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2章
“……好吧,你贏了!”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有錢代表了什么,而基督山伯爵可是握著三億現金沒花出去的人,要是存心和自己搗亂…… 蘇葉滿意,扣掉給卡洛斯市長的100萬,她又賺了1340萬法郎! 以及……一座可能存在的大金礦消息! 第650章 海島寶藏141 其實制造□□的事件并不少,至今已經發生多起。 當年波拿巴為了征服全歐洲,制作了多國□□,假盧布、假英鎊、假普魯士幣和假奧地利幣。 導致歐洲國家經濟系統一度陷入危險當中,然而凡事有利有弊。 他能用這種方法去算計禍害他國,別人也能有樣學樣,在流亡英國和瑞士的法國?;庶h的反撲下,數以百萬計的假法郎流進法國,一度造成法國經濟體系混亂。 后來花了數年時間,才解決這一事件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以至于大家現在對紙鈔使用格外慎重,更多的人依舊只愿用金銀銅幣來結算。 但這不代表金銀銅幣就安全了,其實仿造它的難度更小,只要擁有合適的金銀銅礦,以及掌握造幣技術。 蘇葉甚至還看到過一個案例,歐洲某島一整個島上使用的貨幣都是假的,是管理當地的貴族為了撈錢,把島上真金幣上繳,重新鑄造后,減少30%含金屬量,再等價值發下去。 這種事他一做就是三十年,從中累積了一整個倉庫的金子。 事發后,他家發生一場大火,屋內所有人都燒死了,那些金子卻不翼而飛,只剩下殘垣斷壁。 而被他坑害的普通平民,以及那些地位不如他的地主和商人,看著手里全部都是□□,欲哭無淚。 最后這件事的解決,以政府承認那些□□也是真幣,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為結局。 但也摧毀了,制造□□的模板和機器,讓那種□□不能再造。 后來,當本國的金銀銅產量不夠時,當地政府吸取經驗,也在真幣上減少用量,金銀銅幣中的三種金屬含量逐漸減少。 哦,對了,那個被造出來的□□,也成了較稀少的一種貨幣,目前市面上很難看到,基本成了收藏家的珍藏,價值水漲船高。 一枚保存完好,品相優秀的銅幣,能賣出兩三千法郎的高價。 言歸正傳,從古至今,制造□□都只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購買更多物資,二是大量□□面世,沖擊市場,造成通貨膨脹,國家經濟體系崩潰。 這個制造□□的人,目的肯定是第二個。 可蘇葉也沒想到,他會這么實誠,造得幾乎和市面上流通的金幣一模一樣,無論是含金量,還是外觀形狀。 只能說,是真不缺金子??! 拿著真假幾枚金幣,找了許多專家來辨認,除了一人能找出其中蘊含的□□,其他人都無能為力。 他們都這樣了,普通人更無可奈何。 所以這些□□一旦面世,確實無法分清楚真假,屆時,政府也只能選擇默認。 只不過,“你說誰會做這種事?”蘇葉思索,這么做對他有什么好處? 這么大手筆,不說別的,光一座金礦,光明正大賣金子他不香嗎?何必這么偷偷摸摸。 所以蘇葉不難懷疑,是別國針對法國的計劃。 可真要破壞法國經濟,制造□□才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就像當初波拿巴對歐洲各國做的事,大量制造□□,投入市場,既可買走物資,又能造成通貨膨脹,何必用真金幣。 相比□□,金幣的效果沒有那么明顯,且速度很慢,至少比刷刷印鈔慢多了。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想到一個可能:除非這人并不想法國出事,只是想現在的政府倒臺。 有人說,法國和法國政府不是一回事嗎? 還真不是! 新復辟的波旁王朝只能代表舊貴族利益,對法國的統治比較薄弱,其實法國大部分地區,都掌握在當地地主手里。 他們聯合起來選中管理當地的官員,再由巴黎政府委任。 從政治,軍事,法庭,都擁有一定的自主權,本地大族說一句土皇帝也不為過。 就像凱斯奈爾家族所在的蒙彼利埃由三個最大家族掌控,凱斯奈爾是其中之一,因此本市市長基本從三家人中選擇產生,而選出來的人,明面上要得到大小地主的投票。 但那些小地主,誰也不會去違背三家家族的意愿。 當然,偶爾市長也有從那些小地主家族中產生,但他必須足夠優秀,也要被三家認同屬于自己人,否則他們寧愿推一個傀儡上位。 這樣的制度在法國實行了幾百年,即便波拿巴上位,也沒完全打破。 不過了換了一批做主的人,修改了一些模式,讓原本毫無機會的普通人,也擁有獲取知識,往上爬的機會。 但并沒有改變根本,等到波旁王朝復辟,土地重新回到大貴族手里,之前的制度照常沿用,不過為了安撫社會,他們已有的上升的渠道,沒有完全被禁錮。 可話語權依然掌握在那些有錢有勢的貴族手里,真正從底層爬上來的少之又少,即便有,也成了為他們服務的人。 如此,真不能說巴黎政權的變動,就能對整個法國造成多大的沖擊。 因此假金幣流入市場,會對這本就搖搖欲墜的王朝造成沖擊,但對底層百姓而言,危險性就沒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