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車
書迷正在閱讀:鬼見了我都發愁、慶陽長公主、挑戰禁忌的關係-BA別墅(下)、我哭了,我裝的、從一而終、那一夜,當我迷失在你的香氣裡(日系BL/後半高H)、中文系先生、八零農家小事、眼里月色(1v1 H)、和死對頭營業后真香了
四少還要說些什么,趕巧劉士官掀了簾子進來,“快過了飯點了,督軍和夫人要不要去餐車用午餐?” 他同早上比,不再是一開始事事賣力的殷勤,恢復了平日謹慎周全的樣子。 顏徵北看了他一眼,方才他對屬下著實苛刻了一些,這會他頭不這么痛了,便點點頭,語氣緩了許多,“你吃過了沒?一會也去吃一些?!?/br> 沒有外人在,劉士官又是他貼身的近從,居上位的,私底下,反而要和顏悅色,恩威并重,這是御下的道理。 四少站起來,劉士官忙幫他將包廂的竹簾拉起來,瞧著四少面色好些了,他才陪著笑,“還沒有,餐車的東西做的不錯,督軍嘗嘗合不合胃口?!?/br> 他又望向靳筱,瞧著她也要走出去,便把簾子又卷了卷,實在他是想殷勤一些,因曉得同少奶奶示好,反而更討長官歡心。 可他這樣子,倒顯得靳筱的個子比四少還高,才要把簾子卷到頂才行。 劉士官其實是個娃娃臉,個子不高,這會有些費力的樣子,落到靳筱眼里,臉上便含了一點笑,卻又抿去了。 因劉士官這樣笨拙,多半并不是個慣會逢迎的。 四少身邊有這樣的人,其實是好事情。 她跟上四少,走了兩步,又笑著同他道,“坐久了,這樣動一動,也很好?!?/br> 顏徵北方才睡得雖然不久,也確然睡過了用餐的高峰。 四少從一等座到餐車上,一路上瞧著用餐的已沒有什么人了。坐進了包廂,他才抬手看了看表,已是下午兩點鐘。 四少笑了笑,有一些不好意思,“怪我,”他伸手招呼服務生,眼睛卻看向靳筱,“餓著你沒有?” 他們坐在餐車的包廂里面,劉士官已被他打發去外面用餐去,便不必餓著肚子在四少身邊候著。 靳筱撐著下巴,去看餐車外面的風景,搖了搖頭,“吃了一些點心了?!?/br> 其實沒有。他那會腦袋壓在她肩膀上,她并不敢動,怕弄醒他。列車上睡得原本便不舒服,再中途醒過來,人會很難受。 夫妻之間,日子過久了,便曉得說一些小小的謊,反而讓彼此心里舒服一點。 菜單上東西倒很多,據說這一段行程的飲食,被一家頗知名的旅行社承擔了,做的精致可口,很受好評。 價格自然也不便宜。整個火車上便只有這一小節餐車,大多數的平民都選擇在??康臅r候,去買窗外小販們叫賣的食物。 煮毛豆,或者烤地瓜,那是平民在列車上的飲食。有運氣好的,能花幾塊錢,買到一只香噴噴的油雞??扇粲龅搅撕谛牡男∝?,列車一開,打開包裹的玻璃紙,發現其實是一只小小的鵪鶉,或者干脆偷換成了烤烏鴉。 可車已經開了,無法同小販撕扯,便只能扔掉,或者吃兩口,剩下的旅程,就憋了一肚子氣。 好像人多半的煩惱,都來自于錢,想要省錢而反而吃了虧,或者想要發財卻又折了本。 可若不必為錢財煩惱呢?會否日子就一點苦頭都沒有了? 好像也不是那樣,一只飛蟲落到了窗戶上,靳筱偏了偏頭,沒有注意四少喊她,等她回了神,他已經把菜單推給她,“看一看,吃些什么?!?/br> 餐車上的飯菜不錯,縱然不比家里,也能看出是大廚的手筆,車上的餐具都是舶來品,上面印著產地,似乎來自德國。 他們從包廂出來,劉士官已經候著了,包廂外也沒有多少人,只有零零星星的幾位,有抱著孩子的,或者喂孩子喝一杯熱牛奶,想來方才飯點的時候,沒有顧上吃。 靠近門的地方,坐了一大家子人,已經用完了,正在付賬。似乎因用的是餐券,日期有些不對,讓服務生有些為難。 靳筱同他們還有一點距離,便聽見那還抱著孩子的婦人,聲音尖細,“怎么就用不得了?