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成為了港口Mafia首領、七零炮灰嬌寵記、[綜]史萊姆,弱小又無辜、[綜英美]天罰、暗戀對象揣了我的崽[娛樂圈]、我懷疑師哥叫我劈叉別有用心、影帝的專寵小錦鯉[娛樂圈]、錦帳春慢、沉淪、天時已到
“你這么驚訝干嘛,你現在的名氣多大誰不知道,在內部引起的轟動現在還沒有平息,反而越演越烈。對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競賽組想要讓你出題,估計就是出一些關于王寧猜想或者是數學鏡子體系的題目,也算是給學弟學妹們普及了!” 吳丙白倒是沒有王寧那么驚訝,隨意的說道。 確實,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引起的轟動太大,根本不像普通人看到的那樣,覺得事件在慢慢平息。在普通人接觸不到的地方,兩個體系橫空直撞,在摧毀著傳統的數學體系。幾乎所有數學領域的專家,教授們,全都被波及。 不管是反對也好,認可也罷,全都被拉到了這場風波之中。去談論,去研究,去學習。都是圈內人,當然了解這兩個體系的重要性。吳丙白說的還真不是沒有可能。 “不可能,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現在還是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內部討論很正常,根本不可能泄露到大學生的程度!”王寧一口否定了吳丙白的說法。 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是數學領域的高端研究發現。試用的范圍是已經有了知識體系的專家教授們,只有他們才懂兩個體系的意義。至于普通大學生,哪怕是研究生,博士生,對兩個體系都是半懂不懂的。 還沒有完全的理解。甚至不知道正確與否,能不能適用于大學生,就直接普及到大學生課本之中,根本就是不負責任的狀況。就算是院士們同意,上面大佬們也不會同意的。 “哎呀,你管競賽組是什么想法呢,能夠邀請你給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出題,本身就是榮譽。你趕緊跟我說答應不答應!”吳丙白沒有找其他原因,直接問道。 王寧心中一動,吳丙白什么時候這么急迫了。就算是給全國大學生競賽出題很光榮。對于他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怎么吳丙白會這么說。 “吳老師,你是不是知道點什么?”王寧問道。 “那是,我當然知道一些內幕。不過具體要不要跟你說,等你給我答案之后我再告訴你!”吳丙白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神秘兮兮的說了一句。 王寧撇了撇嘴,心中忍不住埋怨了一句‘您老都多大了,還玩小孩子的把戲!’ 雖然這么想,口中卻說道:“很感謝競賽組對我的相信,只是這一段時間我沒時間。我的研究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可能沒法答應競賽組的邀請了!” 聽到王寧拒接,吳丙白卻輕輕的松了一口氣:“我就知道你會拒絕,非要我打這個電話。真是太無聊了!” 王寧無視吳丙白的抱怨,疑惑的問道:“吳老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了答案,吳丙白倒是沒有繼續玩神秘,直接道:“還不是競賽組那邊考慮到你的名氣,覺得繼續讓你參加比賽有點不公平。其他人就沒得玩了。所以想出個餿主意,邀請你加入競賽組,為試卷出題!” 王寧點了點頭,明白為什么會有這個邀請了。 也不奇怪,他如果是原本天才學生的話倒是無所謂,現在不同,他是世界級的數學家,是公認世界上最頂尖的數學家之一。這名頭太大,就算是競賽組都不能無視。 王寧一旦去參加比賽,不管成績如何,第一名絕對是王寧的,謙虛都不用謙虛。沒辦法,誰讓他的名頭太大,冠軍要是不給王寧的話,外界肯定會質疑競賽組的水平。 王寧那么知名的數學家,參加一場本科程度的競賽,竟然還輸了,沒有得到冠軍!其他人不會想比賽多難,對手多么有天賦,他們肯定會質疑競賽組水平有問題,沒有給出公正的判決。 一種大型的比賽,最不能引起的就是公眾質疑。一旦被質疑,比賽的公信度就會蕩然無存,就無法吸引選手參加比賽。到時候,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就廢了。 同樣,他們也不能把冠軍給王寧。還是那句話,王寧的名氣太大,冠軍直接給他的話,其他人同樣會懷疑競賽組是不是公平,是不是因為名氣太大,才把冠軍給王寧的。 到時候競賽組會很為難,避免以后麻煩,還是直接扯面讓王寧不要參加比賽吧。 果然,吳丙白接下來的解釋也驗證了這一點:“本身競賽組就不想你參加比賽,不管輸贏他們都有麻煩。所以干脆邀請你進入競賽組出題,不答應最好,有了這個邀請,你就應該明白競賽組的潛在含義了。