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成為了港口Mafia首領、七零炮灰嬌寵記、[綜]史萊姆,弱小又無辜、[綜英美]天罰、暗戀對象揣了我的崽[娛樂圈]、我懷疑師哥叫我劈叉別有用心、影帝的專寵小錦鯉[娛樂圈]、錦帳春慢、沉淪、天時已到
張浩擺了擺手:“我可沒有陳組長的愛好,茶葉就算了,給我點白開水吧!” 張浩拒絕。陳立峰也不強求,直接拿出一次性杯子倒了一杯白開水:“多喝開水好,有一位養生專家就說過,每天八杯水,百病不擾!” 張浩接過溫水,輕輕喝了一口:“我也聽過類似的說法,不過我可不是為了養生,純粹是習慣了!” 寒暄幾句之后,張浩直接進入了正題。 “陳組長,咱們就別寒暄了。以后有時間聚餐的時候再聊,現在咱們談談正事!”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圈子,除了部門之間的圈子之外,還有領導圈子。以及所有人的聚餐,只要是一家實力不錯的公司,每個月或者每年的聚餐是少不了的。 公司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公司基本上每個月或多或少都會有聚餐,至于年底的年會更是少不了,到時候身為老板的王寧都會出現。對于很多員工來說。那也是親眼見到老板的唯一機會。 “洗耳恭聽!”陳立峰也不想跟張浩繞圈子,說道。 “陳組長應該知道公司作品的成績還算不錯,在圈內也算比較熱的作品,最近不只是作品,還有咱們整個公司都在風口浪尖上,咱們每個人都算是受益無窮!”張浩開口說道。 張浩倒是沒有說謊,今天是十月八號,也就意味著國慶節已經過去,國慶節過去,國慶檔就算是宣告結束。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國慶檔過去只是節假日消失,而對于電影來說,國慶檔過去,則意味著電影票房勢必會有一定的下降。 這是正常的事情,節假日期間,可以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安排一部電影上映,而觀眾也有時間過去觀看。一旦上班的話,就算是影迷想要過去看電影,也只有在下班之后。如果工作還比較繁忙的話,很多人可能會放棄觀看電影的打算。 更別說一個星期之后,網絡上就會出現盜·版,就算不是高清也會是槍版。對于一部分人來說,既然可以免費觀看,為什么還要到電影院觀看呢?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會放棄觀看電影的打算。 少掉一部分觀眾,就會減少一部分的票房,再加上上班等等原因,票房減少是注定的事情,這是大勢,誰都無法改變。 就算如此,國慶檔期間,《仙怒》大電影的票房依然強勢。在首映三天創造了12億票房紀錄之后,接下來的四天同樣表現不俗,每天的票房平均在5億左右。七天下來,總票房已經來到了26億。 也就是說,《仙怒》大電影的票房已經逼近《捉妖記》票房的記錄,不出意外的話,今天結束,電影票房就會超越《捉妖記》,成為國產電影票房排名第二的程度。 然而現在張浩對《仙怒》大電影的期待已經不是國產第二,整個工作室的目標開始看向《美人魚》的國產第一名。 就算還有二十多天的上映日期,就算話題度依然火熱不減,以現在的程度想要超過《美人魚》還是不足的,所以張浩需要另想辦法。 第631章 全球上映計劃(下) 不管怎么說,《仙怒》大電影的爆紅,除了王寧本身收獲巨大人氣,《仙怒》作品各方面影響力的提升之外,王寧工作室的每個人也都分了一杯羹。 在電影上映初期,張浩就曾經聯系過王寧。 王寧或許不在意電影的成績,張浩他們卻不可能不在意,畢竟是公司的第一部 作品。他們雖然沒有參與創作,卻也參與了后期的宣傳,對待電影的態度自然跟其他人不同。 再說,公司不可能依靠著某個人養活,也不可能一點項目都沒有。如果沒有項目的話,很容易給其他員工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很正常,有事情做才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有價值的人才不會被舍棄。要是某一天對方不愿意繼續養活,到時候他們立馬就會失業。 就像是以往的張浩他們,他們的事情很少很少,網上搜集信息,引導輿論,以王寧的人氣,很多事情他們不需要去做,只要搜集信息就可以。 就算如此,王寧對信息卻一點都不在意,讓他們全都自己解決。