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成為了港口Mafia首領、七零炮灰嬌寵記、[綜]史萊姆,弱小又無辜、[綜英美]天罰、暗戀對象揣了我的崽[娛樂圈]、我懷疑師哥叫我劈叉別有用心、影帝的專寵小錦鯉[娛樂圈]、錦帳春慢、沉淪、天時已到
大不了到時候說受到了萊米教授的蒙騙,再稍微道個歉,事情也就過去了。 相反,王寧孤身一人,到時候受到的影響將會更大。以哈佛的影響力,王寧想要繼續在學術中發出自己的聲音,想要繼續刊登自己的雜志,想要在研究上有什么成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旦失敗,王寧將會受到學術界全方位的排擠,以及被哈佛的直接碾壓。到時候,他將無法繼續在學術上立足,哪怕是真的有什么偉大發現,也不會被人所知。 這種事情并不是沒有出現過,特拉斯就是一個特例。 真的按照研究成果,真的按照學術成就,特拉斯一點都不比愛因斯坦大。甚至很多方面超越了愛因斯坦。 為什么記載之中,一個成為了世界最知名的大科學家,被銘刻在歷史的勛章上被無數人傳頌,一個卻默默無聞。黯然死去,留下的無數偉大發現或者被掩埋,或者在幾十年之后才被人們所知? 還不就是當初愛因斯坦受到了主流社會的認可,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名氣以及資金支持。每一次的發現,都會被大書特書。一直被捧上了偉大。 而特拉斯則被主流社會排斥,受到各方面隱隱的壓制,就算他天賦超絕,就算是他有無數偉大的研究,依然只能黯然離去。 一個受到支持,一個受到壓制,最終的結局將會截然不同。 王寧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他如果被哈佛正面擊敗,被打上騙子的標簽。估計下場跟特拉斯也不會好多少,一樣只能默默無聞。 當然了。那也是在學術上的事情,以他在其他行業之中的表現,默默無聞倒是不可能。說不定還能夠走出另外一條道路,再次干翻哈佛。 不過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現在的他對正面對抗哈佛有很大的信心。正是因為這種信心,上面大佬才有了現在的決定。 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無法戰勝哈佛嗎?那么,我們就好好的表現一次,不但要徹底的奠定王寧猜想的地位,更要告訴其他人,其實哈佛并不是不能夠戰勝。只要有足夠的力量,哈佛也不過如此而已。 哈佛如此,一直支持著它的背后力量也是同樣道理,只要咱們聯合起來??倳氐淄品麄兊囊惶?。 因為背后力量的關注,角逐,一次學術討論確實變了味道。 然而不管對于王寧還是對于外媒記者們來說,不管學術討論變成了什么樣子,只要能夠保證是大新聞,他們就敢直接播報。 甚至在很多外媒記者心中。更希望王寧可以戰勝哈佛,從而取得勝利。 為什么有這個想法,倒不是說他們不愛國,唯恐天下不亂,只能說是利益使然。不管是國外媒體還是國內媒體,都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賴以生存的就是各種新鮮事情,大新聞,為了大新聞,大事件,他們完全可以不要節cao。 甚至,在很多時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的就是把新聞放大,獲得更多的關注,也獲得更大的利益。 他們是一群只要利益不要節cao的家伙,很難有絕對的公平。 外媒記者們自然也是如此,為了利益他們壓根就沒有節cao。既然連節cao都不要,自然更不會在意哈佛還是他們祖國的高校,哪怕是米國人,他們也一樣在支持王寧可以戰勝哈佛。 華國媒體中有一句話,狗咬人不算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全球媒體也是類似,王寧挑戰哈佛為什么是大事件?除了王寧猜想以及哈佛對王寧猜想的質疑之外,也是因為王寧以弱戰強,吸引了普通人的興趣。 一個普通少年為什么有勇氣挑戰國際教育體系霸主的哈佛?