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成為了港口Mafia首領、七零炮灰嬌寵記、[綜]史萊姆,弱小又無辜、[綜英美]天罰、暗戀對象揣了我的崽[娛樂圈]、我懷疑師哥叫我劈叉別有用心、影帝的專寵小錦鯉[娛樂圈]、錦帳春慢、沉淪、天時已到
突然成為了對方的長輩,王寧有點明白沈如雪對自己不爽的重要原因了。 “呵呵,我會的!”王寧點頭答應了下來,反正他也不準備跟沈如雪有太深的接觸。跟那些驕傲的大小姐們在一起,完全是給自己找麻煩。 沈如雪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確實影響了家庭的氣氛,所幸大家都不是小氣的人。在王寧插科打諢之下,現場的氣氛再次融洽了起來。 父母長輩都在,沈如雪就算是再不爽王寧,表面上還是要客客氣氣的。大家到時吃了一頓不錯的午飯,吃完飯之后,沈偉明、吳玲兩人就拉著王寧進了書房。 王寧第二猜想以及數學鏡子體系提出之后,在學術界上引起了巨大轟動。讓很多學者看到了數學領域中另外的世界,給予了不少學者很重要的啟發。 更主要的還是,它將數學上最后一塊短板彌補。促進了其他領域的發展。 別看數學不像生物學,物理學或者化學那么重要,可以創造出造福人類的科技。但是,所有的科學研究。不管是基因學,生物學,物理學,航空學,任何一個科技最最基礎的東西都是數學。數學奠定著,驗證著一切,沒有數學的發展,科學體系根本就建立不起來。 傳統數學推動科學發展,于是每一次數學發展都會進一步提升科學的極限,讓一些原本模糊或者界限不清楚的科技重新出現在科研者面前,讓科學家們獲得更大的靈感。 在暗處,有無數學者在研究王寧第二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目的就是率先完善體系,用新型數學加快自己的研究。 作為國內頂尖學者。沈偉明,吳玲自然也會被數學鏡子體系所吸引。再加上又是很多項目的引導者,他們需要了解新型數學最基本的思維。 如果是其他學者,想要研究數學鏡子體系的話,只能自己按照王寧透漏出去的內容了解,拓展。他們無法強迫王寧將數學體系或者王寧猜想的核心拿出來,那些核心是最重要的東西,誰也無法讓王寧輕易泄露。 沈偉明,吳玲在這方面占據了很大方便,他們是沈崇峰的兒子。兒媳婦,王寧是沈崇峰的學生,算起來大家不光是同門,更是一家人。最核心的東西他們不好問。一些發現的過程,對數學鏡子體系的看法,他們還是可以詢問的。 有了王寧的介紹,他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了解去推導出數學鏡子體系,探索自己熟悉的領域。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一個新的體系提出。不代表所有學者、科學家們就要接受。根本就不可能,科學家很多,有很多科學家研究的方向是重復的,有的是交叉的,更多的科學家研究方向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說是千奇百怪。 科學是一個龐大到不可思議的領域,任何一個支點的不同,研究的方向都會有明顯的差別。就像是平行空間理論一樣,在宇宙之外或許還有無數跟自己類似的平行空間。 只要稍微改變一點,就會引發平行空間巨大的改變,人生有無數的方向??蒲幸彩侨绱?,稍微一點點的改變,都會有無數次的發現。 在科研上,同樣一個項目,同樣一位老師的教導,甚至是同樣的開始,最終得到的結果不同,或者說南轅北轍的情況都是很正常,因為他們找到了不同的變化,所以才有了最后的結果。 所以每個科學家們的研究是相同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在這種不同的研究之中,每個新的體系出現對他們都會照成巨大影響。 或許會宣告著他們的研究毫無價值,或許會證明他們的研究走錯了方向。但是不管怎么樣,科學家的固執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會繼續研究。 當然,在研究之前,他們會將新的體系進行解析,容納對自己有幫助的,去除那些對自己有影響的。 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也是如此,體系出來之后,無數科學家們都會研究,卻不代表他們全都認可新的體系。他們正在做的是將體系分解,找到自己滿意的,至于剩下的東西,他們會全都拋棄。 還是那句話,科學領域太過龐大,誰都無法證明自己的研究是錯誤,自己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優秀的科學家做的就是取長補短,繼續充實自己的研究。