那些學生跟你不再一個程度,你自然不能跟他們參加同樣的比賽!” 這是競賽組的想法,王寧倒是有點奇怪:“要是我答應加入競賽組呢?” 吳丙白隨意的說道:“那更簡單了,你要是答應加入競賽組的話,他們完全可以借助你的名氣宣傳比賽。至于出題的事情,壓根就不需要你,只要把你當成吉祥物供著就可以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決賽的題目現在已經解決,試卷都快出來了,根本輪不到你出題!” 吳丙白說完,王寧一陣無語,競賽組真能折騰,為了自己他們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 葉靜秋的求助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事情并沒有結束,吳丙白的電話更多的是讓他有個心理準備,真正的動作才剛剛開始。 晚上的時候,競賽組的組長林院士特意給王寧打了一個電話,電話的內容正是關于邀請王寧參加競賽組的提議,詢問王寧有沒有時間參加。 早就知道競賽組的目的,王寧婉拒了林院士的邀請,順便在電話中提出了自己因為學術研究,再加上研究生的學歷,可能沒有辦法參加三月份的決賽,正式向林院士提出了退出決賽的請求。 對于這個提議,林院士表示很惋惜,他表示很看好王寧,本身還想在比賽上看看王寧的實力呢。既然有事情,又是研究方面的事情,那就不能耽誤,至于比賽,放棄也是應該的。 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繼續聊了幾分鐘,答應到京城去林院士的實驗室看看之后,兩人才掛斷了電話。 第二天,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官網上就出現了王寧退出比賽的公告,公告上說明因為王寧已經是研究生,再加上學術研究,沒有辦法參加決賽。只能遺憾的宣布王寧退出決賽,希望其他競賽者可以取得好成績。 這個公告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就算沒有這個公告,大部分人也不相信王寧會繼續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確實是國內最頂尖的大學生數學競賽,能夠在競賽中獲得名次,不但可以獲得更多教授們的注意,還可以獲得升研的獎勵,對未來有很大幫助。 王寧呢?他根本不需要那些獎勵。論名氣,論地位,他一點都不比那些教授們差多少,甚至還在那些教授,專家之上。再加上本科程度的比賽,級別實在是太低。 就像是一加一級別的幼兒比賽。要是高中生突然跑去參加,就算得到了冠軍,估計也不會有什么高興的,還會遭到其他人的白眼。 王寧跟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情況就是如此。成為了世界級數學家之后,大學生級別的比賽無法證明王寧的實力,反而顯得很幼稚,退出是應該的。 公告傳出去之后,倒是沒有人有什么異議。反倒是原本的參賽者。有人松了一口氣,也有人滿滿的遺憾。 這其中就是以沈如雪為代表的天才學霸們,他們每個人都是天才,從小到大獲獎無數,在各自的領域上有太多成就,從小養成的自信,讓他們就算是面對王寧也不會認輸。 在他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彼可取而代之的心理。再加上從新聞中,或者從長輩們口中聽到對王寧的夸獎,這種不服氣就會變成妒忌。妒忌總是要發泄的,要是不發泄會憋死人。 正面對抗他們沒有資格,只能從扯面比較,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無疑就是很好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能夠戰勝王寧,才可以讓其他知道自己也不可小覷。 抱著這種心理,他們盡可能的補充知識面,就算是在春節,在休息的時候他們也在學習,在探索。就像沈如雪一樣。春節期間也只是休息了幾天,剩下的時間全用在了數學冬令營之中。 不得不說,因為相互的研究,他們的實力倒是增加了不少。很多人的知識面提高了一截。正準備憋著一口氣跟王寧正面對抗的時候,就看到了王寧退出比賽的公告。 要是一般人半路退賽,肯定會引來一陣謾罵,膽小鬼也好,沒實力也罷,反正名聲肯定不好聽。結果到王寧這里的時候。不但沒有人謾罵,反而得到了支持。 這種情況讓那些學霸一口氣沒吐出來,差點憋出一口老血。只是不管糾結也好,煩悶也罷,王寧退賽已經成為了定局,想要跟王寧正面對抗,他們還差了一些資格。 不過一直努力也不是沒有收獲的,當一大批學霸們摩拳擦掌想要在比賽中一展拳腳的時候,面對的卻是加強版的超級學霸。在超級學霸們的攻擊下,普通學霸壓根就沒有反抗的余地,死傷一片。 這一屆的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注定要經過一場慘烈的廝殺,最終存活下來的超級學霸才能夠登頂,獲得巨大的榮譽。 