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成為了港口Mafia首領、七零炮灰嬌寵記、[綜]史萊姆,弱小又無辜、[綜英美]天罰、暗戀對象揣了我的崽[娛樂圈]、我懷疑師哥叫我劈叉別有用心、影帝的專寵小錦鯉[娛樂圈]、錦帳春慢、沉淪、天時已到
整個教官組加起來大約有二十人,來自軍區的各個領域。他們組成了超級戰士計劃的絕對核心,負責培養合適的戰衣穿戴者。 沒辦法,戰衣穿戴者是一個新的領域,跟傳統軍事領域不同。 他們不是空軍,也不是陸軍,更加不是海軍,三軍的訓練方式都不太合適。如果是空軍的話,試訓其實很簡單,將一群飛行員聚集起來,按照原本的經驗訓練就成。 一方面完成體能訓練,一方面開始飛行訓練,剩下的人都是合格者。 要是陸軍訓練更簡單,找一些場地,通過一些戰爭任務進行選拔,在選拔中考核戰士們的體能,作戰技能,以及團隊協調能力,了解他們能否適應自己所在部隊,選擇合適的留下即可。 選拔到合格戰士之后,進入部隊才會開啟新一輪訓練,訓練完畢才能留下來,剩下的重新回歸原本部隊。 至于海軍,訓練稍微麻煩一點,要懂得各種軍艦技能,一部分空軍技能,還要習慣軍艦上的寂寞,經過考核之后就會進入戰艦,在太平洋中進行試訓,前期的準備很少。 戰衣計劃中延伸的超級戰士計劃不同,這個計劃跟前面的所有試訓全都不一樣。首先就是作戰方式,超級戰士未來使用的武裝將是戰衣,戰衣能夠達到什么程度,暫時還不太清楚。 然而,戰衣畢竟不是戰斗機,不可能跟飛行員一樣,完全教導飛行技術。萬一戰衣無法實現飛行,或者只能低速度飛行呢?飛行技巧根本就沒有意義。 至于戰斗機的戰斗技巧,更加不適合超級戰士計劃。 戰衣的重量跟體積決定了它所能攜帶的裝備無法跟戰斗機相比,最多可以低空作戰,根本不可能如戰斗機一般作戰,戰斗機方面的經驗沒有太大意義。 然而,戰衣畢竟是可以飛行的,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飛行經驗,以后怎么cao控戰衣?更重要的是,有些軍人適應陸地上的戰爭,適應戰爭中的一切,在陸地上是一頭猛虎,卻對天空有點恐懼,他們不適應天空上的戰斗方式。 這些事情又要怎么解決?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空軍必須要加入進來,成為教官組的教官。他們要用選拔飛行員的方式考核學員,將其中不合適的學員剔出出去。 加入空軍教官之后,不加入陸軍教官也不合適。 還是那句話,戰衣不是戰斗機,戰斗機的作戰方式不一定適合戰衣。萬一戰斗發生在陸地上,陸地上的戰斗比天空中的戰斗還要激烈,他們同樣需要一定的戰斗經驗。 當然,本身通過考核的戰士大部分都是特種兵,他們有熟悉的陸地戰斗經驗,甚至很多人參加過實際戰爭,在不為人知的角落上,與敵人生死搏斗。 他們有充足的戰斗經驗,實際戰爭經驗,這方面可以減少訓練,所以陸軍的教官是最少的。當然,也是不能缺少的。 陸軍、空軍都加入了教官,海軍當然也不能放棄。對于海軍來說,只要戰衣具備飛行能力,就可以變成海面上的兵種。 我們又不要高空戰斗,也不需要戰斗機武器支援,有戰衣的話,完全可以利用戰衣打造新的兵種,登陸兵種。 戰衣的目標小,也可以裝備不少武器,只要配合得當,完全可以在敵人不知不覺中穿過敵人封鎖,進入到戰艦內部,到時候在內部進行破壞,絕對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完全可以將戰衣劃分到海軍行列,成為新的戰斗兵種。 為了那個目標,他們自然要參與到訓練之中,兵種從源頭培養,才能知道最合適的作戰方式。 于是,這才出現了海陸空三軍全都參加,也都有教官的場景。 其實對于上層來說,暫時也不知道應該將戰衣劃分到那個兵種之中。 戰衣不像導彈,大炮這東西,更加不是戰斗機跟軍艦,在制造之初就知道應該劃分到那個兵種。