是無知?還是有什么底氣?對于普通少年的挑戰,哈佛會有什么舉動? 是無視?還是會暴跳如雷?或者會強勢反擊? 正是因為有不同的決定,才會有人注意,人們才想知道接下來的發展。 而在挑戰之中,如果王寧真的戰勝了哈佛,以一人之力挑翻了世界知名的教育體系霸主哈佛,無疑是在原本就火熱的新聞上再次澆上一桶油。 人們會再次注意到新聞本身,王寧是怎么做到的,原來哈佛一直都在說謊,原來哈佛也不是戰無不勝,現在一位少年就證明了哈佛的虛弱。 到時候,在世界范圍之內引起的轟動性絕對不是哈佛戰勝王寧可以相提并論的。 哈佛那種地位,戰勝一位少年真沒有什么好說的??赡芄娉鋈ブ?,就不在有人關注。相反,只有哈佛戰敗,是失敗者,未來才會有更多人注意到這則新聞。 哪怕是原本不在意的人,不管是因為好奇,還是因為心痛,或者是不敢置信,他們都會將注意力放在新聞上。到時候,新聞的影響力將會成倍成倍的增加。 還是那句話,只要有大新聞,記者才會升職加薪,獲得更大的收益。背后的媒體才會獲得更大的市場,收益在前,很多人的支持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的舞臺(19) 記者們別有用心的支持不說,網絡上對王寧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唱衰聲。沒辦法,那是哈佛,不管是從影響力還是學術成就都不是王寧可以相比的。 哪怕是算是玉蘭工業大學,跟哈佛都沒有可比性。一旦王寧有任何失誤,哪怕那些失誤微不足道,都會被哈佛利用,用來打擊王寧的名氣。 螻蟻撼樹確實讓人震撼,卻同樣會被人看成不自量力。反正在開始之前,基本上沒有人相信王寧可以戰勝哈佛。 也只有一些支持王寧的鐵粉,他們的目標也不過是跟哈佛戰平,盡可能保住王寧猜想而已。至于戰勝,那是天方夜譚,不切實際。 玉蘭工業大學又坑了王寧一次,這基本上算是大部分人對學術討論的看法之一了。 不過不論怎么說,原本沒有直播的時候,一群記者千方百計的想要進入現場獲取第一手資料?,F在有了機會,自然最快速的調動直播設備,以便獲得第一手資料。 國外還需要通知總部,從總部調設備,一些比較遠的國家,也就只能從其他網站上獲得資料。 而在國內的記者則占了大便宜,得到公告之后,直接就將設備車開了過來,在會場外面開始進行調試。也幸虧前幾天玉蘭工業大學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否則的話,一群設備進入校園,肯定會引起很大的轟動。 就算如此,一群還沒走的學生看著奇奇怪怪的設備,還是有了很大好奇心。運氣好一點的可以借著幫助的名義近距離觀察一下直播車,運氣差一些的,只能在遠處圍觀了。 當然,還有一些人并沒有圍觀,而是在快速的布置會場。 全球直播性質的學術討論,不說會場多么富麗堂皇,大氣磅礴,卻也不能那么寒酸吧。到那個時候。丟人可就丟到國際上了。 再說,會場小一點的話,也容納不了太多媒體,想要全球興致的直播。必須要有合適的會場。 為了直播正常進行,玉蘭工業大學的校領導經過思考之后,直接啟動了玉蘭最大的會場。這個會場基本上是為了大型晚會,迎新晚會之類的大型活動才會開啟的,其他時候并不會啟動。 要說玉蘭工業大學并沒有做好全球直播的準備。在校領導看來,只是一場學術討論,大家在某個教室,或者某個會議室就可以,根本不需要準備那么大的會場。布置了也是浪費,于是,大家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會場的事情。 決定了直播性質的討論之后,會場才要開始布置。 首先就是主席臺上的座位,那是必須要有的??偛荒芤蝗簩W者討論,連座位都沒有吧。其次就是為了放下設備。前面兩排的位置要被拆掉,幾百個位置被拆掉就是一個大工程,而且還要清除拆掉之后的痕跡,麻煩也不小。 除了拆掉位置露出更大的空間之外,學術討論之中唯一不可能空缺的就是供人書寫的白板,大家討論起來,一旦有了想法,可以第一時間書寫下來,避免被忘記。 所以在主席臺周圍,要布滿各種白板。還有不少的黑筆。 布置完這些,事情才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則需要跟記者們一起進行。