只是不管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多么精彩,多么刺激,多么扣人心弦,跟王寧已經沒有太大關系了。最多給學霸們的實力點個贊,沒有自己的壓制,他們的實力終于是展現出來了。 全國大學競賽的邀請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王寧并不怎么在意。相比較逆核公式的推導,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在另一邊。在推導過程之中,王寧也有點明白為什么那么多科學家會沉迷于研究,并且為什么科學家們需要國家的幫助了。 那種一步一步解析世界,用自己的了解,知識去構建世界確實有一種另類的滿足感。就像是一位造物主,站在最頂端,隨手灑下一顆種子,讓他成為一個個體一樣,那種創造的暢快讓人沉迷。 這還是普通的解析,要是一步步研究,將神秘的東西具現出來,用物質來表示,那種才有創世的感覺吧。王寧對此有點期待,希望未來不會讓自己失望。 同時,他也有點明白最頂尖的科學家為什么一定會有組織的幫助,實在是研究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而是最奢侈的活動。 就好比王寧現在,一個月下來,他耗費的白紙就差不多三箱子,再加上從京城直接飛過來的內部資料,光是前面的研究就耗費了不下十萬。 這還只是一個開頭,王寧實在是不敢想象那些大型試驗是如何開頭的,每一步都需要耗費多少的資金跟人力。 王寧相信,那一定是很夸張的數字,可能微不足道的一點都是普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龐大數字。正是因為研究太消耗資金,如果沒有龐大的力量在身后支持,就算是再天才的科學家也只能干瞪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不只是用來指代烹飪的。 第四百四十章 葉靜秋的求助 中 世界上任何一個研究成果都不是隨便拍拍腦袋可以完成的,就算是有參照,有足夠多的實體讓科學家們復制,甚至夸張一點,給出詳細的研究過程,將他們完全制造出來,變成自己的理論,同樣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 理論性的科學家還好一些,只需要足夠多的紙張,運算量足夠的電腦網絡就可以。他們完全用這些東西研究世界,實驗性的科學家不行,沒有足夠多的資金支持,他們根本無法繼續試驗下去。 不管是理論性科學家跟實驗性科學家,他們最終都需要進行實際cao作。只有在cao作之中,在試驗之中才會了解自己發現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正確,是否有某種幫助。沒有那些的話,理論只是理論,價值根本不大。 正因為如此,每個科學家身后都需要一定的實力扶持,大型的集團,某個國家等等。沒有他們的幫助,光是依靠科學家們自己的力量,難度太大。 說實話,國際局勢已經成型,現在的科學程度已經足夠,很多東西可以發明,可以發現,卻不允許實際的運用。 比如說新型能源工程,機器人工程,可以怎么說,五大流氓國之中都有這兩個研究,甚至已經取得了很高的成果。某些不為人知的地方,新型能源在被使用,機器人代替了傳統的人力,做著最危險的工作。 然而,這兩個工程可以直接面向全世界嗎?當然不可以,不是因為技術達不到,而是因為要顧及人類社會的格局。 現在的格局是人力跟科技并行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力,在很多地方依然要依賴人類。所以科技可以跟人類共存。一旦科技完全取代人力,那么人力就沒有了存在價值,他們找不到自己的目標。 簡單點來說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事業,現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依靠石油生存,又有多少人在坐著最基本的工作,那些工作機器人完全可以代替。 依靠石油生存的人類最起碼上億??梢员粰C器人取代的工作最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旦這兩個項目推廣起來,就代表將會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類失業。 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類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目標,不需要貢獻自己的力量,無所事事之下會發生什么事情,想起來就不寒而栗。 滿足現狀的人是少數的,大多數人對生活有追求,讓他們沒有事情做,他們就會找事情去做。