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狐貍老祖與甜心大兵、戒指也瘋狂、應許一生千重歡、異世之封印人生、[綜漫]審神者中原中也、嬌美奶娘為帝后、創神、[重啟之極海聽雷]貪歡、[海賊王]cp是卡塔庫栗、[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項羽目光如深海浩瀚,薄唇抿著,對此不置可否。 而韓信偷拋向一臉真誠、無時無刻不為項王歌功頌德的賢弟的目光中,則悄然添了幾分迷惘。 若他未曾記岔,那日賢弟……好似脫口而出了‘憨王’二字? 他當時顧著思慮其他事務去了,并未將那大逆不道的稱呼放在心上。 如今觀賢弟竟這般崇敬項王,更讓他禁不住對那日記憶,產生了濃重懷疑。 應是他聽岔了罷。 一行人各懷心思,暢通無阻地入了咸陽城。 比起城外的百廢初興,雖數度易主、卻始終未受大毀損的王都,已然恢復了勃勃生機。 見那楚兵瞧著兇神惡煞,卻極守規矩,百姓便漸漸淡忘了那日因劉邦弒君后狼狽出逃、留下漢軍殘部與楚軍交鋒、城中血流成河的慘烈。 仔細想來,的確不曾有無辜百姓受到牽累、同遭屠戮,唯有為敵的漢兵死傷不少。 然兵家相爭,死傷本為常事。 他們小心翼翼地觀察一陣后,紛紛走出家門,壯著膽子在街上行走。 而百姓既敢出門,唯利是圖的商賈更是膽大,不出半月,便紛紛結伴歸來了。 大軍回駐城外的本營,項羽漠然在前,于眾人敬畏目光中騎馬過市。 只他威儀深重,縱不言語,也是一身殺氣騰騰,眾人不敢多看,便將目光放在落后兩步,同是馭馬過市的兩名年輕楚將上。 韓信雖也生得人高馬大,相貌不凡,但與身邊英氣逼人,還穿著……花里胡哨的呂布一比,倏然黯淡無光。 在那日激烈纏斗之后,項羽早已令工匠重新打制了幾套與呂布那日所著一般無二的行頭。 只他似是見不得愛將僅著那‘樸素’的雉雞冠,私令匠人以金制冠身,上嵌玉石。 當呂布拿到手里時,幾被那燦燦奪目的珠光寶氣給晃花了眼。 ……這呆王雖是憨氣十足,腦子不甚靈光,可出手著實闊綽。 頭冠雖因材質截然不同,而身價一躍百倍,但最得呂布喜愛的那兩根色彩明艷、長而溜滑的雉雞尾翎未改。 因那樣式實在獨特,灼紅雉雞尾翎此時隨那玉獅踱步而一晃一晃,瞬間奪去了圍觀百姓的目光。 呂布早慣了沐浴在眾人或驚或羨或懼的目光中,越是受人矚目,他便愈是得意。 他虎眸微瞇,唇角輕輕上揚,昂首挺胸,一身英氣橫溢,在日耀下閃閃發光。 待他們三人三騎入了宮門,那無數道黏在呂布身上的視線才被迫消失。 項羽不知在想著甚么,徑直往主殿去,待行至半途,忽又改了心意,讓呂布與韓信先回殿休息。 這一路風塵仆仆,呂布自是樂得輕松。 一到秦川殿中,他便迫不及待地拽著這便宜老兄的手,邁開大步直往廳中帶。 待韓信被他拉扯著、緊挨著他落了座,他又將手一揮,瀟灑屏退左右。 接著他終于得以將憋了整整一路的,自二人燕地分別、他往齊地尋項王去的見聞一一道來。 韓信面上起初還掛著輕松的笑,卻越聽越心驚rou跳。 等到呂布看似抱怨、實則炫耀地說起那大王胡出那屠城殺俘的昏招、害他盛怒下行武諫之舉時,韓信已抑制不住心中驚懼,搖頭道:“賢弟此舉,著實過于沖動了!” “兄長無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布這也是不得已才為之?!?/br> 呂布以這句搪塞后,打心底覺得自個兒雖先出手、竟未能揍贏那怪力憨王,實在丟了老臉,遂狡猾地略過了那纏斗的勝負不提。 只避重就輕,得意洋洋地提那項王經他那一諫,之后腦子終于似開了竅般不再胡亂封王,他著實居功至偉的光鮮事跡。 韓信默默聽著,憂心忡忡,面上更是愁云慘淡。 他深深看著神采飛揚的賢弟,有萬千感嘆,卻不知如何說起。 楚軍威勇無雙,楚國勢如中天,然他觀項王行事無常,心思粗淺而施令反復,得良才卻不知用,實在不覺其具一統天下、建立帝業之資。 加上于楚軍述職二載,始終不得重用,他那日方下定決心,離營東去,再覓前程。 他這賢弟天縱英才,智勇絕倫,偏對楚如此忠心。 為勸動那脾性暴戾的項王,竟不惜豁出性命武諫! 唉。 韓信輕嘆一聲。 他又為之奈何? 賢弟待他情深義重,更有無私提攜之恩。 他縱再不看好項王,也唯有……舍命陪君子了。 呂布兀自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渾然不覺韓信目光復雜,心緒千轉百回,最后又默默下定了甚么決心。 當他提起項羽三番四次,或欲以王位、或欲以郡守封賜時,韓信忽回了神。 韓信微微蹙眉,實在想不明白,不得不疑惑出聲,打斷了賢弟那番在他看來、實在是自相矛盾的話:“賢弟既意在劉賊,何不于拒燕、齊之賜后,直接開口,向大王請封巴蜀二郡?大王肯以沃地相許,又豈會吝于窮僻之野。如此賢弟即可以奪地就邦之名,順理成章向大王請派將兵,攻下巴蜀,鏟除劉賊……” 韓信并未發現,當他剛講完那前兩句時,賢弟那洋洋得意的黠笑,便凝固在了臉上。 且隨著他越往下說,又哪只是臉上的笑,連賢弟整個人都隨之凍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