,他們當然更愿意和蘇葉打交道,于是蘇葉也做了三種茶葉生意。 而這些茶葉,會被運往邊城榷場,換成毛皮和藥材,再運往汴梁等地售賣。 另外,蘇葉還做了胡椒生意,現在的胡椒基本是從東南亞進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是胡椒的主要產地,大宋境內也有種植,但總數不超過百斤,因此胡椒價格居高不下。 因此那些海商出海,最重要的貨物就是胡椒,所謂一兩胡椒一兩金,這個無論東西方,都是硬通貨。 蘇葉有做海貿,但因為是搭福龍鏢局的順風船,每年的租金都不低,最大的作用是運來她想要的東西,貿易倒是其次。 因此蘇葉在海南瓊山的大坡鎮購買了大量的土地,專門種植胡椒數。 這里是后世發現,種植胡椒最好的地方,因為高溫和長期濕潤,種出的胡椒純正濃厚,味道辛辣,品質非常好。 這是蘇葉占了時代的光,提前占了這地方,不然到了后世,也是相當好的胡椒產地。 總之,蘇葉在這里買下大片的土地,專門種植胡椒。 今年會是胡椒產出的第一年,可能產量會受限,但到了明年,售出二三十萬兩完全沒有問題。 另外,海南那邊因為地廣人稀,蘇葉順便購買了一些土地種植甘蔗。 甘蔗榨糖在宋朝已經有了足夠成熟的工藝,蘇葉再稍微改良一下,使之更適合保存。 糖到哪個年代都是奢侈品,不管多少都賣得出去。 但受限于人手不足,蘇葉雇傭了大量當地人,也只不過能打理不到一百畝的甘蔗地,因此每年差不多給她帶來兩萬兩的收入。 想到甘蔗,蘇葉自然而然想到了甜菜。 上輩子德國甜菜事業,給她帶來了足夠的財富,而現在也可以。 因此在處理好甘蔗的事后,她第一反應就是去北方種植甜菜。 和海南的地廣人稀不太一樣,甜菜適合的種植地是在遼國,西夏和西州回鶻,而這些統統在境外。 如果是普通的商人,他們自然不敢離開宋朝本土,只會在榷場做生意。 但蘇葉不一樣啊,江湖人的勢力也分布在這些地方,而且越是在這些國家,江湖人的勢力越大,他們幾乎能和國家政權分庭抗禮。 或者說,他們的江湖人,就參與了國家管理,屬于特權階級。 而他們也擁有大片土地,還有大量奴隸。 和宋朝不一樣,這些國家依然有奴隸,每個奴隸主都掌握了大量奴隸。 平時這些奴隸放牧,并不能給他們帶來特別多的經濟效益,現在蘇葉找到他們,讓他們幫忙種植甜菜,之后她會派人來收購。 說起來這比他們以往的收益,直接翻了一倍,那他們當然答應了。 種植交給他們,運送照樣交給江湖人,然后蘇葉只要牢牢掌握甜菜榨糖的工藝,完全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而且糖在北方,西北這些地方,也是硬通貨,可以帶來珠寶,金銀,毛皮和羊,甚至是馬。 北方最賺錢的當然是馬,但他們的馬不會輕易賣給宋人,但只要有渠道,也不是不能買來。 這些馬到宋朝后,可以賣出幾十上百兩一匹的價格,輕輕松松就能賺幾萬兩。 當然前提是,你能把這些馬運回來,這可比運糖要難得多。 可只要有那些江湖人在,運馬也是安全的,至少不用擔心被劫掠。 甜菜榨糖也是剛剛鋪設好,營收要等明年,前幾年都是虧本的,但可以想見,等到走上正軌,這將是蘇葉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 蘇葉算了一下自己的總收益,今年只有十七八萬兩,可到了明年,直接超過了四十萬兩。 算完這些,她就沒再天南地北的跑了,有這些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