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作者有話要說: 鳳凰山下鳳凰谷,這個名字是參觀杭州南宋御街博物館的時候記下的。蠢作者也不知道這個鳳凰谷在哪里,鳳凰谷磚窯又在哪里,反正就是虛的。蠢作者借用鳳凰谷這個名字虛構了一個提供類似陶藝教室服務的鳳凰谷磚窯。也不知道明清時候有沒有這樣的事兒。 特別說明。 妙玉做的插花,參見邢岫煙副本。 反正就是這個畫風的。禪意十足。 特別說明。 那個時候口頭上可以直接說杭州,不過在行文的時候,應該盡量寫作杭州府。這是一個行政區域名。杭州和杭州府,因為古今歷史原因,區別還是挺大的。 特別說明。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加西婭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棗夾核桃 5瓶;加西婭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7章 面對著眼前年僅六歲的林meimei林黛玉, 妙玉覺得事情的發展有點迷。 更準確地說,她的回復讓新帝下定了決心要收她做養女,因此下詔讓林如海護送她回京順便述職。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來年江南布政使就是林如海了, 專管紅薯推廣一事。 這也是林如海就任揚州巡鹽御史的第二年年末。去年的時候, 他攜帶家眷來揚州赴任, 結果人才進入揚州巡鹽御史府呢, 他們夫婦盼了近二十年的兒子竟然病了,然后直接夭折,年僅三歲。 賈敏當時就瘋了。 她無比后悔當初為什么就不聽賈母的挽留執意要帶兒子女兒來揚州。如果她帶著孩子留在京里, 這個兒子是不是就不會夭折? 這個世上沒有后悔藥。 賈敏當時就垮了, 她覺得因為自己之過, 林家肯定要絕嗣了。自己折磨自己的結果就是一年后她自己也撒手人寰, 留下了悲痛欲絕的林如海和林黛玉。 本來也輪不到林如海護送妙玉進京的, 可是誰讓當時徐涔跟妙玉開口的時候, 問及妙玉認為何人推廣紅薯合適, 妙玉直接就推薦了林如海。 沒辦法, 誰讓妙玉不認得幾個官兒。 她之前隱居的梅花塢,聽著距離西湖很近, 可事實卻是梅花塢在山的南麓, 要去西湖, 還要從云溪竹徑這邊出來, 從鳳凰谷口繞, 從鼓樓望江門進臨安城。從天上看著近, 可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交通工具,這距離可著實不近。 也因此,妙玉就不大可能認識杭州知府, 就跟她隱居在姑蘇郊外的蟠香寺不認得姑蘇知府一樣。但是林如海原籍姑蘇,林氏一族的族學距離蟠香寺挺近的,她聽過林如海的名字,所以點了林如海。 這才有了林如海護送她進京一事。 林如海都進京了,肯定不可能讓女兒林黛玉一個人留在揚州,加上他的官船上有賈雨村,因此才有了林黛玉跟妙玉同行,只不過,考慮到女兒還在服喪,因此林如海包了三條船,他跟賈雨村一條,妙玉一條,林黛玉一條。至于此刻林黛玉為什么會在妙玉面前,完全是因為妙玉無聊,請她過來喝茶。 然后,她們一大一小一左一右地坐在榻上,聽宮里來的嬤嬤給她們講京城里的事兒,自然,這一門雙國公卻偏偏極沒規矩的賈家,就成了談資了。 賈家是京里著名的反面教材,可以拿來說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位游嬤嬤說得繪聲繪色,林黛玉是年紀小,妙玉是養在民間“沒見識”的貴女,自然是聽得一驚一乍的。 妙玉就問林黛玉:“林meimei,這些,你知道嗎?” 林黛玉乖乖地搖頭:“不知道?!?/br> “你不知道?” “不知道。母親從來就沒有帶我去過外祖家?!?/br> 雖然說三四歲才記事,但是這要看人的。林黛玉今年才六歲,如果大人說起三四歲的事兒,她多多少少還有點印象,對于自己有沒有去過賈家,林黛玉還是有數的。 嬤嬤立刻道:“林夫人可是難得的通透人,就連皇后娘娘也贊過?!?/br> 妙玉和林黛玉都點了點頭。 林黛玉雖然年幼,卻不是傻子。她立刻意識到,母親從不帶她去賈家果然是另有原因。 妙玉道:“林meimei,你母喪還有些日子吧?” 林黛玉答道:“是的,我剛出了百日?!?/br> “母喪一年,那豈不是還有兩百多天?”妙玉想了想,道:“游昭訓,我記得你之前說過,我一旦獲封之后,宮里會按例挑選世家名宦之女做伴讀吧?” “是的,殿下?!?/br> “如果林大人不介意的話,我能選林meimei做伴讀嗎?” 林黛玉? 游嬤嬤道:“回殿下的話,林小姐的身份是夠了,只是,年齡也太小了?!?/br> “小些才好。大了心思多,容易惹麻煩?!?/br> “是,小的會如實稟告萬歲?!?/br> “那就勞煩昭訓了?!?/br>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妙玉自然也少不了派人去通知林如海。 林如海能反對嗎? 他當然不能。 連賈敏都看不上娘家,堅決不帶女兒去賈家,更何況是他?不過是因為他是賈家的女婿,因此不好宣之于口罷了。 只是這個世道便是如此,喪父長女,在婚配上總是艱難的,他若是續娶,林黛玉艱難,他若是不續娶,女兒的教養和未來婚配一樣艱難,加上揚州巡鹽御史這個位置不好做,稍有差池他就有可能喪命,因此只能送女兒去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