大炮裝備到陸軍,戰斗機裝備到空軍,戰艦用在海軍上,根本不用爭。 戰衣不同,戰衣具備飛行能力,具備**作戰能力,甚至連海上作戰能力都有。這種情況下,將戰衣劃分到那個兵種都不合適。 對于三軍來說,如果戰衣的效果一般倒也罷了,如果戰衣的效果強大的話,到時候肯定會打起來。憑什么戰衣不能劃分到我們空軍,我們空軍才是飛行單位,屬于飛行的都是空軍。 拼什么戰衣不是陸軍,戰衣更主要的在陸地上進行戰斗,理所當然劃分為陸軍。要是海軍在參一腳的話,到時候還真不知道怎么辦。 再加上戰衣不是二炮那種龐大規模的部隊,他們經過實戰,經過武力證明了自己,自己玩去可以單獨劃分為一個作戰單位,不算陸軍也不算空軍更不是海軍,單獨作為一個**作戰單位,哪方面需要就支援哪里。 戰衣畢竟還沒有證明自己,別看理論上比較強大,實際上卻不能那么算。任何作戰單位都需要通過實際運用證明自己,否則的話,在軍隊內部是得不到認同的。 然而,戰衣的理論數據確實讓軍隊高層心動,他們都覺得這是好東西。好東西當然不能讓給其他人,于是,這才有了關于戰衣的爭執,也才有了三軍共同組成的教官組。 第1016章 教官生涯(9) 三個軍種組成的教官組其實也有訓練偏差,畢竟成飛來自空軍,對空軍的感情最深,潛意識中就會按照空軍的模式進行訓練。除了最基本最核心的體能訓練之外,空軍技能訓練是最多的。 對于此,成飛也有自己的說法。 戰衣是什么?戰衣同樣是一種飛天裝置,是可以在天空中翱翔的新型裝備。它或許不是戰斗機,也不是其他飛行裝備,但是,它畢竟可以在天空中飛翔。 作為可以飛行的一種戰斗裝置,不習慣飛行的模式怎么可以。以后遇到敵人從空中攔截,戰衣穿戴者們難道只能選擇逃避,或者直接放棄?被他們逮捕? 這當然不可能,既然天空也是主戰場之一,自然要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從駕駛到起飛,到翱翔,到空軍軍事技能等等,都在培訓之中。 如此一來,不少陸軍開始叫苦不迭。沒辦法,別看都是軍隊,空軍跟陸軍的領域完全不同,平時采取的記錄方式也完全不一樣。 同樣的數字,在空軍中的意義就是跟陸軍上的意義不太相同。每個領域都有每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更麻煩的是,空軍要比陸軍專業素養高太多。 不光強調體能訓練,格斗技巧,更重要的還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說專業的術語,坐標的掌握,理論知識方面等等,有極其嚴格的要求。 那些要求讓不少陸軍叫苦不迭,他們就是一群戰斗的軍人,現在還要學理論知識,太夸張了吧。再加上數學方面的計算,坐標一類的強制要求,確實讓不少學員感到頭疼。 還好,他們畢竟不是普通士兵,是新時代軍人,跟幾十年前的軍人不同。他們差不多都是本科生進入軍隊,最高的還有碩士生,博士生等等,或許專業領域不太相同,學習方式還是差不多的。 大不了多辛苦一點,總有彌補的機會。最麻煩的還是各項測試,那些才是最大的問題。 空軍要面對巨大的壓力,身體上不允許有任何傷口,那些傷口平?;蛟S不明顯,上天之后在某個速度之中,很容易將傷口從新撕裂,甚至變得更加恐怖。不管是大傷口也好,細小的傷口也罷,都會留下隱患。 第一個要求,身上不能有明顯傷痕。 這個要求才是最困難的,學員都是什么人?他們是特種兵軍官,是某些特殊軍種的軍官,誰沒參加過各種嚴格的訓練,誰沒參加過現實戰爭?說句不好聽的,他們全都是戰爭機器,殺人機器。 在訓練中,在戰斗中,難免會出現傷亡。大傷口沒有,小傷口卻根本不可能沒有,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傷口。如果強制要求他們身上不能有傷口的話,只有一個結果,全員淘汰,直接從空軍或者海軍內部選拔,將陸軍徹底排除。 