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狐貍老祖與甜心大兵、戒指也瘋狂、應許一生千重歡、異世之封印人生、[綜漫]審神者中原中也、嬌美奶娘為帝后、創神、[重啟之極海聽雷]貪歡、[海賊王]cp是卡塔庫栗、[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張耳心中悚然而驚,喃喃自語道:“莫不是楚人已盡得趙地!” 他非是趙人,卻治趙地甚久,加之視其為最后退路,情懷非同一般。 因所受震蕩過重,以至于自言自語時,竟大意地忘了壓低聲音,叫左右侍從聽了個一清二楚。 一聽連大王亦自知窮途末路,又失去了做最后屏障的家鄉,本就垂頭喪氣的眾人再無法強撐鎮定,紛紛失聲痛哭,再無法拿穩手中兵器。 張耳見此情形,不由仰天長嘆,久久無語。 那日盟軍打項羽個措手不及、連下三地、屠戮楚地的威風,仍歷歷在目。 怎才錯眼功夫,即每況愈下,落得孤身為戰,四下無援的境地? 他想不清楚,也無暇再想清楚。 張耳默默回到屋中,未理四周凄涼趙歌,也無心鼓舞淚如雨下的眾兵將,兀自派出許多斥候,打探各個城門把控的狀況。 待聽取完畢,他心中重新燃起一線希望來——許是因南門朝向楚地之故,楚軍于那處看守最為空虛,僅得千余人。 張耳實在不愿相信,趙地真已淪于楚軍之手。 為著最后那絲僥幸,他決心撇下這座孤城,精簡隨從,趁夜突圍北上。 哪怕真丟了趙地,實在要死,他也不愿葬身他鄉,寧肯死在回家鄉梁地的路上。 于是一炷香后,北門處忽戰鼓高擂,聲勢大作,城中趙兵好似失心瘋般欲要朝外突圍,一下吸引了圍城楚兵的注意。 趁著楚兵紛紛朝北門聚去時,張耳仗月色遮掩,靠最后追隨于他的二百死士自南門慨然突圍。 南門那千余楚兵似是都掛心于北門動靜,對忽然沖出的張耳一行人毫無防備,多的是只來得及抄上兵器、而未趕得及上馬的騎兵。 徒勞地追出幾十步后,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一騎絕塵,越跑越遠了。 張耳雖自知處境凄涼,見此計施行得如此順利,心里仍是油然生出一絲得意來。 ——項藉匹夫,到底不通謀略。 楚軍那看似密不透風的圍困,卻只需他略施小計,即可輕易脫身。 張耳自顧不暇,當然管不了被他留在城中的那斗志盡喪、隨時要反的二十幾萬兵士了。 橫豎若逮不著他,以項藉近來好裝模作樣的做派,為彰顯假仁假義,多半也不會要了降俘性命。 張耳長嘆一聲。 哪似他,一旦受擒,便是必死無疑。 風清寒,夜悲涼。 專心馳騁,逃亡于這茫茫平原上的張耳一行人,胸中心跳如擂鼓,縱耳畔還回蕩著那轟天震地的慘烈喊殺聲,卻始終不敢回頭。 唯恐一回頭的功夫,就耽誤了逃亡的時機,從而叫察覺南門動態的楚軍追上。 張耳不得而知的是,他若真回頭了,便會看到叫人肝膽俱裂的可怖一幕—— 不知自何時起,他這隊列后頭就有一黑一白、二道高大頎長身影并駕齊驅著。 如鬼魅般如影隨形,始終綴在后頭。 與催座駕奮力疾馳、亡命逃竄的張耳一行人不同的是,追趕在后的呂布與項羽顯然留有余力,悠然如貓戲鼠。 呂布騎術精湛,哪會懼這馬背上的顛簸間易傷舌頭的厲害,按捺不住心下得意,開口炫耀道:“大王認為,這四面趙歌之計如何?” 原來方才那陣惹得臨淄城中軍心潰散的楚營趙歌,正是呂布靈光一閃下的結果。 他將史上這倒霉催的憨子所遇那‘四面楚歌’的絕境來個移花接木,套用到處境相似的臨淄守兵身上,竟是如此好使! 原來呂布所獻之計,即是派人將被編用入楚軍的趙卒一一尋出,又叫個腦子靈活的幕僚現編出趙歌一首,力求調子哀婉悲愴、語句通俗易懂,再讓將兵們現學現唱。 這才有了之后那四野鴻哀,叫人愁腸寸斷,凄慘淚下,士氣無存的四面趙歌。 ——也只有似老子這般頂頂機靈的人,才能活學活用得淋漓盡致! 呂布唇角翹起,下頜也無意識地高高抬著,眉飛色舞地看向項羽,眸中神光熠熠,要求表揚的心思可謂一目了然。 連遲鈍如項羽者,也將愛將那直白可愛的心思看了個透徹。 項羽不自覺地跟著彎了彎唇角,重瞳中泛起溫柔漣漪。 在與愛將相視時,一向詞拙嘴笨如他,在經一番搜腸刮肚后,當真緩緩開口贊道:“奉先果真神機妙算,奇策百出,憑唱和趙歌,竟兵不血刃,大退數十萬之眾?!?/br> 呂布嘴角微抽,面皮竟是微微發燙。 ……怎這素來嘴笨得很的憨子,也曉得說好話? 忽露出一副心服口服相,夸他智計過人時,反倒叫他渾身不自在。 倒不如夸句無雙武勇,叫他受來更覺名副其實的舒坦。 項羽夸完這幾句,就默默等著愛將的反應。 熟料愛將只抿唇別開目光,又莫名其妙地用力晃了晃腦袋。 項羽目露疑惑。 愛將……這是作甚? 不待項羽陷入沉思,呂布忽持鞭直指前方,劍眉一挑,沖他囂張地發起了挑戰:“大王可愿與布較量一番,看誰先取下那張耳之項上人頭?” 項羽微愣,靜靜看向意氣風發的愛將。 平日幽深漠然的重瞳中,此刻卻有月色如水流淌,又有星光熠熠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