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狐貍老祖與甜心大兵、戒指也瘋狂、應許一生千重歡、異世之封印人生、[綜漫]審神者中原中也、嬌美奶娘為帝后、創神、[重啟之極海聽雷]貪歡、[海賊王]cp是卡塔庫栗、[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至少兩三年里,他無法翻起風浪,更無法對楚軍構成像樣的威脅,哪怕呂布的意見再受項羽看重,也不可能抽出兵力、短期內遠征那并無用處的巴蜀。 相比之下,更有近在眉睫的威脅:因項羽此番雖是因功分封,卻難免有所偏倚,且這名單中不少見君上臣下混同割據國土,勢必難以共處,必將有一場強弱之爭。 若他所料不差,待各人歸國,戰火注定再起。 反得最早的,恐怕是反秦居功不小、卻因與項氏不和而拒絕出戰巨鹿,因而失封的田榮,以及同樣未得封賞、卻頗具威望與勢力的彭越與陳馀。 就憑田巿田安田都這三人,哪怕聯合起來,都難以與田榮匹敵,更遑論三人還各自為政? 但天下再陷紛爭,對項羽而言是場麻煩,也同樣是不可多得的時機——尤其是他若有獨霸天下、仿效始皇的雄心的話。 當逐一擊敗反叛軍,以此為由收回封地,大局安定了,便可騰出手來對付劉邦。 或是劉邦觀關外烽煙四起,蠢蠢欲動,便可多于漢中屯兵,引蛇出洞后一舉殲滅。 “哈……哈哈……四年啊……” 得到明確答案的呂布,先是恍恍惚惚地點了下頭,旋即目光渙散地往后一倒。 ——竟是睜著眼睛,當場氣昏了過去。 第27章 呂布仿佛被那驚天噩耗震走了三魂七魄, 接下來的整整三日,他終日似木偶般僵硬坐著,任韓信如何喊也毫無反應。 項羽那頭則是剛開始著手安撫關中百姓、收復人心之事,自是遭遇了無數意想之外的阻礙, 不免感到焦頭爛額, 也無暇來過問于他。 直到諸侯啟程歸國了, 呂布才不得不痛苦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不接受也沒法子……他不是不曾絞盡腦汁、試圖另謀他策, 但到頭來除了孤身潛入巴蜀行刺劉邦這一豁出性命的蠢主意外,也的確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當然,呂布是不可能舍得自己這條來之不易的小命的。 他真要不計所有代價宰那劉邦老兒的話,何苦等到人逃他也人生地不熟的巴蜀去?索性在秦宮時便將人給解決了。 呂布面無表情地捏扁了青銅樽。 ——都怪黥布那蠢兒辦事不利,未能逮住落跑的劉賊,結果害慘老子! 呂布雙目噴火, 憤怒地“嗷”了一聲。 ——真不知那憨王家祖墳究竟冒了幾注輕煙,才在他身上占得這么大便宜,還得給人賣命上好幾年才能如愿! 這日, 終于想通了的呂布懨懨召來韓信, 請對方坐在身旁后, 自己才坐下,擺出促膝長談的架勢, 率先開口道:“那日失禮, 還望賢兄莫怪?!?/br> 韓信淡淡微笑:“賢弟報仇心切, 為人之常情, 愚兄豈會不懂?只恨不得更優之策縮短時日, 令賢弟早日報仇雪恨?!?/br> 呂布長嘆一聲, 虎目含恨道:“賊老天不遂人愿??!” 韓信心生愧疚, 正要再勸, 呂布卻已變臉如翻書。 在嘆完這一句后,他倏然正了色,一掃方才滿臉怨念頹然,目光炯炯道:“萬幸大王分封有道,待諸王內耗一波,即可逐個擊破,坐收漁翁之利?!?/br> 呂布以己度人,見項羽故意把原天下七國分為二十國,原疆土裂為二至三份,且不乏主臣分據,便理所當然地傾向于認為其是故意為之。 畢竟各王的地盤小了,可蓄養的兵力、獲取的糧草自然也跟著少了,而原一國的土地冒出兩個甚至三個王來,還曾為君臣關系,自然少不了矛盾沖突。 等呂布徹底冷靜下來,再仔細品味項羽的分配,更認為其中有著無數玄機:大多為主弱臣強,且主多居小地,臣多居沃土。 想那昔日君王高高在上,如今卻叫原先需聽從自己驅使的臣子奪去了過半領地,但凡有傲氣的,又豈會甘心? 而臣子出生入死,努力結交項氏,就為爭得沃土,必是個野心勃勃的逆骨。既是有能耐、又有逆骨的,又怎會甘心那并未出力、卻憑那勞什子高貴血脈來分得戰果的曾經君王? 不出數年,雙方摩擦不斷,必將烽煙再起,屆時分封其地的霸王項羽便可大方介入,以主持公道或招撫受難百姓為由,把兩地都鯨吞了去。 而且再瞧項羽為侵占部分梁地,故意將魏王豹改封為西魏王,逼到河東一帶,叫人背井離鄉的做派…… 呂布尋思,那憨王哪怕再缺心眼子,也不至于傻到以為對方遭這般欺凌都不反罷? 定是故意為之——刻意逼反了對方,好日后有出師征伐的名頭! 呂布將自己的大致猜測同韓信說著,越發感到瞅見幾分加快復仇進度的曙光,難得對展現出幾分算計長遠的黑心項羽有些刮目相看。 仗著四下無人,他沖韓信直言感嘆:“不曾想那憨王素來莽撞,還有如此高瞻遠矚的一日!” 韓信聽得入神,起初還不時點頭表示認同,面上神色卻很快轉為微妙。 在呂布說得興起,對項羽稱贊不已時,他欲言又止數次,最后徹底沉默了。 依照他對項王的理解,賢弟前半截應是想對了,且與他的見解不謀而合,但后半截則……他直覺是個天大誤會。 按項王的一貫做派,令楚國具有天下最大的土地已是心滿意足,應是不曾圖謀一統天下的。 倘若真有這份雄心,莫說是如此分封了,怕是打一開始就不必裂土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