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望著康熙那絲毫不為此所動的神色,胤礽不由得想起他從師那一日,康熙刁難湯斌、耿介、達哈塔三人的情形來,在康熙眼里,這些滿漢臣子不過都是他的奴才,他們在他眼里是沒有尊嚴的,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他們都可以為了他的皇子而受過,甚至還認為皇子的過錯是這些師傅們教之不善而造成的。 這樣的論調,簡直可笑至極。 而胤礽一邊在心里鄙視康熙的教育理念,又一邊在心里默默嘆息,難怪湯斌要他以皇上之心為心,因為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皇權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而他要做的,就是無條件的服從皇權的統治。他身為太子,要無條件的服從康熙的任何旨意;可他骨子里,卻分明流淌著現代人的獨立自強,這兩種相矛盾的特質造成了他矛盾的心情矛盾的處境,明明決定好了要融合的,卻總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胤礽盯著眼前的這一切,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諷刺,這一切都在諷刺他的渺小無知,諷刺他的不知好歹。 也在提醒著他,若非他不肯屈就于康熙定下的規矩,這一切根本就不會發生。 張英等人雖非因他而受過,但此事卻是因他而起的。 “朕責打張英等人,是因為大阿哥有錯,但這并不代表,你就沒有錯處?!?/br> 康熙收回視線,定定瞧著胤礽道,“即使大阿哥辱及你額娘,你也不該私下動手,作為一國的太子,毆打同室兄弟,成何體統?若非朕怕影響不好,朕也該把湯斌等人拉到這里來,痛打一頓才是,看看他們把你教成了個什么德行!” “要么,你就拼命忍下這口氣,不把大阿哥的這些悖逆之言告訴朕,然后依舊和和氣氣的維護你們的兄弟關系;要么,你就在頭一回他說這樣混賬話的時候告訴朕知道,朕也好為你做主,如今你兩樣都沒有做到,卻還到了如今這個局面,大阿哥敢如此,其中也有你放縱之過!” 康熙素來對胤礽寬容,即使心里也生了他的氣,仍是以教導為主,這會兒便不同于對大阿哥的疾言厲色,只是語重心長的教導胤礽:“那回四阿哥因小格格去世而放縱自己貪酒致使他大病了一場,他好了之后來朕這里請罪,朕那會兒就說了他的,朕責他喜怒無常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拿你舉了例子,說你遇事能忍,能夠冷靜理智的解決問題,可是如今你倒好,居然還做出這等沖動的事情來!你這個樣子,還怎么給底下的阿哥們做表率做榜樣呢?” “皇阿瑪教訓的是,兒子知錯了?!?/br> 胤礽無話可說,只能低頭認錯。他知道,康熙不把湯斌等人拉到乾清宮來在眾人眼皮子底下打一頓,不是舍不得湯斌等人受苦,而是為了保護他這個皇太子。湯斌等人是他的師傅,如果康熙責令侍衛們打湯斌等三人,那跟打太子有何區別呢?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康熙是不會把湯斌拉到大庭廣眾之下鞭笞的。 “行了,念你是事出有因,朕也不責罰你了,往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還是要三思而后行的?!?/br> 該說的都說了,康熙也舍不得再責備胤礽了,畢竟他是為了護母,而康熙心里,也有點惱恨胤禔的口出惡言,遂也不再管宮院內的行刑之事,反正定了數目,又有梁九功在外頭盯著,照著打就是了,康熙遂進了屋內,不再繼續觀看了。 康熙到躺椅上躺下,看著跟著他進來的胤礽,笑道:“接下來,朕跟你說說選人的事兒?!?/br> “那三個宮女好歹也是朕替你親自挑選的,倒也費了朕一番功夫,怎么,你一個都不喜歡?” 這些日子,胤礽知道康熙并不是對他不選人的事情不聞不問,而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再抽空問他。如今因為胤禔,這個問題倒是擺在了康熙面前了,康熙這會兒問出來,也在情理之中。 胤礽原本也沒有打算瞞著康熙,他不指望著顧氏等人能明白他的心思,卻指望著康熙能明白他的心思,帶著一絲絲期盼他開了口:“阿瑪,我沒法子跟她們在一起。我覺得我的年紀還小,不適宜做這樣的事兒,而且我也覺得她們的年紀太小了,對她們那樣好像有些不太好?!?/br> “那三個宮女都十五了,你還嫌???你想要多大的,十六?十八?還是二十的?朕倒是可以給你找來,但是與你相差歲數太大的,這日后放在身邊像個什么話呢?” 康熙對胤礽的話不置可否,道,“朕的意思,并不是叫你日日與她們在一處。朕知道你不親近女色,這種品德其實很好,你不沉迷女色之中又極為自律,這是朕最驕傲的地方。但是你如今年紀已到了,這種事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這一點你心里要明白。朕費了心思請人教她們,是要她們教你人事的,并非是叫你享樂的。當然了,你的話也對,你的年紀還小,不適宜在這樣的事上多費精力,但朕的意思,不過是這一次而已,等過了這次,往后怎樣,朕便隨你自己安排,朕不插手就是了?!?/br> 康熙沉聲道:“胤礽哪,你是太子,不同于一般的皇子阿哥。這件事,也不只是你一個人的事,這關系到你成人,關系到眾人怎么看你,你只有做了,才能證明你是確確實實的長大成人了,你明白嗎?當初,朕九歲身邊就有了人伺候,你如今這個年紀,也不算太早。何況,那些宮女不過是個玩物,用過了也就罷了,哪里值得你這樣放在心上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