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真真前車之鑒。 不過,北靜王也不是什么善茬。他很快就疏遠了賈寶玉,也疏遠了賈家,同時,很多事情,選擇了對甄家閉口不言。甄家跟他打聽消息,他要么當不知道,要么就胡亂給出一團看似很多實際上都是廢話的廢話。 甄家立刻沒了折,只能自己想辦法。 義忠太妃和妙玉的事兒自然就落在了他們眼里。 經過幾次的商討,甄家有一種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感覺! 義忠太妃因為不得見公主都急病了!這不是明證是什么?! 甄家迅速地展開了下一部行動。 其實甄家無比惋惜,義忠太妃當年養的,為什么不是一位小皇孫呢?如果是皇孫,就可以開府,他們就可以扣一頂豢養私兵的名頭在這對母子的頭上了??涩F在呢?公主人在宮里,做事的人是公主府的司禮長和侍衛們,而這些侍衛都是直接掛在龍禁尉下面的武官,明著是聽從公主府的差遣,可實際上卻是直接由宮中統領。就是他們想扣一頂公主豢養私兵的名頭,也要考慮皇帝是否愿意接受這樣的說辭。 所以甄家只能退一步,繪聲繪色地在京中宣傳妙玉的莊子上養了多少人。 他們知道,這樣的話傳來傳去,最后肯定會變味。 不想,妙玉的莊子上反應也極快。那些陽明學子第一時間就放出話來,大意就是朝廷上有很多尸位素餐的祿蠹,光拿俸祿不干活不說,還掏空了國庫,讓文武百官的俸祿都拿不出來了?;实蹧]有辦法,這才借了端慧公主府的名頭置辦了這么一座莊子,為的就是安置流民、防止貪官截留賑濟災民的賑濟款。 其實這話早幾年就有了,只是說的人少,如今陽明子弟開始大規模地宣傳,邊上立刻就有人“啊呀”一聲附和:“這話我前年就聽人說過?!?/br> 然后必有第三個人說,他是在什么什么時候什么什么地方聽什么什么人說過。 本來甄家是想用捧殺的方法離間皇帝和妙玉的,不想這仇恨值很快就穩固在了那些欠了國庫大筆虧空的人家身上,首當其沖的,就是四王八公等勛爵貴胄之家。 也就是這一年,秋糧已經收入府庫,林如海也進京了,進宮述職之后領了婚假預備著結婚的這個檔兒,皇帝在金鑾殿上再度提起了虧空一事。 朝堂立馬炸了,哭窮聲交織成一片,就跟之前的幾次一模一樣。 作為欠債大戶,賈家自然也得了消息。賈母也好王夫人也罷,哪個都不以為意。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好幾次了,每一次都是如此:先是皇帝提起催繳虧空,然后大家哭窮,之后是戶部官員親自上門一家一戶地催繳,到了差不多的時候,以四王八公為首的老臣家里去太上皇那里哭一哭,這虧空一事自然是不了了之。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了,賈母認為,不過是舊事重演罷了,她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賈母如此,賈政王夫人夫婦就更加不用說了,反而是避居道觀的賈敬得了消息,破例于這個非年非節的日子回到了寧國府,要求賈珍把家底清理出來,歸還虧空。 賈珍哪里愿意?!在他看來,賈敬出家了,寧國府的爵位都叫他襲了,寧國府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賈敬要歸還虧空,這不是剜他的rou是什么? 可是一個孝在他頭上壓著,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看著戶部的官員上門,把他們寧國府庫房里的東西拉走了九成。 賈母得到這個消息當場就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的炕桌。 她很生氣,覺得賈敬這是故意跟她對著干,可是賈敬不是賈珍。賈母自己也很清楚,賈敬才是賈氏一族的族長,而且慣來就是不怎么理會她的,這也是賈母跟賈敬生分的原因所在。 賈母認為賈敬不把她當長輩看,沒有禮貌也沒有教養。 可是她從來就拿賈敬沒有辦法。 賈敬其實也對賈母沒有辦法。他是賈氏一族的族長,其實本來有這個責任也有這個義務約束賈母的任意妄為,但是,賈母的手段賈敬也十分熟悉,他很清楚要約束賈母意味著什么,也很清楚現在約束賈母要付出些什么。當年賈敬都躲了去,現在他又何必沾染這些事兒? 因此,還了虧空,賈敬又再度離開了寧國府,只不過這一次他不是一個人走的,他還帶走了惜春。 賈敬瞞著眾人把惜春過繼給了賈赦,在等待戶籍手續下來的這段日子里,賈敬把惜春帶在身邊,教了許多話,有些惜春當時聽懂了,有些她沒有聽懂,卻都記了下來。 然后在過年之前,惜春就被送到了賈赦那邊。 賈敬不止對女兒交代了許多話,他還見了兩個人。 賈敬知道,賈珍已經從根子上壞透了,孫子賈蓉也被廢了,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賈敬見了賈薔和賈蕓,也交代了不少話。他也沒把自己的體己給這兩個孩子,因為他知道給東西容易給這兩個孩子招災。他私下里給了這兩個孩子每人一卷三千兩的銀票。 償還了虧空,交代了后事之后,賈敬數著日子,避過了林如海的好日子,也不過的大年大節,然后等著宮里的太妃娘娘病重的消息傳來,他也吞下了準備已久的金丹。 第116章 跟幾年前秦可卿的喪禮比起來, 賈敬的后事不可謂不簡?。涸谖镔|上,賈珍借口歸還了虧空之后他們寧國府的庫房空了,拿不出錢來,因此賈敬的喪事只能從簡;在人情和規模上, 就連榮國府的賈母都沒有過來, 賈政王夫人更是自恃身份只略略坐了坐就走了, 就跟外人一般, 仿佛賈敬本來就是外人,跟他們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