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成為了港口Mafia首領、七零炮灰嬌寵記、[綜]史萊姆,弱小又無辜、[綜英美]天罰、暗戀對象揣了我的崽[娛樂圈]、我懷疑師哥叫我劈叉別有用心、影帝的專寵小錦鯉[娛樂圈]、錦帳春慢、沉淪、天時已到
現代姑且如此,更別說古代?;实勖恳淮纬鲇?,消耗的資金都是天文數字。 古代交通不便,皇帝想要出巡的話,需要提前半年開始準備,路上隨行那么多官員,那么多士兵,每個人的消耗都不低。即便能夠讓當地政府解決,大頭依然是國庫出。 更別說一路上大臣們的上下其手,基本上每一次皇帝出巡,國庫都要出很大一筆錢。要是皇帝稍微高興一點,路上隨便賞賜幾次,國庫一年收入差不多就沒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清朝,乾隆算是最喜歡出巡的皇帝,一聲之中有考證的出巡就多達6次之多。 也許在現代人眼中,作為老大的乾隆只是出巡了6次不算什么?,F在在老大位置上坐著的大佬,一年出巡的次數都不止6次。 然后古代可以跟現代相比嗎?古代出行不便,想要出巡需要準備很長時間,并且要準備很多很多物資。 皇帝出巡又不是普通人出門訪友,自己孤身上路就可以?;实劬退阆胍粋€人出巡都不可能,后面會跟真一群大臣,無數禁衛軍。 身邊跟著那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要錢的。路上稍微走一兩個月,消耗的都是天文數字。 再加上古代物資沒有現代豐富,皇帝出巡一次,最終的消耗可能就是一年的總財富。也就是說,皇帝出去溜達一次,今年一年算是白做。 乾隆出巡6次,相當于消耗了清朝6年的收入。這還不算,要是乾隆稍微大方一點,給基層領導一些賞賜,消耗的將會更多。 除了消耗之外,跟隨的大臣同樣有機會獲得好處。 能夠跟著皇帝出巡的大臣全都是高官,是皇帝真正的心腹。面對那些高官,下面的領導,地主,士紳,怎么可能不表示一下? 在私下接觸的時候,肯定會奉上各種好處,天地,金銀財寶,美女,只要對方滿意,地主們就愿意奉上。 為什么這么做,士紳想要跟高官拉上關系很困難,現在有了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過。不需要對方的承諾,只要對方能夠幫助自己在外的家族成員,或者是提供一個打破出身的機會,他們就賺大了。 對于跟著皇帝出巡的官員們來說,皇帝出巡對于他們來說同樣是一場盛宴。走一路吃一路,順便拿一路。等回到京城之后,皇帝的國庫少一圈,他們的身價能增加一倍。 而這些消耗都由誰來承擔,一部分由皇帝本人承擔,更多的卻需要普通百姓承擔。他們要交更高的稅,要付出更大努力,嚴重一點的妻離子散,自己跟后代只能賣身為奴。這些就是皇帝出巡的后果。 為什么很多人覺得乾隆是敗家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喜歡出巡。每次出巡除了增加國家負擔之外,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即便是現代,最高領導們除非必要,否則他們也不愿意輕易下基層,以免給地方政府增加負擔。 “王博士您放心,我們一定好好配合首輔辦公室的相關同志,做好接待工作!”盧校長再次保證道。 首輔要過來,盧校長覺得充滿了干勁。華國那么多高校,除了京城那些世界一流高校之外,地方高校什么時候接待過首輔閣下。自己現在可以接待首輔,這是什么?就是天大的政績啊,以后想要晉升,想要得到更大舞臺,就要看這一次了。 同樣,盧校長心中很明白,接待首輔并不簡單。他不清楚首輔的態度,到時候弄得稍微奢華一點呢?還是稍微簡單一點呢? 這些東西上面肯定不可能跟他說,最多稍微提點一下,具體的工作需要他自己考慮。要是做的不好,首輔肯定不會說,卻會認為他沒有工作能力。 一旦在領導心中留下沒有工作能力的印象,未來想要提升根本就不可能。 也許現在還沒關系,等到他更進一步,需要獲得最高領導層任命的時候,現在留下的印象會成為他最大的破綻。 但是不管怎么說,首輔能夠過來,對于盧校長跟其他校領導來說,絕對是一次最大的機遇。 