那種情況下,張浩石磊他們難免有點擔心。 會不會突然有一天,王寧不繼續經營個人工作室了呢?一旦不經營的話,他們立馬就會失業。失業的危機難道說他們不擔心?怎么可能,不過是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正是基于此,后面王寧準備創建動漫組的時候他們才會更加用心。他們其實很清楚,只有公司的規模越大,他們越不容易失業,才會更被重視。 果然,隨著動漫組的出現,公司第一個項目開始準備。那個項目就是《仙怒》大電影項目,在項目之中,宣傳組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進去,卻也起到了輔助作用。搜集信息,挖人。維持熱度,事情全都是他們在做。 現在,隨著《仙怒》大電影的火爆,他們的付出也有了相應的收獲。 不客氣的說。就算是王寧想要解散工作室,他們也不會那么擔心了。有了《仙怒》大電影的履歷,他們想要到哪家公司都沒有問題。動漫組的技術員如此,其他人也是一樣。 包括張浩,包括石磊。都有人曾經接觸過他。只是他們全都拒絕了而已,除了他們不是技術員之外,更主要的是王寧確實對他們很好。 在聯系之中,王寧親口承諾過。票房突破15億的話,每個人加半年獎金,突破20億的話,一人獎勵一年的工資,突破25億的話,獎勵三年工資,至于突破30億。直接拿出收益的百分之一獎勵下去。 票房30億利潤有多少?按照現在的合同劃分,王寧工作室占據總收益的百分之五十五,剩下的部分則由優土集團以及院線進行分配,就算如此,百分之五十五的收益也是龐大到不可思議的數字。 稍微換算一下,收益就在十五億左右。十五億的百分之一是多少?一千五百萬,現在公司才不到三十人,就算是平均分配每個人最少都五十萬。 更何況怎么可能平均分配,肯定是按照級別劃分的,組長一級分的多一點。普通員工分的少一點。就算如此,普通員工每個人的獎金都會在二十萬以上,至于組長一級的負責人,獎金可能達到兩三百萬。 光是獎金就有兩三百萬。更別說還有承諾的加工資,整體而言,所有人的工資幾乎增長了一倍以上。 在當初,張浩壓根沒想過票房收益可以達到30億,那個數字太大,他想都不敢想。別看《美人魚》票房達到了39億??墒悄阋此还采嫌沉硕嚅L時間。半年,六個月的時間。在六個月的長度之內,才創造了39億的神話。 《仙怒》大電影想要在三十天內追趕一百八十天的票房,難度可想而知。更別說《仙怒》大電影還是動畫電影。動畫電影要是想要突破30億,更是天方夜譚。跟大部分人一樣,他對《仙怒》大電影突破30億沒有信心。 雖然沒有信心突破30億票房,然而15億票房還是很有信心的。以自己老板的人氣,以《仙怒》作品積累下來的好口碑,票房突破15億并沒有太大問題。 票房突破15億,他們就能拿到半年工資的獎金。 身為工作室的負責人之一,張浩的工資并不低,是向著陳立峰看齊的,年薪五十萬。半年工資的獎金則為二十五萬,有二十五萬的獎金,張浩已經很滿足了。 而現在呢?隨著票房的一路高漲,他對《仙怒》大電影的期待越來越高,當電影票房突破20億之后,他又將目光放在了30億上面,只有達到30億,他才能拿到最大化的獎金。 何止是30以,以現在《仙怒》大電影的票房趨勢,30億根本就不是最終的目標。隨著票房增加,張浩的目光已經越過了困住大多數電影人的門檻,看向了更高的程度,那里,才是他最終的目標。 只要做到那個程度,到時候,自己會有多少收獲呢?張浩自己也相當期待。 有了這么高的工資再加上獎金,誰還愿意跳槽? 留在公司可以拿到高工資,還能享受電影的光環。一旦離開,光環就很有可能被戳破,甚至直接被打回原形。怎么選擇,每個人心中都有數。 在當初,張浩自己可能都想不到,自己一個突然決定竟然會帶來如此輝煌的人生。就算沒有獎金,他本人的年薪也已經達到了五十萬。 以他現在的年紀,以他的生活背景,拿到五十萬年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許在未來的一天可以達到,卻絕對不是現在。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君,在張浩的心中,他對王寧是充滿感激的。也許王寧不在意,可是他卻不能夠不在意,所以他對整個工作室的忠臣度毋庸置疑。 既然想好好發展公司,就必須要為整個公司考慮。而現在整個公司最重要的計劃無疑就是《仙怒》大電影計劃。在這方面,張浩有了屬于自己的想法。 第632章 全球上映計劃(完) “陳組長,我想推動《仙怒》大電影的全球上映計劃!” 