哪怕這些研究在外人看來是錯誤的,他們也很難選擇回頭。 正是這種固執的性格,才會有了科學界百花齊放的局面。沈偉明、吳玲兩夫妻也是如此,他們不需要數學鏡子體系最核心的東西,他們要的就邊邊角角,從那些邊角出發,打開自己想要進入的大門,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數學體系。 在那些數學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研究,給自己找到更多的研究方向。這才是真正優秀科學家們要做的事情,也是無數學者們在做的事情。 數學鏡子體系的影響力,現在才剛剛開始而已。 第四百零五章 講解(下) 以學識來看,王寧無法跟沈偉明他們相比。就愛上 沈偉明跟吳玲不是簡單的知識類學者,他們是從最基礎的科研猿一步步走到了現在的地位,幾十年之間積累了龐大的經驗,這些經驗跟知識結合,他們對學術有很深的了解跟看法。 王寧只是普通學生,就算天賦超絕,辛苦研究了大半年,跟沈偉明吳玲他們之間依然有明顯的差距。還好,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有外掛的人。 超腦的存在彌補了他經驗跟時間上的不足,龐大的信息庫給予了他最大底氣。更何況沈偉明他們并不是考王寧基礎知識,而是想要了解數學鏡子體系的發現過程。 數學鏡子體系跟王寧猜想并不是王寧自己發現,而要是談論這個話題的話,在這個時空之中,他是唯一的權威。超腦信息庫之中,從發現,到誕生,到成熟,到定性,每一步都有詳細的介紹,那些東西足夠讓沈偉明滿意。 這還不是全部,超腦信息庫的東西是死的,王寧很早以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就像是圖書館中的書籍,龐大,信息充足,靜靜地放在那里,需要的時候自然可以使用。 可是,不管圖書館的書籍多么齊全,使用起來多么方便,他依然只是書籍。它只會將信息記錄下來,呈現在閱讀者的面前,至于閱讀者怎么理解,怎么領會,會有什么樣的收獲。書籍本身是無法決定的。 超腦就是如此,它有龐大到不可思議的信息,未來三十年的點點滴滴全都記錄在其中。也正是因為信息太過龐大,王寧很難全部使用,還會有無數信息被放置一邊,根本不會使用。 至于那些使用起來的信息,也不過是將信息庫的信息照搬出來,并不會有自己的理解。有信息庫作為后盾,就算是沒有自己理解也不會有太大障礙,就算是遇到質疑。他還是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然而王寧卻不喜歡太過依賴超腦,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些東西。 超腦確實很強悍,他直接改變了王寧的人生。讓他從原本不值一文的窮小子變成了現在的世界級大數學家,超級大明星。受到無數人的追捧跟崇拜,身價更是突破了十億,過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生活上獲得了滿足,王寧更想要心靈上的滿足,他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比如說學術上的成就。王寧猜想,數學鏡子體系這是兩個偉大的數學發現,在未來,這兩個體系讓維格列登上神座,是未來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放在現在,幾十年后屬于維格列的光環全都被王寧獲得,他在學術界上獲得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就,驚呆了一群學者的眼球。 成就越大,王寧對數學鏡子體系跟王寧猜想就越好奇,難道說這兩個體系真的有如此大魅力。會讓整個學術界頂禮膜拜?所以他也在開始研究數學鏡子體系跟王寧猜想。 每一個研究都不是簡單的,背后會有無數理論作為支撐,更需要充足的知識儲備。如果達不到一定程度,根本就看不懂研究的方向,更別說親自參與進去。 在學習之前,王寧要做的就是補充自己貧瘠的知識量。甚至不只是數學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其他方面,包括物理,生物,化學。甚至連偏門的星系學也需要研究。 殊途同歸,這是咱們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提出的理念。事物不管如何發展,都會有唯一的結果。 