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喬氏只好繼續點了點頭。 沈老太太見那三個還在鬧,便喚道:“晚丫頭,過來包餃子,什么對聯都讓你三哥去寫?!?/br> 沈如晚笑著回道:“阿嬤,我就過來?!?/br> 這是沈家人第一次在京城過年,喬氏和沈老太太準備了一大桌的豐盛佳肴。 沈青山也被沈家兄弟合力抬到了大廳之中,與家人一塊團年。 沈老太太給眾人都倒了一杯高粱酒,她道:“今年咱們家里最大的喜事就是晚晚回來了,還有青山也化險為夷了。希望來年咱們沈家要有更多的喜事?!?/br> 沈老太太特意往沈家二郎和沈家三郎身上多看了兩眼。 沈彥遠道:“阿嬤,這次春闈我一定會全力以赴?!?/br> 沈老太太點了點頭,“三郎啊,你讀書考試這些阿嬤從來不擔心。不過阿嬤啊,還想要另外的喜事?!?/br> 沈彥揚聞言連忙將臉埋到碗里。阿嬤催著他們成親都不知道催了多少回了。他和老三怎么可能不知道阿嬤的意思。 沈如晚看著兩個哥哥窘迫的模樣,忍不住偷偷笑了。 沈彥揚悄悄一抬頭便見到,他小聲說:“晚晚,你可別笑,說不定啊你先嫁在前頭呢?!?/br> 沈如晚羞了一個大紅臉,跺了跺腳朝沈老太太道:“阿嬤,你看二哥……” 沈家人都笑了起來。 沈如晚被笑話的低著頭,她才不想嫁,她想留在家人身邊。 喬氏忙幫著沈如晚解圍,她把餃子端了上來,讓眾人吃餃子。 沈老太太說:“看看好兆頭會是誰先得了?!?/br> 沈如晚夾了一個,她如常的咬下去,咬到了一個硬的東西。 拿出來一看,是快銅板。 沈彥揚眼尖見到,說道:“阿嬤,是晚晚先吃出了好兆頭,看來啊,明年的喜事就出在晚晚身上了?!?/br> 他剛一說完,沈老太太也吃出了個銅板。 沒過一會兒沈彥遠也吃了一個出來。 沈彥揚趕緊把自己的那個也吃了,竟然一下就磕到牙,也出來個銅板。 他說道:“阿嬤阿娘,你們不會是把每個餃子都包了銅板吧?!?/br> 沈老太太也覺得奇怪,其實包了銅板的餃子并不多,怎么會這么巧? 不過喬氏和沈青山倒是沒有吃出銅板。 不管有沒有吃出銅板,沈家人都只當作是個好玩,并沒有去想太多。 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的,外頭響起了鞭炮的聲音,雪花也在空中慢慢的飄落…… 第四十章 “這栗子糕究竟是何人做的?…… 秦大將軍府的老夫人壽辰在正月初五。 府里的眾人都在為著壽宴做準備。 將軍夫人許氏看著管家遞過來的戲單子, 上頭都是老夫人平日里愛聽的,到時候老夫人想聽哪出便可以點。 許氏將單子擱下,對身邊的丫鬟問道:“詩詩呢?平日里她早就過來了,今日她祖母壽辰怎么還不見人影?” 丫鬟低著頭回道:“夫人您忘了嗎?三姑娘前幾天就跟您說了, 她今早要出去取一件給老夫人的壽禮?!?/br> 經丫鬟這么一提醒, 許氏倒是想起來了, 那時候詩詩哄得她同意了。她皺了皺眉, “這壽禮應該早就備好,怎么能到今日才去取呢。更何況外面買的,到底比不上她親手做更有心意?!?/br> 丫鬟勸說道:“夫人,往年姑娘都是親手做壽禮給老夫人,也許這回她想送點不一樣的吧?!?/br> 許氏臉色還是不見好轉, 她擔憂的的道:“出不出挑都是次要了, 千萬別出什么岔子才好?!蹦敲炊嗍兰夜倬於紩R壽,那么多雙眼睛盯著呢。 …… 沈宅 沈如晚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抱起前些天分株好的素冠荷鼎。 自從那天在皇覺寺答應了秦姑娘的請求后,她回來就把素冠荷鼎分株了。剛剛分株的苗有些弱, 需要護養幾日。確定了這分株苗能夠成活后,她去信通知了秦姑娘來取。 本以為秦姑娘會派她的丫鬟過來,沒想到她自己親自過來了。 秦詩詩著急趕回府,站在沈的門口等待,看到沈如晚抱著一盆蘭草過來, 她神情激動, 緊緊地盯著那盆蘭草,“沈姑娘,這就是素冠荷鼎了?” 沈如晚點了點頭,她指著一處地方說:“秦姑娘, 這株的花苞還小,掩在葉子下面。估計在暖閣里養個十來天便能開花了?!?/br> 秦詩詩感激的不知說什么好,“沈姑娘,真是太謝謝你了。祖母看到這盆素冠荷鼎一定會很高興,她就不用總羨慕老安國公夫人了?!?/br> 沈如晚笑著道:“秦姑娘,不必言謝。這算是我與秦老夫人結的善緣吧。我在這里遙祝秦老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br> 秦詩詩道:“我一定會將沈姑娘的祝福帶到?!?/br> 沈如晚將一包東西遞了過去,“這是我和家人一塊做的栗子糕,秦姑娘要是不嫌棄的話帶著路上吃吧?!?/br> 秦詩詩很是意外,她親手接了過來,“沈姑娘,你真是有心 ?!?/br> 與沈如晚告辭后,秦詩詩讓奴仆即刻趕回府去。 在馬車上她打開那包點心嘗了一塊,蓬松軟糯,有栗子的清香又甜而不膩,還有一種說不出的獨特味道,讓這個栗子糕與旁的不一樣。 她對丫鬟吩咐道:“這點心回去用盤子裝好,給祖母也嘗嘗?!?/br> …… 榮壽堂中歡聲笑語,錦繡繁華,不少來賀壽的女眷們都在榮壽堂中陪著秦老太太說話。 秦家三房的太太安氏對女兒秦伊伊問道:“怎不見你三jiejie?” 秦伊伊搖頭,“我也不知。許是跟在大伯娘身邊還沒過來罷?!?/br> 安氏看著圍在親老夫人身邊說話的夫人們,心里酸溜溜的。她因為是庶子的媳婦,一直不被老太太待見。老太爺也對他們三房沒有格外的照拂,根本也不太管這邊。 三房現在想要出頭都得扒著大房二房這邊。 大房二房是老太太的嫡出,大房嫡出的女兒秦詩詩從小就被老太太捧在手里。而她三房所出的女兒費盡心思討好,都很難博得老夫人歡喜。就算三房是庶出,看也是老太爺的兒子啊,也是老夫人的孫女啊,怎偏心成這樣。 安氏覺得,也怪老姨娘不爭氣,不會去老太爺那里吹枕頭風。三房的日子才會這么艱難。 安氏叮囑秦伊伊,“等會給你祖母獻上佛經的時候一定要嘴甜點,要說出是你抄寫了七七四十九日。要讓你祖母知道你的孝心?!?/br> 秦伊伊臉上有些猶豫,可,可這些佛經并不是…… 但見到安氏告誡的眼神,秦伊伊點了點頭,“女兒知道?!边@是她能在這些貴夫人面前露臉的機會,她要表現好一點,讓這些貴夫人能夠記得她,于她的婚姻才會有益處。 越來越接近吉時了,秦大將軍夫人許氏,二房太太李氏一同過來了,跟在她們身后前來祝壽的還有大公子秦晟和二公子秦昱。 大公子和二公子獻上壽禮說了一串吉祥話哄得老太太十分的開心。 秦伊伊也適時的將抄寫的佛經獻上,低眉順眼的道:“孫女聽聞祖母近來睡眠不佳,沐浴齋戒了四十九日,抄寫了佛經為祖母祈愿。愿祖母身體康健,萬壽無疆?!?