這個情況陸軍怎么能愿意,不說自己為國家,為人民留過血,差點犧牲了生命。就算自己拼死拼活參加選拔,最終進入試訓名單中,合著有一個傷口你們就不想要我們? 你們想都別想,要是自己不合格還好說,被踢下來他們也無怨無悔。但是,不能因為他們身上有傷口就淘汰他們。他們要是這么做的話,他們就會投訴,就算去最高管理層面前投訴都可以。 這件事情當時也算是一個小風波,成飛很快跟王寧取得了聯系,最終才解除了這個限制。除了有巨大傷口之外,小傷口沒有太大關系。 戰衣又不是超級戰斗機,速度能飆升到超音速,甚至是幾倍超音速。那種狀態下,小傷口確實會成為巨大阻礙,變成致命傷。 戰衣的最高速度也不過一兩百米每秒鐘,時速基本上在三百六十到七百千米之間,不會進入超音速狀態。在戰衣的保護下,只要不進入超音速狀態,就不會造成撕裂傷。 接觸了傷口限制之外,還有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抗眩暈測試。 抗眩暈測試是飛行員最基本的測試,飛行員在天空可不像是在地面,只有前后左右。天空中上下左右前后都必須要顧及到,真正戰斗的時候,還需要做出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旋轉轉彎等等,如果很容易眩暈的話,根本不適合成為飛行員。 在測試中,有些人確實承受不住太大的眩暈,沒辦法,為了繼續留下來,不少學員開始加強眩暈方面的訓練,希望能夠克服這方面的問題。 抗眩暈是最主要的一個訓練,戰衣跟戰斗機不同,戰衣的體積更小,意味著穿戴者的視界更窄,在最窄的范圍內做出旋轉,飛行,上下左右飛行,頻繁的轉換場景,那些眩暈可不會有戰斗機作為緩沖,能夠晚幾秒接受,對飛行員的沖擊不會那么大。 戰衣則完全不同,世界太窄,任何動作都會最直接的表現在穿戴者眼中,每秒鐘要接受大量的信息,如果有眩暈的話,很容易被信息沖昏。 在天空中昏迷,對于穿戴者來說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抗眩暈是整個訓練中最最基礎的訓練,其他方面差一點或許不會被淘汰,一旦在這方面出現短板,就會被直接淘汰,連挽回的余地都沒有。 為了繼續試訓,一些陸軍只能繼續加強抗眩暈訓練,爭取早日克服眩暈帶給他們的困擾。 如果說眩暈,理論讓陸軍頭疼的話,學員中的空軍對體能訓練感到難堪。 空軍跟陸軍不同,陸軍是陸地上的兵種,戰斗中一切的裝備全都由他們自己攜帶。武器也好,彈藥也罷,身上最少也有二十公斤的負重。負重太多,他們必須要有強大的身體素質。 空軍呢?空軍的戰場在天空,他們的伙伴是戰斗機。在戰斗機上只要穿戴自己的裝備就好,根本沒必要攜帶武器彈藥之類的,當然,除了一把手槍,根本就沒有多余的負重。 就算有常規訓練,確實無法跟陸軍相比,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在身體素質方面,陸軍完爆了空軍。 第1017章 教官生涯(10) 超級戰士計劃跟其他訓練不同,空軍其他訓練或許對身體素質不會有太大要求,只要身體強度足夠駕駛戰斗機,哪怕稍微弱一點都沒關系。超級戰士計劃不同,它的核心就是體能。 只有體能達到標準,才能夠成為戰衣的穿戴者。 如此一來,空軍學員就有點蒙圈。不是說過來參與一種新的飛行設備考核,怎么還要進行體能測試?而且體能測試的成績占到總測試的一半還要多,自己不是被忽悠了吧? 還好,他們知道成飛的身份,知道成飛曾經駕駛過特一戰斗機,也知道成飛的名字??丛诔娠w的份兒上,他們才堅持了下來。 在很多人眼中,這一次考核可能是對特一戰斗機駕駛員的考核,只有通過考核之后,才能成為特一戰斗機的飛行員。 為了特一戰斗機,為了成為空軍驕傲,他們愿意堅持下去。 其實他們的想法也不算錯,只要他們能夠通過考核,即便沒有成為戰衣穿戴者,依然會有一群大佬們搶著要他們。 特一戰斗機上線到現在,他的一些屬性已經出現在各位大佬的辦公桌上。