半晌,張浩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每個電影公司都不可能放棄電影市場,而電影市場在哪里?在全球每個地方,在米國,在東瀛,在棒子國,在英國,每個有電影院的地方,都是電影市場,只不過市場會大一點或者小一點。 電影市場不能只是局限在國內,華國電影人也不能將目光局限在華國境內,他們需要將目光放在海外市場,放在大洋彼岸。目光只是局限在國內市場的電影人是不合格的,華國電影同樣需要走出去。 真正注意娛樂圈的人可能發現很有趣的現象,一家公司明明沒有什么太大的名氣,也沒有出名的明星,更沒有太多的電影,卻有很多娛樂公司愿意跟他們合作,甚至合作的時候,對方還是占據主流。 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對方有背景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對方公司有海外市場的銷售渠道。 不管電影質量怎么樣,他們可以通過cao作,將這部電影送到國外電影院,也可以發行周邊產片,還可以忽悠老外讓他們進行買斷。這才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他們在國內確實沒什么人氣,架不住對方有人脈。 要知道國內跟國外貨幣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在國外基本上使用的是美元。稍微賣個幾百上千萬,電影成本就收回來,還能獲得一定的盈利。 更別說很多公司只注重國內市場,他們不怎么在意海外市場。不用他們宣傳,不用他們cao心,只要等著最終利潤出來,他們占據其中一部分罷了。 當然,這種合作模式電影公司賺不到大頭,大頭全都被海外公司拿走。留給國內電影人最多只有百分之三十或者更少。 可是不管多少也罷,不需要公司進行宣傳,不需要公司出力,只要進行授權就行。賺到的錢都是白來的,多一點少一點并沒有太多區別。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能賺到錢,娛樂公司當然開心。 國內娛樂公司有的面向國內,主攻國內市場,至于海外市場的收益,只能算是添頭。這種情況隨著內地市場越來越繁華之后更加明顯,很多公司不愿意涉足海外市場。 開拓市場是需要人脈跟資金的,沒有錢誰幫你辦事,沒有人脈誰替你說話。真當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外國人都是好人? 開玩笑,真把他們當天使,什么時候被他們生吞活剝都不知道。想要沖擊海外市場,則需要有相應的海外公司進行cao作,否則,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然而隨著全球市場的開放,電影全球化是勢在必行的趨勢。就以好萊塢電影為例,十幾年前好萊塢電影宣揚的只有米國文化,米國文化是高大上的,是最優秀的,其他國家都是邪惡的,都是糟粕。尤其以華國為甚,其中被黑的都沒法看。 現在呢?華國市場越來越龐大,占據全球電影市場的份額越來越高,好萊塢電影也不得不進行改變。 這一點從越來越多的華國面孔跟華國文化就可以看得出來,華國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他們怎么可能會被認可。 好萊塢面向全球,華國電影也必須要面向全球。無他,全球市場才是大市場,不管米國電影市場也好,還是漸漸興起的華國電影市場也罷,占據的只是全球電影市場的一部分,或許兩個市場占據了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五十。然而剩下的市場,依然是一個不能放棄的大蛋糕。 全球電影市場總票房在四百億美元左右,這還沒有算電影市場周邊產片,也沒有算電影中文化對國家的影響力。 真正優秀的作品,影響力永遠不可能局限在電影中。比如說被動畫作品影響從而出現的迪士尼樂園,因為電影而出現的侏羅紀公園,至于變形金剛,超級英雄等等,全年電影市場加上周邊的延伸市場,總價值在五千億美元以上。 周邊延伸的價值不算,光是全球四百億美元的總票房就值得任何一家娛樂公司拼一場。只有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肯定,才可能創造屬于自己的票房神話,光是局限在一個區域,一個國家電影市場中,電影票房永遠不會太高。 