看著盧校長他們的表情,王寧大概就能夠想到他們心中的想法。領導們的心思或許難猜,真正站在高處的時候,他們的心思又能一眼看透。 王寧怎么可能不知道一群人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首輔身上,為了出現意外,他還是稍微提醒了一句:“盧校長,除了首輔之外,發布會的消息宣布之后,肯定會有不少媒體組織跟學校聯系,到時候也需要盧校長你們進行安排接待了!” 以王寧現在的名氣跟影響力,他想要發布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世界范圍內都會有反應。不只是學術上的學者,那些記者們也會蜂擁而至。 當然,其中肯定不只是記者那么簡單,他們肯定會有另外的身份。為的就是研究新發現對世界的影響,他們有著特殊的身份。 這才是世界級科學家的影響力,不管什么樣的發布會,外界都不可能無視。誰都不知道對方會在什么場所,發布出影響世界的發布。 其他組織需要第一時間得到信息,通過各種分析,來斷定研究發現對世界的影響,從而做出最有效的反應,是聯合,是敵視,需要由發布會的內容決定。 這種情況在國家級發布會上不時出現,不管是華國還是米國,大型事件的發布會全都會引起世界的目光。進入現場的人也不只是記者,同樣有另外一些特殊身份的人群。 他們的身份其實大家心知肚明,不過卻不會有人主動說開。既然他們想要隱藏,那么就把他們當成普通記者看待,不會有太多反應。 王寧的發布會也是一樣,到時候來到現場的記者絕對不全都是記者,內部一定有特殊群體,這一點王寧相當自信。 第672章 邀請(中) 會議室的談話其實并不長,不過二十分鐘而已。只是這二十分鐘卻給盧校長他們照成了巨大沖擊。 不論是首輔的接待工作,還是世界各地媒體的接待工作,對于盧校長來說都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首輔的接待工作不說,做不好的話,一圈人以后就別想繼續往上走,嚴重一點連現在的位置都保不住。接待領導,他們自然需要用心。 同樣,接待外媒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學校能夠在國際上留下何種印象,就要看他們怎么報道了。如果接待不好,給他們留下負面印象,到時候在對方國家之中,學校留下的印象肯定不會太好。 在自己工作期間,學校在國際上留下罵名,盧校長他們同樣別想在國際上混。 而且說實話,外交無小事,尤其現在接待的還是最特殊的群體,外媒。 他們是直接記錄學校,城市,甚至是華國的一群人。讓他們不舒服的話,在他們的報道中,華國就別想有什么正面報道,到時候,會影響學校甚至是華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當然,現在畢竟不是從前。十幾年前的華國一窮二白,需要看國際臉色行事。需要將外面的資金引入國內,刺激國內經濟的復蘇與發展。 于是才有了外交無小事的說法,當時國力太弱,華國誰都得罪不起。而且還想要吸引那些外國人,想要賺錢,華國只能當孫子。 而經過發展之后,華國的實力有了明顯提升,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世界工廠,華國有了自己的體系。雖然外國人在華國還是有一定特權,想要跟十幾年前一樣無法無天根本就不可能。 最直接的一點就是華國人開始不好奇外國人,甚至開始厭惡外國人。放在一二十年前,就算有外國人在公共場所行為惡劣,警察不但不管,反而勸其他華國人離開?,F在呢?外國人的態度如果太惡劣,直接拉到警察局。除非大使館出面,不然該怎么判就怎么判。 還不止于此,華國人對待外國人的態度也有了極大改變。從原本的歡迎,好奇,敬畏到現在的平視,無視,甚至是厭惡。 越來越多人不喜歡外國人來華國淘金,一邊裝大爺一邊罵娘的做法。之所以會有現在的改變,還不是因為華國的崛起,還不是因為上層領導有意無意的放縱? 如果還像十幾年前,媒體上根本不可能出現外國人的負面新聞。就算報道,也是報道某個外國人來某個地方投資建廠,拉動當地的經濟。他們是會以財神爺的形象出現。 外交無小事,確實無小事。同樣,在國內,所謂的外交無小事已經改變了很多。 