印的時候怎么不說?” 雙方爭執了幾句,那婦人又叫道,“你曉得我們是什么人?這樁事情我捅到軍政府去,讓你們全都回家喝西北風!” 女人撒起潑來,便有天然的氣勢,可是這餐車原本裝修成了西餐廳的樣子,聘的也是知名的廚子,旨在招待頗有地位的乘客。她這么一叫,旁邊的幾位客人也都側目偷偷打量。 若真讓她吵吵鬧鬧的,弄得像市井,像菜場,恐怕更不好擔待。那服務生又看了眼餐券,嘆了口氣,收起來,也不再說什么。 那婦人說的話進了顏徵北耳朵,教他皺了皺眉頭,大抵覺得這一家子既不體面,又很市儈。 到底他是個少爺,并不知道政府最底層的小官員們,日子是如何過的。體面和尊重,同一大家子享用一頓昂貴的午餐相比,實在是可以輕易丟棄的事情。 靳筱她母親也曾經這樣,拉扯著一群孩子,像一個好斗的母雞一樣,去爭吵,去撕扯,為了什么?好像是一筐雞蛋,或者是一趟順風車。 她身后的孩子和丈夫,也同那一大家子一般,是冷漠的,是木然的。心里頭覺得丟臉嗎?興許是有的,不然也不會擺出作壁上觀的態度。 縱然東西也吃到自己的肚子里了,卻把渾水都留給做母親的來攪和。 靳筱突然想笑,原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曾經的自己是這樣的,埋在那兩個男孩子里的,一張麻木的,臉譜一般的素面。 這感覺新奇又悲哀。 餐車原本便狹小,他們一大家子離了席,四少他們只能在后面等著。劉士官想要上前開道,被四少攔住了,便堵在了半道,離那一家子兩三步的地方,耐心等前面的人先行。 那婦人的丈夫,有一些肥胖,行動便遲緩了一些,方才結賬的服務生回來了,低了頭去收拾餐桌上的東西,又被那婦人白了一眼。 一家子人轉了身,總算要離開餐車,顏徵北剛要邁步,收拾的服務生卻像發現了什么,回了頭沖著他們幾個喊道,“太太,怎么少了一副餐具?” 那婦人回了頭,又要叫喊,服務生卻仿佛忍無可忍了,走過去,“太太?您是不是拿走了一份餐具?少了餐具,我是要自己掏腰包賠償的!” 餐券過了日期,賬目上還有做手腳的余地,多少可以粉飾太平了??伤撠煹淖雷觼G了餐具,實打實要扣他的工資,凡事扯到自己的利益,便再沒有忍耐的必要。 那位太太嘴上說著“什么餐具?我看是你們少拿了一份餐具給我們!”可她下意識往后退了退,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 她往后退,大約因她后面的丈夫和孩子,便是她的底氣,那婦人雖然兇悍,可這樣強裝鎮靜的樣子,又有幾分可憐,因她身后的人,并沒有同她撐腰的意思。 想來真有什么事情,第一個跑掉的,便是她身后的孩子們。 劉士官也覺得他們這樣拉扯,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剛要上前,那位服務生一把拉住了那婦人的袖子,那婦人掙扎了幾下,咣當一聲,寬大的旗裝袖子里,真的掉下了勺子和刀叉。 德國產的餐具,在市面上價值不菲。 當場被抓了包,那婦人一時間失去了所有氣焰,整個人縮在哪里,服務生也沒有方才息事寧人的耐心,誠然她剛剛態度不這么囂張,也不至于鬧得這樣難堪。 服務生一面去撿地上的餐具,一面啐了一口,“過期餐券吃飯便罷了,還偷東西?!?/br> 他撿起來,晃了晃手上的勺子,又看向當家的那位,“真以為就你們家認識人?偷拿公物,哪個貴人同你們搭人情?” 他聲音不小,一個車廂的都可以聽到,這輛車離終點站也不剩幾站,真鬧得難看了,就成了北省的笑話。 那婦人還要辯解,站在她身邊,方才站起來,還要人攙扶的丈夫,這會卻有了力氣,柱著雕花的手杖,上前一步,揮手便給了他一巴掌。 