還是以好萊塢電影舉例,好萊塢電影真正在米國的票房其實并不算太高,最多占據總票房的一半,甚至連一半都達不到。最后呈現出來的總票房,根本就是全球票房。在很多好萊塢電影中,海外票房高于本土票房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才是好萊塢一直拓展全球市場的原因。 至于背后的文化入侵這種因素,暫時不需要考慮。 《阿凡達》不就是如此,作為全球的票房冠軍,至今都無法被打破的神話,米國貢獻的票房其實很有限。如果只有米國一地的票房,《阿凡達》不可能有現在的神話。正是在全球市場的努力下,才有了現在的27億美元的神話。 很多電影人喜歡拿國內電影票房跟好萊塢票房相比,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國內票房只是區域內的票房,在海外票房上,華國電影根本無法跟好萊塢電影相比,自然就不可能是好萊塢電影的對手。這一點誰都無法否定。 聽到張浩的目的,陳立峰沉默了下來。 作為電影人,他自然也希望可以獲得全球上映的渠道,只是,全球上映跟國內上映不同,以王寧跟優土方面的人脈,做到全國上映并不困難。稍微溝通一下就可以,然而全球上映并非如此。 全球上映也就是所有國家一起上映,然而,其他國家為什么要給你的電影上映?難道是因為電影質量高?還是人氣大? 別開玩笑了,別看《仙怒》在華國人氣很高,出了華國之外,誰知道《仙怒》是什么。不能以作品作為敲門磚,就只能依靠人脈了。 可是,人脈方面是王寧工作室最大的不足,又不是老牌公司,海外市場上根本就沒有人脈,想要推動全球上映計劃確實有點天方夜譚。 第633章 轉機 全球上映計劃跟海外上映是不同的,顧名思義,全球上映則是在全球范圍內的上映,大部分國家都可以看到。而海外上映呢?只是在一些區域上映而已。 而且其中最大的不同則是cao作模式,華國的電影想要在海外上映的渠道很少。除了公司推薦之外,更主要的方式就是被海外娛樂公司看中,直接聯系公司進行邀請。 將電影直接買斷或者選擇分成的模式,對方公司進行cao作,華國娛樂公司可以插手的地方基本上沒有。海外市場能夠獲得多少票房,怎么宣傳,他們也只能看無法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才是國內電影跟海外市場的合作模式,而全球上映計劃不同,他是主動尋求合作,主動跟海外電影市場聯系,推動自己的電影發展。 簡單的說,全球上映跟海外上映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全球上映計劃是以工作室為主,而被海外市場購買,從而到海外市場上映的話,則是以對方為主。主次之間不同,權利自然更加不同。 聽到張浩的說法,陳立峰就清楚,對方不可能只是想要一個上映渠道,他的計劃應該是全球同步上映。 “張組長,如果只是想要海外市場上映的話,我們直接聯系幾家公司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以《仙怒》大電影的票房數據,獲得一個不錯的合同沒有什么難度。如果是想要推動全球上映計劃的話,難度可能有點大!”思考片刻,陳立峰慢慢說道。 何止是難度大,根本就是不可能。華國電影什么時候出現過全球上映的電影?別說一個小小工作室的電影,就算是國師,徐老怪,他們都沒有達到這種程度,想要全球上映,根本就不可能。 當然,也有出現過例外。比如說在上映之前將電影交給海外公司進行運行,或者直接將海外市場賣斷,雙方協商之下,還真有可能獲得全球上映的局面。 只是,電影對于電影人來說就是他們的孩子,在沒有成年之前,誰知道孩子有什么樣的未來,是輝煌還是平凡。 對于海外公司來說,他們不看電影的未來,他們只看電影,就算電影質量不錯,他們也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資金進行購買。對于海外電影公司來說,購買國外電影根本就是賭博,就連他們都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成本。 既然自己都不清楚能否賺錢,就需要做好虧本的準備,而虧本的話能少虧一點就少虧一點。抱著類似的心里,購買的價格就不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