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孤本之書,若額娘喜歡,皇阿瑪便命人抄錄下來,將抄本放在書房中,將孤本送與額娘,并許她可隨意書寫,甚至,還令翰林院的那些編修侍讀學士和內閣之中的侍讀學士抽空給額娘寫戲本子和話本子,書房之中,甚至專門辟出一地來存放額娘有過批語的話本子和戲本子,前朝的許多話本也都存放在這里,且每月都會進呈新的話本子和戲本子上來且不說有無重樣的故事,但就這份心來說,額娘就是后宮之中頭一個的了。 不過,想起額娘在那些孤本書籍或是話本上所寫的批語,皆是爽利潑辣之語,想到什么便寫什么,承祜時??吹男Τ雎晛?,有時候甚至覺得,額娘所寫之語甚至要比話本所寫之故事好看百倍。 他也是這時候才理解為何皇阿瑪就算再忙,也要抽空把額娘看過的書再看一遍的習慣了。額娘所寫的批語,總有能讓人心情放松盡情一笑的魔力。這大概也是皇阿瑪對額娘深沉愛意的一種表達了。 承祜想到此處,忍不住又笑起來,將手中的話本放下,當即起身準備出去,他此舉被蘇和臣看見了,奶聲奶氣的叫了他一聲:“二哥!” 這一叫,眾人的注意力就到了承祜身上,俱都齊齊望向承祜,珠錦挑眉道:“怎么啦,你生氣啦?” “額娘想到哪里去了?”承祜笑起來,“兒子是打算出去拿筆墨來,把額娘二弟還有meimei說的話寫在這話本子上頭?!?/br> 珠錦眼睛一亮:“這個好,你去拿吧,拿了之后就過來,我說,你寫?!?/br> 吐槽之事極能解悶,她現在不能看書不能寫字,正好有承祜代勞,極好極好啊。 承祜依言去拿了筆墨過來,讓個小宮女在一旁磨墨,這就寫了起來。 珠錦、保成、果新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承祜一句句的寫著,不過一下午的時間,就把這話本子給寫滿了,上頭盡皆是吐槽之語。 倒是七阿哥蘇和臣年紀還小,見這熱火朝天的吐槽之樂他加入不進去,又覺得困得不行,不過強撐了小半個時辰,就歪在珠錦懷里睡了過去,這一睡,便是酣睡了整個下午。 珠錦和果新也困了,遂在嬉鬧之后也睡了,倒是保成精神頭足,他睡不著,便靜悄悄的到了承祜跟前,看承祜寫字,看了一會兒之后,才扯著承祜的衣袖低聲問道:“二哥,等我好了,是不是也要入上書房讀書了?三哥說,等過了年之后,他就要入上書房了,等他去了,是不是就輪到我了?” 保成自覺目前日子十分愜意,每日逍遙,就是覺得玩不夠,因此并不愿意去上書房念書,他又不敢去問玄燁,這是到承祜這里討個準話來了。 承祜放下手中的筆,看了保成一眼,輕聲笑道:“你這么想去上書房念書???” “不是不是!”保成連忙擺手否認,“我才不想呢,我這是擔心,想知道我什么時候被關進去罷了!” 承祜噗的一聲笑起來,而后才溫聲道:“承慶比你大了兩歲,他年后確實該進上書房了,可你卻沒有到年歲,這么算起來,最早你也得兩年后才會進去,這兩年啊,夠你玩的了!” 承祜自然知道保成的心思,給了他準話。 “還有兩年啊,那就好那就好!”保成聽了這話,倒是放心了,兩年時間,足夠他想出個好法子不出上書房念書了。 因著珠錦有孕的喜事,十月份懷孕的庶妃李氏生了九阿哥倒是平平淡淡的就這么過去了,跟八阿哥一樣,玄燁去瞧過,而后賜名為長生。 十月時,為著平定三藩,軍中所需錢糧頗多,朝廷下了諭旨,恢復捐納例和招民墾田酌量錄用制,并且做出承諾,待三藩平定之后,即行停止捐納事例。 撫蠻將軍孫延齡叛清后,其檄文內有三藩之語;不久,耿精忠也起兵叛清。四月初十日,平南王尚可喜疏言,他雖與耿有姻婭之親,然其年逾七旬,唯知捐驅矢志,力保嶺南,以盡始終如一之誠。玄燁曾下旨,深嘉其志,命尚可喜與總督金光祖同心協力,共掌兩廣一應軍機調遣及固守地方事宜,務酌萬全而行事。 十月,玄燁以尚可喜為國盡忠,功勞卓著,予以更大權力,諭廣東督撫等全體官員,聽其節制;應補授的文武諸官,由其任選,然后奏聞;凡屬軍隊調動及招撫等事由其酌定而行。十二月,玄燁深感尚可喜在吳、耿叛后,益勵忠純,克抒偉略,遂晉封其為平南親王,并以親王品級頂戴支俸,仍舊管理廣東諸事。其子尚之孝襲封該爵,并授予大將軍印。但是,尚可喜長子尚之信卻叛依吳三桂,并派兵圍困尚可喜住所。時尚可喜正臥病,恨己不能制此逆子,憤而自殺,幸被眾人所救。十一月初八日,抱憾而死。死前,他仍穿清太宗皇太極所賜朝服,遺命葬海城。 尚可喜死后,三藩局勢自然又為之一變了。 ☆、第175章 康熙十三年年底,吳三桂未滅,王輔臣又叛,陜甘危機。玄燁認為這都是因為勒爾錦等前線將帥,不遵指令,相互觀望,遷延不進,致使吳三桂等得以盤據大江以南。為此,他嚴斥勒爾錦:領兵于荊、岳將近二年,勞師靡餉,未得尺寸之地,坐失事機,罪不勝數??滴跏哪暾?,勒爾錦請求增兵,以利渡江作戰。玄燁不準,責其屯兵不前,今又請兵,并斥其不過冀免逗留之罪爾。 康熙十四年初,吳三桂欲乘陜西提督王輔臣叛附之機,取道四川、陜西,謀取京都。為此,他遣將布防,派兵七萬、苗兵等三千守澧陵、岳州,以拒江北荊州方面的清軍。在澧陵,筑木城以守;在岳州,則于城外掘壕三重,環立竹木,設下陷井;在洞庭洞峽口,植叢木為樁,阻擋清軍水師。復派兵七萬堅守長沙、萍鄉等處,以擋安親王岳樂所率的江西清軍。命湖北諸叛將王會、楊來嘉、洪福等攻陷谷城,取鄖陽等處,與興安、漢中叛軍會合。吳三桂則親自從常德移師松滋,駐虎渡口,截擊勒爾錦、尚善兩支清軍,使其相互不能接應,揚言將率軍渡江,進犯荊州,決堤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