/br> 秦老太太點了點頭,夸了一句,便讓身邊的丫鬟把那佛經收下了。 一些夫人竊竊私語,“這就是那位嫡出的三姑娘嗎?看著怎么跟以前見過的不太一樣啊?!?/br> “這不是三姑娘,好像是三房的四姑娘?!?/br> “咦,那三姑娘呢?怎么沒來賀壽?” “是啊,按理說三姑娘早應該來了?!?/br> 許氏聽了那些議論,臉上一直青一陣白。她心中十分后悔,她就不該答應詩詩讓她出去的。 都到這個時候還不回來,也不知道這些夫人們回去后會怎么看待她。 許氏見到秦老夫人朝她看過,她正羞愧的想請罪,編個詩詩生病的理由先糊弄過去。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一道清脆的聲音,“祖母,孫女來遲,還請祖母恕罪?!?/br> 眾人都往那邊看過去,只見一位容貌姣好的姑娘手里抱著一盆花草走了進來,“祖母,孫女為您尋來的壽禮,不知合不合您心意?!?/br> 秦老太太直勾勾的看著秦詩詩手里那盆蘭草,她扶著丫鬟的手站了起來,朝秦詩詩走了過去,將那盆蘭草抱到了自己手上,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不敢相信的道:“這,這竟是素冠荷鼎!” 秦詩詩笑著說:“祖母,正是素冠荷鼎?!?/br> 周圍的人聽到是素冠荷鼎,都伸長了脖子想要瞧瞧。 聽說前段日子老安國公夫人得一盆素冠荷鼎寶貝的跟什么似的,怎么今兒秦老夫人也得了一盆?敢情這素冠荷鼎不像傳言中的那么千金難求? 可怎么她們去派人去尋,都說找不到這種稀罕物。 秦老夫人這回笑的眼睛都瞇成了縫,要不是還有這滿堂的賓客等著她,她都想抱著這盆素冠荷鼎回屋了。 秦老夫人依依不舍的把素冠荷鼎交給她的大丫鬟靈雁,“仔細些,放我屋里去?!?/br> 靈雁如捧著金子一般小心,“老太太放心?!?/br> 秦老夫人這才領著眾女眷去聽戲,聽一會戲后就可以入席了。 有些年輕的姑娘們跟在長輩的身邊偷偷地瞄著大公子和二公子。 這秦大將軍府不僅圣眷正隆,前途無限。兩位公子也是相貌堂堂英武不凡,更吸引她們的是,這秦大將軍府上的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規定。 這個規定是秦老太太立下的。 所以大將軍夫人許氏,和二太太李氏都是讓人羨慕的對象。 許多人說這也行是這秦老將軍納了妾傷了秦老夫人的心,才讓秦老夫人對自己的兒子立下這個規矩。 若是能在攝政王選妃之前和秦大將軍府上定下親事,那可就再好不過了。 只是那兩位公子送了秦老太太過來聽戲后,便離開去了男賓那邊。 一些閨秀們都暗自惋惜,不過她們更變著花樣的捧著秦老太太哄著她開心。 落在后頭的秦伊伊看著祖母親親熱熱把秦詩詩叫到身邊坐下,絞著手中的帕子,不過就是一盆草而已,有那么稀罕嗎,不就是祖母故意給秦詩詩做臉么! 這時她見到秦詩詩大丫鬟玉芳端著一碟點心經過她身邊,她把玉芳叫住了,指著那碟點心道:“放這吧。我正餓了?!?/br> 玉芳并未照辦,而是為難的說:“四姑娘,這是我家姑娘吩咐過給……” 秦伊伊打斷道:“我知道這是三jiejie的。三jiejie什么時候這么小氣了,我想吃快點心都不讓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