就算如此,盧校長他們也不可能掉以輕心。這么一群無冕之王,稍微不注意的話,還真不清楚他們會寫一些什么東西。稍微輕視一點,他們給學校負面評價,到時候校領導還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震驚的同時,他們也不得不感慨王寧的影響力。華國科學家那么多,誰見過一場普通的研究發布會,不但會吸引到首輔親自到場,甚至連世界各地的媒體都能吸引過來。 光是從這一件事情上來說,就能證明王寧的影響力確實非比尋常,根本不是一般的學者可以相比的。 “王博士請放心,我們一定完成任務!”盧校長再次保證道,他現在已經不敢把王寧當成普通學者對待了,對方是自己必須要小心伺候的人! 說完之后,看著平淡的王寧跟略顯焦急的吳丙白,盧校長站了起來:“王博士,吳教授,你們先在這里聊著。我跟老陳他們到外面看看,外面的動靜越來越大,還是先讓他們離開的好,別出現什么意外!” 領導的任務全都吩咐下來,難道還要繼續留著?當然是早點走人,盧校長需要出去恢復心情,順便還要聯系自己的人脈。通過自己的人脈去打探首輔的性格,以便做出正確的安排。 在他心中,首輔的接待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他也沒有說錯,王寧出現之后,聞訊而來的學生越來越多,即便沒有出門,依然能夠聽到外面的吵鬧聲。 一群學生聚在一起,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還真不清楚會出現什么事情。學生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腦袋一熱,出現什么事情都不意外。 “那行,外面確實來了太多人??磥砗⒆觽兊木怀渑?,大熱天的不好好休息圍在辦公樓算什么,讓他們趕緊散開!”吳丙白早就想跟王寧討論一下發布會的內容了,對于他這種老牌學者來說,什么首輔,什么外國媒體,根本什么都不算。 以他的影響力,就算是首輔出現在他面前,也需要恭敬的稱呼一聲吳院士。至于外國媒體,幾十年的閱歷,他早就明白那些媒體的尿性。只要你有新聞,只要你有價值,不管你會不會無視他們,他們就會沖上來。 一旦你沒有了價值,哪怕對他們再好,他們也不會多看你一眼的。 “吳教授說的是,現在溫度確實不低,一群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出意外。我們先出去讓他們散開,你跟王博士好好聊聊。如果還有需要學校配合的地方,請王博士一定不要客氣,學校會全面配合這次發布會!” 一場世界級發布會對學校的影響太大,盧校長比王寧還希望這次發布會可以圓滿結束。 “盧校長客氣,如果有什么需要,我一定不會客氣的!”王寧笑著說道,同樣站了起來,將一群校領導送出會議室的大門。 走出大門,喧嘩聲更大,看來外面確實聚集了不少學生。發現這種情況,盧校長的臉色不禁一變,他剛才只是以學生為借口,不想繼續打擾王寧而已,現在看來,確實需要解決一下學生的問題了。 再過一段時間首輔就要過來,要是在首輔過來之前,學校出現不小的意外。到時候盧校長他們的麻煩絕對不會少,所以寒暄幾句之后,盧校長一群人快步的走了出去。 王寧是看著盧校長他們離開的,不管怎么樣,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第673章 邀請(下) “你小子真是越來越了不得,一場發布會不但引來首輔,就連全世界的媒體都要眼巴巴的趕來??吹侥悻F在的成就,真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些老頭子真是老了!” 會議室只剩下兩人之后,吳丙白感慨的說道。 吳丙白不可能不感慨,他是看著王寧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到今天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王寧的情景,當初王寧就表現出了自己在數學上的超強天賦。 只是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對高數的掌握竟然超過很多大四的學生,那種天賦確實讓吳丙白感到驚艷。 