其他數據不說,最重要的則是飛行員的要求,體能那一塊成為了空軍方面最大的限制。 為了能夠將特一戰斗機運用到戰場之中,為了可以更快形成戰斗力??哲娨苍谠黾芋w能方面的訓練,學員們可以通過超級戰士計劃,無疑代表著他們的體能達到標準,他們可以駕駛戰衣,自然也能夠駕駛特一戰斗機。 特一戰斗機的飛行員確實稀少,他們根本不介意花費大代價將學員搶到自己軍區中。至于會不會丟面子,會不會被人嘲笑? 開玩笑,對于軍人來說,面子算什么?只要能夠讓自己的軍隊形成戰斗力,在更多實習中碾壓對方,丟掉多少面子都能找回來。 至于被人嘲笑?等自己碾壓對方的時候,看誰的笑聲大。 空軍學員的想法確實不錯,只是,現實跟他們的想法差距有點大。 進入重力室之后,陸軍學員跟海軍學員差不多跑完兩圈之后,他們才勉強完成第一圈,其他陸軍學員還在堅持的時候,他們已經陷入昏迷之中。 身體素質跟不上,就算是想要堅持都沒有。 在身體素質方面,表現最好的是陸軍,其次則是海軍,最后才是空軍。 海軍之所以表現的不錯,除了海軍一直在軍艦上服役,沒事干只能鍛煉身體之外,更主要的是,海軍派遣的人員可不是普通人,他們來自海陸特戰隊。 他們是海軍中的特種兵,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到了軍艦上就是海軍,登陸陸地之后他們就是陸軍,海軍、陸軍的技能都沒問題,也在進行兩方面的訓練。甚至,一些在航空母艦上服役的海軍還會駕駛戰斗機,維修戰斗機,保養戰斗機。 也許陸地上的戰斗能力無法跟陸軍相比,駕駛戰斗機的能力比不上空軍。但是架不住人家全面,海陸空三軍的技能都有所掌握。陸地上是猛虎,下海是蛟龍,天空是猛禽,壓根就沒有短板,扔到哪里都能適應戰場。 按照道理來說,既然海軍的訓練模式不錯,能夠培養出合適的軍人,為什么不按照海軍的訓練模式培養人才呢?培養出一批可以駕駛戰斗機,駕駛軍艦,能夠在陸地上戰斗的新型人才? 不是上層不想培養,而是培養不出來。 首先是軍費問題,培養出一位三個軍種都有所涉獵的軍人,花費的代價完全可以培養出一個連隊的士兵,十名海軍,五名飛行員。 看起來差距不算太大,如果合適的話,上層咬咬牙也能忍了。實際上呢?新型兵種確實三棲,扔到哪里都能戰斗,都能適應戰場。 然而,在陸地上,他們比不上最頂尖的特種兵,在空軍上比不上優秀飛行員,海軍同樣也是如此,跟最頂尖的人才有不少差距。 花費巨大代價還培養不出人才,這種情況自然不會有大佬同意。再說,其他兵種也沒有那么多時間。 海軍整天在海面上游弋,大部分時間沒有訓練,他們有時間學習其他技能。陸軍,空軍則完全不同,他們有海量的訓練,專業學習,哪有時間學其他領域技能,完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想學習都沒用。 于是,這才是三棲兵種計劃暫時擱淺的原因。 當然,在軍隊內部其實在進行一定的三棲軍種,或者是更多棲兵種的培養。新時代戰爭中要求戰士更加全面,要熟悉各種戰斗方式,不只是陸戰海戰、空戰都要有一定涉獵,不一定完全頂尖,卻要求能夠適應戰爭。 只有最全面的士兵,才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培養多棲兵種的代價確實太大,這個計劃只在小范圍實驗,短時間之內根本就不可能推廣到全軍。別說全軍,即便是在特種兵之間,多棲兵種都不太容易推廣。 特種作戰講究專業性,配合性,團隊協作能力,個人技能等等,每一位特種兵都需要是某個領域的尖端才可以,一群尖端人才匯聚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特種作戰。至于一群平庸戰士聚集在一起,哪怕他們的技能再平均,也很難起到特種作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