王寧不知道這個理念是基于什么樣的情況下提出的,是因為對自然界有了足夠的認識。還是說只是見到了生老病死,從生到死之中所產生的感慨。 卻一點都不妨礙他對這個理念的感慨,殊途同歸四個字,放在科學上絕對是無上的真理。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科,最終的研究成果可能會驚人的相似。那是偶然。其實也是必然。 科學發展到現在這一步,人類科學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原本愚昧的年代,人類擴大了對科學的定義,也將更多的東西拉近了科學的領域之中。 領域的擴大就需要研究者知識面的擴大,科學家們必須要時刻擴展自己的知識。幾十年前研究物理的可能不需要研究數學,也不需要研究化學,幾十年之后,任何一位科學家沒有幾個學科的知識儲備,就不可能有獨立試驗的資格。 科學在發展,科學家也必須要進步。 數學研究也是如此,數學家們想要抱著數學研究一輩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往往很多真理隱藏在其他學科上,只有融合,只有借鑒,才會有重大的發現。 所以在學習之前,王寧需要補充的知識面很多。 幸運的是,超腦不但給予了他龐大到不可思議的信息庫,順便強化了他本身的大腦,賦予了不可思議的天賦。 過目不忘,超強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在這個星球上,以大腦的開發程度來看,王寧不相信還有誰可以超越自己。 擁有如此強大的大腦,學習的過程之中自然迅速,一個月之內他就完全掌握了整個大學四年才可以掌握的知識。到了現在,別說是大學程度的知識量,很多知名學者在知識量方面可能都無法跟他比較。 超腦信息庫中的信息都是書籍,當王寧不想學習的時候放在那里沒有用處。而一旦他想要去學習,想要去領悟。超腦中的信息庫就會成為無價之寶,無數內部資料,信息都被他一一接收,了解,領悟,融合,最后變成屬于自己的東西。 從超腦中融合信息,看起來像是左手倒右手沒有太大的意義。實際上意義相當重大,這代表著超腦中的信息徹底的被王寧掌握,就算是某天信息庫完全消失,他本身掌握的東西是不會跟著信息庫消失而消失的,從原本的冒牌大數學家成為了真正的數學家,這才是王寧最大的收獲。 也正是因為補充了足夠的知識量,眼界提高了之后,他才真正懂得了王寧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的偉大,卻也在無意識之中看到了這兩個偉大體系之后的種種疑點。 第四百零六章 莫名的猜想 在未來,維格列無疑是偉大的,他憑借著一己之力推動著數學發展,將掩蓋在數學上的封印徹底解開,讓學者們看到了傳統數學之外的領域。 接下來十年之中,相繼提出的猜想,完善的數學領域奠定了第三次科技大爆炸的發生。在其中,維格列一直都是引導者,領頭者。 三十年之后的學者,稱呼維格列為導師一點都不為過。他真正以自己的力量推到了世界發展,十年間世界爆發的力量完全可以跟幾百年的力量相當。 就算是擁有著詳細的發展脈絡,王寧依然都不相信三十年之后的世界會發展到那種程度。 如果不是超腦清楚的告訴他未來三十年的情況,他肯定會認為那是未來幾百年之后才會有的景象。 而這一切的發展,都離不開維格列的引導。從維格列猜想開始,他在十年間解決了無數科學家們無法解決的難題,宇宙飛船,單兵航空機甲,懸浮列車,激光武器,甚至他的目光放在了太陽上。 這些發展看來有跡可循,卻又如此的不可思議。 人類真的能夠做到那種程度嗎?不是王寧亂想,一開始他或許還認為維格列可以做到信息庫記載的程度。等真正了解到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之后,他對維格列能不能做到記載中的一切越來越懷疑。 數學上的發現不多說,確實會有偉大的學者會打破科學的界限,將自己的目光放到另外的領域上去。即便是那些領域是被封鎖,被隱藏的,依然會有偉大的學者可以做到。 但是,維格列不像是偉大的學者,他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神跡。 從維格列第二猜想開始,徹底剖析了傳統數學的中高級知識體系,維格列第三猜想重新定義了傳統數學的基礎,將最根本的東西表現了出來。 同時。用數學鏡子體系跟傳統數學相互對應,直接打造了新的數學體系。 等到維格列第四猜想開始,他的目光又放到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上面,開始用他自己的了解解析自然學科的基礎,初步將它們納入了數學鏡子體系之中。 