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越是上了年紀, 越是固執, 即便明知道對國家、對江山社稷有利, 但是太上皇就是看妙玉不順眼。 所以不久后的某次宮廷宴會, 太上皇忽然嘆息一聲, 說皇帝子嗣單薄,三位皇子被圈禁著, 未免孤單可憐。 皇帝裝聽不懂, 道:“父皇既然這樣說了, 那就賜幾個宮人過去吧。他們別的不行, 為皇家開支散葉卻是可以的?!?/br> 太上皇當時就不高興了, 只是眼前到底是皇帝, 而且自己也不是那個大權在握的天下之主了。 太上皇便道:“既然如此,那朕也該表示表示?!?/br> 然后就讓人預備禮物給孫子孫女。不止是被圈禁中的三位皇子,就連圈禁在平安州的義忠郡王也得了許多賞賜。 而在這些賞賜之中, 妙玉僅得一枚銅錢,就十足地引人注目了。 當時的宴會就跟被三九寒冬的北風刮過一樣,氣氛一下子凝成了冰。 妙玉倒是大大方方地起身,拜謝太上皇:“孫女謝過皇祖父的賞識?!?/br> 太上皇道:“朕何曾賞識過你?!?/br> 妙玉道:“這并不是尋常銅錢,乃是雕母錢,故而以純銅所制,呈金黃色,而非尋常銅錢的棕黃色。從厚度大小看,雕母錢又比尋常的銅錢要厚重些,也要大上一圈。民間有足夠的優質銅錢流通,乃是國家富庶、財政健康運轉良好的象征?;始艺鋵毴f千,不如雕母錢意義深重。孫女謝皇祖父賞識?!?/br> 太上皇氣悶地揮揮手,不說話。 下面有很多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想,離了太上皇跟前,妙玉就向皇帝進言:“父皇,皇祖父禪位以久,當年鑄造的銅錢早已磨損不堪。兒臣懇請父皇,全面淘汰前朝銅錢,使用父皇的瑞安通寶?!?/br> 大太監權昌聽說,當時腰就彎了三分。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皇帝,沒說話。 在皇帝跟前呆久了,就是原本粗苯不堪,可是聽得多了、看得多了,細細琢磨開了,有些事兒就懂了。 別的不說,就說這銅錢的事兒。剛開國的那會兒,為什么使用實物稅?還不是錢荒鬧的? 現在可好了,大量的銅錢被運回京師,鑄造成優質銅錢,流入市場,而另一邊,前朝的貨幣還在市場上流通的,已然不多了。 銅錢,其實是一張很重要的名片,告知天下,當今天子是誰。 回收銅錢,尤其是回收太上皇時期發行的銅錢,不僅僅是為了穩定天下財政,更是為了進一步削減太上皇的影響力。 這才是最狠的。 當然,妙玉會提出這樣的建議,自然是在告知皇帝,她就是拿到了太上皇的母錢,她也不會私鑄銅錢。 權昌很清楚私鑄銅錢意味著,那可是大筆大筆的財帛。易地而處,權昌可不認為自己能忍得住這樣的誘惑,更別說向皇帝提出這樣的建議了。 皇帝果然很高興。 “端慧所言甚是?!?/br> 妙玉笑笑,又道:“父皇,雕母錢雖然看著不起眼,實則事關重大,女兒希望,父皇能替女兒保管些時日?!?/br> 皇帝看了她一眼,當即應了下來,卻又賞賜妙玉許多珍奇古玩。 同時,皇帝也把回收舊幣的任務頒布了下去。 大概是母錢一事給了不少人啟發,這次宴會不久之后,就有人彈劾泉州市舶司提督貪腐索賄。 御史臺立刻要求這位提督避嫌,市舶司的工作交給其他人。 誰都看得出來,這是針對妙玉行動的一次試水,偏偏對方舉薦的人是詹事府左庶子。只是對方明面上是給太子造勢,那么,妙玉必須退。 她不是正統。 到了她這個位置,是非曲直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所以,妙玉必須退。 好在這位詹事府左庶子是一位十分公正又廉潔的人,上任之后,并沒有做多余的事,反而蕭規曹隨,按照既定章程辦事,倒是保證了泉州市舶司的運轉。 這是第一起。 然后是第二起,妙玉又退了。 第三起,就有宮廷女官向妙玉進諫,希望妙玉出手阻攔。 妙玉沒有點頭,而是繼續沉默。 然后是第四起、第五起、第六起…… 朝堂上刮起了一股廉政風,仿佛短短數日之內,朝臣們就開始注重起廉潔和德行起來。但是受到彈劾的,有近六成是妙玉一系的官員。直到此時,有人提議徹查公主府的時候,妙玉才在朝堂公開上表態:既然大家都覺得廉政這么重要,那就進行全國范圍的廉政總動員,只要家產增加超過應得俸祿總和三倍以上,又沒有明確證據證明自己的財產乃是合法經營所得,就是貪官。 文武百官直接傻眼。 為什么? 因為國朝俸祿低下,由來已久,就是這些年妙玉接二連三地給朝臣們加薪加俸,卻也只是杯水車薪。因為國朝的官員們早就養成了貪腐的習慣。 人只要養成了習慣,要想改變就很難。 更別說貪污這種跟錢直接掛鉤的玩意兒。真要清算起來,這官場上根本就沒有幾個干凈的! 不得不說,妙玉這一手夠狠。 但是新上來的官員高興,為什么?因為上面有人下馬了,他們才有可能上位。 而上面的高官們個個膽戰心驚。 事情到了這一步,拿主意的人就只能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