比如說破壞。比如說殺戮,不要懷疑,人類完全可以做的出來。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人類跟豬一樣,滿足他們的吃喝拉撒就可以,他們不會鬧事,老老實實的呆著,行尸走rou一般的生活。那么。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類生存會給行政者帶來多大的負擔。 不用多,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消耗的資源是輪噸來計算的。每個人消耗幾十噸資源,幾十億人一起消耗,地球早晚會被消耗干凈。到時候,找不到合適的星球,人類就只能等待滅亡。 換個角度來說,剩下的百分之五人類愿意養活那不工作的百分之九十五人類嗎?一開始或許無所謂。當資源開始消耗之后,他們就會不舒服了。不舒服演變之下就成了煩悶,厭惡,到最后的想要清除,完全是一條龍的改變。根本并不會有其他方式。 所以不是地球科技儲備不足,而是很多科技暫時不允許拿出去。一旦推廣起來,就相當于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對世界格局將會有毀滅性的打擊。 一開始王寧或許還不知道,當看到內部科學家才能夠閱讀的科技儲備之后,很多普通人夢寐以求的黑科技赫然在列,甚至不少科技已經有了成品。 地球上儲備的科技水平,最起碼超越了普通人能夠想象的五十年。一旦有足夠的資源,有足夠的機遇,人類很快就可以進入宇宙大時代。 有趣吧,就是這么有趣。大國之間隱藏的太深,很多東西是不能透漏的。所以大部分科學家要做的就是繼續開發現有的科技,將傳統科技提升到極限。至于那些黑科技,有些需要慢慢釋放,有些只能暫時儲存,加強科學底蘊。 一部分科學家要做的就是去分辨,盡量讓科技取代人力,卻又不至于產生動蕩。這才是很多人做的事情,至于所謂的黑科級,不管是西方跟華哥,都暫時不允許出現。 有了共識,野生的科學家很難生存,他們做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不被允許的黑科級。不管能不能制造出來,都不允許流通,算起來,他們全都是禁忌科學家。 王寧當然不想成為所謂的禁忌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們不但沒有地位,沒有資源,很多人的生活也很不如意。王寧不想過的那么苦逼,就算是有超腦的幫助,上面不允許,他很多事情還是無法做。 至于跟很多中直接開科技公司,一步步自己壯大的過程,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卻不容易實現,還是那句話,整個星球給民營科學家劃定了一個界限,這個界限野生科學家不清楚,不知不覺就會觸碰。 一旦觸碰的話,只有選擇詔安或者被丟到某個監獄之中反思,雖然不會有什么危險,卻沒有了自由。 王寧不想那樣,干脆從一開始就向著華國靠攏,了解他們劃定的規則之后,才開始準備自己的研究。 逆核公式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他很重要的一個工作。逆核公式不只是逆向吞噬核能,對于很多科學家來說,核能除了制造核武器之外,更是難得的能源,它的作用遠遠不只是破壞。 王寧也是這個看法,逆核公式就是基于這個考慮上被提出的。逆核公式除了消除頭頂上的核武危機之外,更主要的是提供動能,為下一步的計劃做準備。 算起來,那才是徹徹底底的黑科級,所謂的新型能源,暗物質能源或者是機器人工程,在它面前都是渣。不過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王寧要走的路還很多。 第四百四十一章 葉靜秋的求助 下 對于科學家們來說,沒有比自己的構思一點點被實現,一點點完成,最終被人重視更愉悅的事情了。 要是說還有的話,估計就是領導劃定資金的時候??茖W家也是人,也需要資金來支持自己研究的,雖然定價科學家不缺錢,有更多的資金,他們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王寧倒是不缺錢,他暫時也不需要錢。他的研究雖然是從零開始,又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研究,至于有沒有之一,王寧自己都不清楚。 但是,他有足夠的參考物,超腦給予他的幫助現在才凸顯出來。 超腦最大的作用遠遠不是給王寧提供股市上的支持,讓他獲得很多人不知道的內幕,也不是讓他了解未來火爆的,讓他一書封神,更不是讓他用來抄襲歌曲,成為大明星的。 超腦對他最大的幫助恰恰是普通人看不上的科研方面,未來是一個無紙化的時代,網絡,個人終端已經取代了現實世界的紙張。未來人確實寫了一手好字,不過都是在個人終端中,現實世界一輩子沒碰過紙張的還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