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太上皇都開口了,太上皇后和甄貴太妃也只能跟著慷慨解囊,一個資助一萬兩,一個資助八千兩。 諸位太妃只能跟著隨禮,等從太上皇那邊回來,回到皇后宮中,各宮的賀禮外加助力金也陸續到了。妙玉回了皇后,皇后讓她只管收下。 接下來,妙玉也沒提購買田地的事兒,因為公主冊封典禮近在眼前。更別說,身為公主,不可能長住宮外,挑選莊頭便十分要緊。這事兒可急不得。 只是,當冊封典禮都過去一個月了,妙玉還沒有動作,這日甄貴太妃免不了乘著晨昏定省的時候在太上皇跟前道:“端慧啊,你不是說要買田莊子嗎?怎么到現在都沒有動靜?” 妙玉答道:“七月八月乃是秋收時期,百姓為了秋收已經辛苦了大半年。娘娘,乘人之危也不是這么個乘法?!?/br> 甄貴太妃大怒。 太上皇卻道:“不錯。要買地,也要等百姓收割完之后。端慧啊,這事兒,你打算交給你的司禮長去做嗎?” “是的,皇祖父?!?/br> 既然已經得了皇帝的允許,這種事情當然要光明正大地做。 太上皇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在他看來,妙玉就是會做,也不過是拿著宮里的資助她的銀子購買田地罷了。妙玉一共得了多少銀錢,他心里有數。 太上皇萬萬沒想到,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妙玉向皇后提出請求出宮探望母親,并獲得了準許,在義忠王府住上兩晚,不想,第二天妙玉就親自拜訪了戶部衙門。 戶部尚書常楓都傻眼了。 端慧公主來做什么? 雖然驚詫,卻不得不親自帶著屬官出來迎接。 一番禮數之后,妙玉在戶部大堂落座,然后開門見山地道:“尚書大人,無事不登三寶殿。本宮會來,自然是為著銀子來了?!?/br> 戶部尚書常楓道:“區區借銀之事,哪里需要勞煩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只要打發司禮長走一趟便是?!?/br> “尚書大人難不成當我是個小孩子?既然這購置田地的事兒,本宮已經明確要交到司禮長的手里,這銀錢上的事兒當然不能直接交給他。而且本宮借銀跟別人不同。因此,本宮覺得,還是親自走一趟比較保險?!泵钣窈芷届o地道,“本宮打算以月息兩分向戶部借銀五十萬兩,按月支付利息每月一萬,直至明年二月清償本息?!?/br> 此言一出,戶部上上下下當時在場的官員都傻眼了。 “您,您說什么?” 常楓傻眼。 從太上皇這“仁政”開始,向國庫借銀的人就沒有支付利息的。 “尚書大人對償還方式有異議?那本宮可以在臘月里先償還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十二萬五千兩白銀。但是,之后的利息也要跟著降?!?/br> “不,不是?!背鹘K于反應過來了,他一面擦著汗,一面道:“公主殿下,這,國庫虧空從來就沒有利息之說?!?/br> 這可是太上皇的仁政!若是他今兒個收了利息,那他在官場就別混了。 “本宮知道。但是尚書大人,沒有這利息,我擔心您不肯借;而且有了利息的壓力,本宮會更加努力的還銀子,您說,是嗎?” 常楓臉上的汗更多了。 國庫沒錢,他哪里不清楚? 這位公主殿下哪里是為了借銀子來的?她分明是變著方子替萬歲催繳虧空來的。 既然這位公主殿下都愿意沖在前面了,他有什么好怕的?回頭直接把過程上報御前不就是了? 常楓一狠心,道:“公主殿下,您要五十萬兩銀子,戶部現在調度不出來,戶部現在只有兩百四十萬兩銀子。但是,若是三十萬的話,臣能做主?!?/br> “可以。這借據你來寫。月息兩分,按月支付,臘月二十之前償還十萬兩,明年二月里清償剩下的二十萬兩?!?/br> “是?!?/br> 常楓定了定神,走到了書案后面,拿起筆,略一沉吟,一蹴而就。 借據一式兩份,一份妙玉帶走,另外一份戶部留檔。 臨走的時候,妙玉留下一句話:“銀子勞煩您派人送到義忠王府,請義忠太妃當面查收?!?/br> “是,殿下?!?/br> 對于這位公主殿下的saocao作,常楓已經不想說什么了。 妙玉借銀一事,立刻在宮里宮外引起了軒然大波,就連太上皇、太上皇后和皇帝皇后都知道了。 太上皇知道之后,直接就冷哼一聲,道:“不愧是阿賢的孩子!” 太上皇還記得,當初他見百官俸祿微薄生活艱難,提出允許百官舉債這一政令的時候,當時還是太子的老義忠親王就當面進諫,說:救急不救窮,如果真心憐憫百官生活艱難的話,就應該給百官加薪。 沒想到時隔二十年之后,阿賢的女兒作出了一樣的選擇。 太上皇很不高興。 而皇帝,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也愣了愣。 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的太子哥哥,也想到了在太上皇面前跟京巴兒一般的義忠郡王。 他笑道:“還是端慧像太子哥哥?!?/br> 下面跪著的常楓當時心里就是咯噔一聲。 這話信息量大啊。 皇帝的第二句話便是:“既然端慧的借據上明明白白地寫了,月息兩分,臘月歸還十萬,二月里再歸還余款。你就照做便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