安裝設備,調整設備。燈光,攝像機怎么安放等等等等,反正事情并不少。 這還只是國內的情況,國外媒體又不是華國人,他們會說華語的很少,除了設備之外。還需要同步翻譯器。 翻譯器很重要,大家不是同一個國家的人,語言千奇百怪,如果沒有翻譯器的話,最后只能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清楚對方在說什么。 語言都不通,還做毛線的見證啊,所以翻譯器還需要準備。 這么多東西全都準備下來,二十四個小時時間都不一定足夠。還好不管是學校還是記者都迫切的希望學術討論可以按時進行。所以不少有經驗的媒體人幫忙布置會場,總算是在第二天九點左右完成了整體的工作。 至于其中會不會有點細節考慮不足,那就不算是太大問題了。 相比較忙碌的工作人員,吳丙白,魏承玉,王寧他們要稍微輕松一些,只不過是陪著哈佛代表團到處轉,就一些問題開始討論而已。 第一天的討論王寧并沒有發言,大部分都是吳丙白他們在相互討論。吳丙白他們是知名學者,準院士級別的大拿,而哈佛代表團的成員也不簡單,知識儲備跟名氣都是相當的,兩方面碰在一起,討論起來的內容當然比較高端,研究的問題對整個學術界都有相當重的意義。 當然,也就如此,大家又不是同一個圈子中的研究者,根本不可能將內容說的太細,哪怕是有一些相互討論的地方在其中,有一些知識點還是隱藏的。 技術阻攔可不只是技術上的事情,學術上的阻攔則要更加明顯一點。華國沒有掌握的東西,則是西方學者絕對不會輕易外泄的禁/區,一旦外泄,將會遭受很嚴重的后果。那不是某個學者可以承受的。 所以在討論之中,大家都有一定的隱藏。 就算如此,吳丙白他們還是得到了一定好處,從哈佛代表團那邊得到的信息,算是給他們提供了不少很好的方向。 到了吳丙白他們這一步,知識的增長完全是必要的。不客氣的說,他們基本上站在了各自領域的巔峰,就算是在怎么積累也無法提升知識儲備。 他們要做的就是找到研究方向,只有在一點點的探尋之中,才能夠獲擴展自己的領域,將研究進一步提升。 而這些方向往往要經過很多次的試驗,而且試驗的結果通常是失敗,失敗到最后才有可能某一次成功?,F在可以獲得不少的方向,對于他們來說當然很重要。 然而,等代表團各自回去之后,吳丙白他們卻露出了凝重的神情,無疑,哈佛代表團的決定以及哈佛代表團的能力給了他們更大壓力! 第三百五十章 我的舞臺(20) 也不奇怪,彼之英雄我之敵寇,哈佛代表團表現的越強大,吳丙白他們的敵意就會越強,受到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雖然沒有明說,他們所有人都清楚,這次代表團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戰勝哈佛代表團,保住王寧猜想留在華國,為了這個目標,他們要全力以赴。 戰勝哈佛是一個很困難的目標,這個目標基本上難以實現。吳丙白他們一開始就清楚,可是學者的傲氣讓他不可能面對哈佛的時候不戰而敗。從一開始,他們或許還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說不定哈佛就被他們戰勝了呢。 然而,事實上戰勝哈佛比他們想象之中還要困難。哈佛的整體實力如何他們不清楚,光是從哈佛代表團表現上來看,就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對抗的。而這,還是在萊米教授沒有出手的情況下。 作為被哈佛推出來跟王寧打擂臺的萊米教授,或許名氣上比不上很多老牌學者,在國際上或許連吳丙白的地位都不能比。然而,能夠被推出來跟王寧打擂臺,他肯定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對方為什么被推出來,有什么樣的底牌,對王寧猜想的研究到底達到了哪一步,吳丙白他們沒有一個人清楚。 是的,吳丙白他們認為萊米教授對王寧猜想肯定有一定研究。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科研上能夠研究的東西很多,其實學者更多,每一個研究者研究一個方向,肯定會有相互重疊的地方。 