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這樣一種不知道應該稱作什么的東西,竟然也會對“死亡”,有著與生俱來的害怕? 朱火將這座數百年歷史的古寺全部點燃,從西塔轉法|輪堂到東塔止觀院,還有又稱為橫川中堂的首楞嚴院,包括最前方那位老僧倒下去的最重要的前堂,最后的一抹火光從“神佛”的胸口中飛出,朱雀冷厲的眼睛看了一眼計秋,最終,它消散在了這一片洶涌的焰火中。 …… “安倍晴明”是在一片灰黑的廢墟中醒來,周圍是一片火災留下來的殘壁斷垣,清晨的鳥啼婉轉清亮,有霧氣繚繞在這廢墟的半空之中,昨日的大火沒有綿延到任何寺外的樹木,像是有一道無形的線,讓其只顧著肆虐在一定的范圍中,晨光熹微,這位逃得了一命的少年有些不明所以地站起身來,他面露沉思道:“這里是……” 記憶與痛苦一起襲來,他下意識地就抱住了自己的腦袋,“我是……安倍晴明?”他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他張了張口,想要反駁這個雖然熟悉但本質上應當屬于陌生的名字,但下一秒,他便閉上了口。凡有所聲,必有所知,對于一個不了解的世界,他一絲一毫也不想透露出自己不對的地方。誰知道,現在不會有一只耳朵在他瞧不見的地方靜靜地聽著呢? “我是,安倍晴明?!彼h顧了下四周,擦拭了一下染灰的臉,像是敘說一個事實,這般平淡地說道。 只是,為什么自己會成為這位史上有名的陰陽師呢?下一刻,這位醒來的靈魂心中就浮出了這般的思索。 …… 平安時代是一個霏靡奢華的時代,這一點在計秋之前去過的那個時間點很難看出,因為他并沒有帶著加州清光走入那座巍峨有序的京都之城,只是在并不遙遠的方位看過它的遠景。延歷寺在京都的東北的方向,其下鎮壓著初代創寺者 “最澄”發現的某種異象,那也是那位“惠源”受到蠱惑后放出的、寺內佛像“活”過來的根源。在計秋召出“朱雀”將所有的“詭像”都掃過以后,古怪的是,那道根源也一樣就此沉寂了下去,就像是從來沒有搞過鬼一樣,不曾顯露出任何的蹤跡。 加州清光的懷里抱著事情結束后才若無其事溜出來的狐之助,這位刀劍男士還面目恍惚地沒有從那澎湃浩瀚的天降之火中回過神來,尤其是朱雀那無可阻擋的無敵的氣勢,讓這位付喪神胸中情緒翻滾不休,而和另兩柄的刀劍不一樣,他并沒有就此沉默下去,反倒是更為活躍起來,他雙眸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崇拜:“這就是主上大人您的力量嗎?” 他緊緊跟隨在計秋的身后,語露羨慕道:“實在是太厲害了!” 第65章 因為期待感情, 所以并不吝嗇于表露感情,加州清光跟隨在計秋的身側,頗為好奇地四處看著周圍的一切。 這里是平安京中貫通京都的朱雀大道,周身穿行過的是穿著直垂與括袴的底層的勞農, 他們有推著木車前進的, 加州清光可以瞧見他們露出衣衫外日夜勞作的褐色的皮膚;也有手臂中挽有布包與竹籃的婦女, 她們行色匆匆, 衣裳是一種小袖的布衣;有更輕松一些的,是身著改良水干的民眾,他們戴著平禮烏帽子, 水干服上飾有菊綴;也有游女束發松散垂下, 抹上妝容后, 披上色彩鮮艷的單衣。 一輛牛車從道路的前方緩緩駛來, 侍從們于牛車的前方開路, 他們衣著鐵與皮革組成的甲衣, 腰間挎著弧形的腰刀, 一雙眼睛巡視著前面的方位, 民眾們紛紛側開自己的身子,或者讓開正在行走的道路, 為牛車空出寬敞的路線, 在些許的動亂以后, 這條大道很快又回復了方才的井然有序, 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應該身處的位置, 并且知道在變換之后, 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這是一個極為講究等級的民族,各司其職的本分已經容納入了他們的身心,上下尊卑之分就猶如呼吸一樣環繞在他們的生活里, 就算是身為刀劍付喪神的加州清光也是處在其中的一環中,他興致勃勃地觀看著這樣少見的一幕,他作為一柄刀劍,穿越了歷史,也只是為了戰斗,那里能像現在這樣輕松地過著日常的生活? 只有計秋是用一種超然的姿態來看待這個時代的,雖然在后世的傳說中,它既美麗而又復雜,奢靡又瑰麗,各種詭異的奇談更是為其添上了一抹夢幻般的色彩,但掩蓋在其下的,也還有不可辯駁的,愚昧與無知,這是時代所限制的,是個人之力難以改變的局限。 那些美麗的故事與情感,是只屬于其中某一部分人的,而絕大多數,都不曾與之有任何的干系。 他們就像是一抹游曳于河流中的魚,明明上一刻還在延歷寺大火之中,下一刻就來到了不知道哪一份的時光中,草木遍布了寺院的遺址,方才還見到的熟悉的人面就這樣在他們的身前不見,加州清光猝不及防就迎來了告別,白比丘尼還有計秋救下來的那個特殊的少年全部不在,只有最后關頭中竄出來的狐之助彰顯了自己的存在感。 不懂就問,在見到計秋身影的那一刻松了口氣的加州清光很快就湊了上前來,他有些疑惑道:“我們這……不是回去本丸嗎?” 計秋淡淡道:“先去赴一場約會吧?!?/br> 赴一場時光顛倒,被單方面定下來的相會。 行人漸漸稀少,店鋪的招牌與布幔也開始不見,那種身處人群中卻格格不入的感覺也終于消失,走過了一條小路,前方是一座大約十米長的石橋,橋下流水幽暗,似有泣泣聲隱隱傳來,但仔細去聽,卻又是安靜如昔,只讓人以為是自身產生的幻聽,加州清光不動聲色地握住了長刀,計秋卻是面色不改地踏行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