他面上帶著羞惱,又一幅家門不幸的樣子,“早知道就不要帶你出來,這樣丟臉!” 他身旁高個子的男孩子,學生模樣,這會也發了聲,“娘,怎么可以拿人東西呢?” 做母親的,被丈夫當場掌摑,原本懵在那里,這會兒子也指責自己,那婦人立馬扯開了嗓子,一面抱著懷里的孩子,一面指著她丈夫,什么也不顧了,哭叫起來,“是我要拿的?我要拿干嘛只拿一份?還不是你要貪這個便宜,要自己拿回去用?” 那服務生拿著餐具,這會有好戲可看,也不管其他客人的眼光,干脆去看他們自己人撕扯。那婦人越說越覺得委屈,嚎啕大哭起來,“你自己要用,卻讓我拿,原來是要把黑鍋扣到我頭上去!” 她又指著她穿著制服,一身正氣的兒子,“你呢?你爹逼我拿的時候,你在做什么?這會你知道說話了?” 她哭起來,懷里的孩子受了驚嚇,不知道母親發生了什么,也皺了小臉,“哇”的哭出聲。于是整個餐車的入口,便混雜的男子的斥罵,兒子的規勸,母子的哭鬧,以及服務生時不時的冷笑。 靳筱終于忍無可忍,走過去,聲音冷淡,“勞駕,可否讓我們先過去?” 她鮮少這樣沒有耐心,照理說遇到這種事情,想要開道,知會劉士官便可以,她方才這樣,倒像個熱血的女青年,看不慣家長里短,吵吵鬧鬧。 可靳筱并不是什么女青年,她只是不愿看見了,也不愿去想起來,做母親的,有多么外強中干,做兒女的,其實多么冷血無情。 四少以為她是厭煩市井吵鬧,到了車座,同她說笑了幾句,想要哄她去想別的,她便承他的意思,裝作拋之腦后的樣子。 她翻開書,卻不自覺抿了抿嘴。 哪有不想體面的婦女,可是好像嫁了人,少女的羞澀和臉面,就得和利益妥協,為一大家子的生計妥協,去滿足做丈夫的欲望,去維持做兒女想要的臉面。 可這二者沖突了呢?或者都落空了呢?做母親的,便成了被斥責的那一個。 盡管從頭到尾,她聲嘶力竭,她歇斯底里,都不為了她自己。 十月懷胎不是自己說了算, 孩子長大了,自己反而成了不體面,被厭棄的那一個,可見為人母,才是最大的風險和詛咒。 她覺得惶恐,實在在這個世界上,她最惶恐的,便是回到從前的生活,如今的生活越發甘美,她便越發像個從冬眠里蘇醒的青蛙, 知道了廉恥,知道了苦痛,麻木再也保護不了她,擁有了知覺,除了能品嘗到甜,還能感知到痛和怕。 生育,才是一個女人的不定數,是這薄情世間為了生物的繁衍,對一個年輕女人的壓榨。她的身材開始走樣,她開始尖叫,開始嘶吼,母性讓她去妥協,去放棄,然后變成一個笑話。 她不要這樣。 靳筱從落了座開始,便悶著頭看起書,她真的想起了事情,便打著看書的由頭,縱然四少瞧出她又心事,也不好打擾她。 列車在日落時分到了站,漫天粉色的晚霞,襯著黃昏最后一抹日光的橙。日落像一場敬業的謝幕,有一點要把圓滿落實到最后一個休止符的意思,然后便是靜謐閃爍的星光了。 窗外的站臺上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叫賣的小販。北地的口音時不時從窗外傳進來,是粗糲的,質樸的,那是信州城碼頭做苦力的壯漢,是韶關豐收時幫手的短工, 是跋山涉水去大戶人做奶娘貼補家用的女人,最熟悉的鄉音。 那便是封州了。 “煮毛豆,或者烤地瓜,那是平民在列車上的飲食。有運氣好的,能花幾塊錢,買到一只香噴噴的油雞??扇粲龅搅撕谛牡男∝?,列車一開,打開包裹的玻璃紙,發現其實是一只小小的鵪鶉,或者干脆偷換成了烤烏鴉?!?/br> 參考了 《民國列車餐》/《今日文摘》 .85nian/shiye/38247.html 文中關于生育并不代表本人意見 媽咪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