維格列第五猜想更是重新定義了新的科學體系,將原本混亂的科學重新進行整合,給出了一個完整的大綱??茖W家們只要按照這個大綱發展,就足以提升到很高的程度。 無疑,維格列的做法是偉大的。他幾乎等于在地球上種下了科技樹,從根系開始,一步步能夠提升到哪一步,會有什么樣的成果,會怎么成長,都有清晰的脈絡可循。 維格列第五猜想在二十多年之后照成的影響是最大的,無數科學家們在為這個猜想頂禮膜拜,也讓他們第一次走出學科的限制。真正了解到了科學的浩瀚。 就像是未來的大科學家曾經說過,維格列第五猜想的提出,不亞于讓一百多年前人類第一次沖出地球進入到宇宙之中,才知道在自己的頭頂之上還有那么多的星球,那么浩瀚的宇宙。跟它們相比,地球連一顆塵埃都算不上。 維格列第五猜想的意義就是如此,它大大擴增了科學家們的眼界。從那個時候開始,科學界開始融合,眾多知名或者不知名的研究所在悄然的合作。那一年,有無數偉大。足以影響千百年的成果被研究出來。 如果說維格列第一猜想奠定了地球科學的發展,那么維格列第五猜想幾乎奠定了人類未來的格局,沖出地球進入宇宙的限制直接被打破。無數大佬將目光放在了星空之中,大宇宙計劃就此拉開序幕。 維格列無疑是偉大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偉大顯出了他無數的疑點。他是怎么發現維格列猜想跟數學鏡子體系的。 在記載之中,維格列并不算是太優秀的學者,他在學生時代天賦并不算突出,雖然一路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進入哈佛之后都算是比較靠前。卻跟歷史中天賦異稟的偉大科學家們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他真正崛起是在三十歲之后,那個時候,他雖然已經成為了哈佛的博士,跟某位知名教授在進行合作。但是他依然沒有表現出足夠引人注目的天賦,三十歲之后,他才一舉成名。 成名之后,維格列則開始了他的傳奇之旅。十年之中,他被推上了神座,成為地球最有名氣,最有權勢的超級大人物。 三十年的平凡,十年的爆發,在未來人們的解析之中,維格列前面三十年的平凡是在繼續知識,為了后面的一飛沖天做準備。 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學術界又不是其他行業,雖然也有所謂的資歷,其實更看中的反而是才華。有無數知名的學者都是在學生時代就小有名氣,很多發現也都是在學生時代開始的。 反倒是等他們中年之后,才華在慢慢消失,沒有了原本少年時代的天賦異稟??茖W本身就是才華決定一切的,如果維格列真正的有才華,他在學生時代就會脫穎而出。根本不會在三十歲之后才有了爆發,他成名的時間要提前十幾年才對。 然而,維格列在學生時代并沒有太突出的表現,就算是他的導師在形容他的時候,也只是說過天賦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就算這種情況,維格列卻一飛沖天,不得不讓人懷疑這背后到底有一些什么。在未來,人們對維格列的成名有千奇百怪的猜想,就跟王寧現在面對的事情一樣,重生說,穿越說,外星說,各種亂七八糟的都有。 只是因為維格列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人類發展,那些好奇,那些說法只是被當成玩笑,并沒有人在意。 其他人不在意,跟維格列有同樣情況的王寧不可能不在意。他有時候也在想,維格列是不是跟自己一樣,也獲得了一個超腦,所以才有了未來神話般的表現。 仔細一想,又不怎么正確。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可不是簡單的發展,幾百年的進度被壓縮在三十年之中,維格列就算是有超腦,也不可能只是記載了三十年的發展??赡?,對方獲得了來自更遙遠未來的超腦。 當然,有時候王寧也在懷疑,自己之所以獲得超腦,會不會也跟維格列有巨大關系! 第四百零七章 猜測(下) 倒不是王寧在胡思亂想,而是他漸漸相信世界不存在偶然,所謂的偶然只是一種必然。 超腦為什么會無緣無故出現在他的腦袋之中?是因為那莫名其妙的一撞嗎?還是因為虛無縹緲的命運?他不能確定,他能夠確定的只有一點,世界那么大,超腦的出現可能不只是一種信息庫那么簡單。 世界太大,不說虛空中浩瀚的宇宙,恒星,行星,星系云,星系團,矮星,宇宙太過浩瀚,浩瀚到不知凡幾的生命生活在其中,跟它們相比,地球就像是一粒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