除了重疊之外,甚至很多知名實驗室明確的表示自己要研究某個方向。比如說癌癥的攻克,艾滋病的研究,這都是很多實驗室在做的事情。世界上研究這兩個方向的實驗室不下十個,大家都在研究,就要看哪個研究最快,能夠獲得成果罷了。 數學上也是如此,數學經過幾百年的研究。它的領域一直在擴大,近幾十年正是達到了一個極限,有學者想要用不同角度研究數學并不是荒誕的事情。 其實科學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荒誕之上,很多研究發現不過是用一個荒誕駁斥了另外一個荒誕而已。這就是進化。進化之后的數學是否正確,是否還有另外一條道路可以走,很多數學家都在尋找。 反向證明,猜疑證明,不過是很正常的道路而已。 王寧猜想無疑是一種反向證明的研究成果。它巧妙的用傳統數學猜疑了傳統數學,將人們從傳統數學固有的本身拉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徹底駁斥傳統數學。 這個研究成果很有趣,也很有用,它讓不少數學家看到了傳統數學上的不足以及更加浩瀚的數學領域。所以王寧猜想很受重視,普一出現就得到了整個世界數學家的目光,不管是贊同還是質疑,哪怕是批判,都說明王寧猜想對他們有一定的意義。 如果沒有意義,沒有邏輯性。以數學家的性格,可能連批判一句都不會。不是同一個級別的東西,他們基本上看都懶得看。 一個新出來的猜想能夠被稱贊,能夠被質疑,被批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本身就代表著成功。 王寧猜想是成功的,他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數學討論。理所當然,王寧猜想的發現者王寧也會獲得巨大名氣,成為世界級數學家。 然而。在獲得肯定之前,王寧注定要面對一次質疑。不管是對研究上的質疑還是對成果屬于誰的質疑,都算是比較平常的事情。 為什么?正是因為一種成果不可能只有某個學者在研究。在同一時間,肯定會有其他的研究者在進行探索。 可能在某位學者發表論文的時候。宣布研究成果主權的時候。另外一位學者的研究也進行了最后一步,更巧合的,肯定對方正敲下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 眼瞅著自己即將被世界追捧,獲得巨大名氣,下一刻突然發現自己的名氣被另外一位學者搶走了,他只是快了自己一步。一天或者是一個星期。很多學者是不能忍的。 要是學者之間處在同一個等級之中,大家的研究方向都相同,地位相當。不能忍也得稍微忍一下,畢竟科學術上的研究就是速度上的競爭,對方比你快一天,快一個小時,哪怕是快一秒,那就是比你快。他已經宣布了主權,這個時候再去爭,就顯得自己不夠大方。 到時候,整個學術界都會看不起他。 然而王寧猜想的研究者王寧太年輕,資歷也太淺。十八/九歲的少年做到了幾十歲中年老年做不到的事情,除了贊嘆的同時,質疑更少不了。再加上王寧猜想的重要意義,才引起了這一次全球范圍內的巨大風波。 想要平息這場風波,王寧必須要在某些場所證明自己,證明王寧猜想的所有權是他自己。打消其他人的覬覦,只有這樣,他才可以消除身上的臟水,徹底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在吳丙白他們看來,王寧猜想的發現者絕對是王寧,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只要不是腦殘,都不可能相信一位十八/九歲的少年能在哈佛偷取最先進的研究成果,王寧又不是超人,也沒有超能力。 要是真這么容易偷到最先進的研究成果,華國早就能吊打米國了,何必現在一直被米國壓制。 在吳丙白他們看來,之所以萊米教授被推出來,大概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萊米叫獸也在研究王寧猜想,只是王寧的研究更快一步,發現了王寧猜想,并且有了成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