接下來的發展,吳丙白已經不只是感到驚艷,反而是震撼了。 不管是王寧第一猜想,第二猜想也好,王寧數學鏡子體系也罷,都是世界級的偉大發現。有些人一輩子可能都發現不了,而王寧卻在短短一年中研究成功,并且發布出去。 也許外人不清楚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的影響,身為數學領域的專家,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這兩個發現的意義。 可以這么說,兩個書寫體系的發現,一下子擴寬了傳統數學的領域,讓傳統數學從困境中走了出來。這種意義非比尋常,哪怕今天,數學領域依然傳播著王寧的名字。 王寧第一猜想,第二猜想,數學鏡子體系依然被無數人反復研究,這種影響力根本不是普通學者可以相比的。從那一天開始,吳丙白就可以百分百說道,王寧已經是世界級的數學家了。 短短一年中做到了自己幾十年都沒能做到的事情,吳丙白怎么可能不感慨。 更感慨的還有,對方不但在數學領域上有了重大研究成果,甚至在元素領域上同樣有了驚人發現,現在,他要再次震撼全世界了。 “吳教授哪里話,您跟老師一樣,全都是科學領域上的明珠,是不可多得的瑰寶。您啊,在科學領域上正是壯年的時候,世界還等著您來改變呢!”王寧笑著說道。 吳丙白并不算是天賦異稟的科學家,他只能算是普通天才。在科學領域中能夠做完自己的事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只能連接,而無法引領科學。 只有那些天賦異稟的超級天才,才能夠引領整個世界,在這一點上,吳丙白跟沈崇峰之間確實有不小的差距。 沈崇峰跟吳丙白同樣都是數學領域上的專家,然而沈崇峰不只在數學領域上有巨大成就,在其他科研領域上映依然是領頭羊,不管是航空計劃,還是超級計算機計劃,他都是最重要的發起者之一。 吳丙白不是,他的大部分試驗只能算是準大型試驗,跟沈崇峰參與的試驗還是沒法相比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沈崇峰是華國戰略級科學家,是科學領域上不可或缺的一員。而吳丙白只能算是科學領域上的專家,無法負責大型試驗項目。 比較起來,好像吳丙白根本無法跟沈崇峰相比,尤其是重要性更是天差地別。實際上并非如此,兩人之間還真不能說誰的重要性高一點。 沈崇峰的天賦在試驗方面,他能夠引領試驗項目,直接推動整個項目。吳丙白雖然無法引領試驗,卻可以培養更多優秀的學者。 幾十年中,沈崇峰的學生不過一二十名,真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有十幾位。吳丙白呢?被他培養出來的學生成千上萬,也許最出名的一群人無法跟沈崇峰培養出來的學生相比。然而,他們卻組成了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基石。 科學也是在建房子,有圖紙,有計劃不行,沒有材料根本沒有意義。沈崇峰他們確實重要,是一座房子必不可少的圖紙,然而吳丙白他們也是最重要的材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你們師徒都是怪物,我就不跟你們比了?,F在我只要求自己不被科學淘汰就好!”一直被沈崇峰壓制,吳丙白自然知道自己的能力。 他也不要求自己有改變世界的發現,也不要求自己負責大型實驗,他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培養出更多學生,這才是他的工作。 “吳教授同樣是科學領域必不可少的一員,您就是科學界,怎么可能會被科學淘汰呢?”王寧認真的說道。 他沒有說謊,吳丙白是不可能被科學淘汰的,他同樣是科學最重要的一員。就像是一個試驗中,除了發起人,負責人之外,還需要更多的實驗人員。 他們或許沒法領導試驗,也無法參與到整體試驗中,甚至連試驗真正的內容都不清楚,然而,他們確實龐大試驗中必不可少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