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王夫人道:“就是因為薛家門第低,他們才愿意貼補?!?/br> 賈母聽說,嘆息一聲,道:“寶玉還小呢?!?/br> 王夫人無奈,只能道:“兒媳也沒想著現在就給寶玉定下,只是希望老太太您……” 希望賈母如何,不過是希望賈母對薛寶釵好一點兒,好讓薛家拿出更多的錢來。 賈母道:“我們家何至于此!” 不是賈母說,如今宮里那位老太妃還是她舊年的閨中好友。之前秦可卿出殯的時候,連北靜王都親自前來路祭,還邀請賈寶玉過去玩耍。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件拿出來,不是能讓人津津樂道地說上十天半月的?怎么到了王夫人的嘴里,賈家就窘迫到了現在的地步?非要娶一個商家女進門? 賈母遲疑了半晌,道:“罷了罷了,你拿我的帖子來,去借銀子。至于你說的事兒,我不同意!” 賈母不同意金玉良緣,王夫人也沒有辦法。好在拿了賈母的帖子,這銀子很快就借了出來,賈元春的省親別墅工程又加班加點的進行。 且說林如海,回到京里,照例先入宮述職,完了,便是拜訪親友,然后就知道了賈母賈政這邊又借了虧空一事。 林如海連忙跟妻子說了,還拜訪了賈赦。 賈赦道:“我原以為太夫人不過是吃喝花用而已,現在可算是知道了,她老人家連花用都跟別人不同?!?/br> 林如海不解:“大舅兄?” 賈赦道:“妹夫,別的,我就不多說什么了。申生重耳,你想做哪個?” 林如海心驚rou跳。 他立刻意識到賈赦在說什么。 林如海很快活動了起來,不久之后,他出任嶺南總督,帶著家眷往嶺南去了,還帶上了賈赦特地塞過來的賈琮。 而另一邊,這一年秋天,紅薯全部收割之后,王熙鳳也得到了消息,王夫人用賈母的名義,前前后后一共向朝廷借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加上賈元春封妃那會兒,各家送去的銀錢,王熙鳳完全不想知道,這座只有四百二十畝的省親別墅,又沒有另外買地,怎么還是花了這么多銀子。 這銀子到底是怎么花的? 作者有話要說: 古琴,不用的時候,要掛起來。因為平放的話,琴面容易受重力影響下凹,從而影響音色。 因此,越是古董古琴,越發不能平放。不用的時候,懸掛保存才是正確姿勢。 特別說明。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加西婭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1章 這銀子是怎么花的? 這銀子是怎么掙的? 在王熙鳳對著王夫人那邊的省親別墅的花費目瞪口呆的同時, 也有人在對著她和賈璉的產業賬本目瞪口呆。 賈家一直是皇家提防的重點,皇家在賈家安插了許多人,包括王熙鳳的陪嫁莊子,更別說賈璉之后置辦的產業了。 能被皇家安插過來的探子, 基本都有兩把刷子, 賈璉置辦的產業也多, 這賬難免有些算不過來, 最終的結果就是,賈璉和王熙鳳兩個在無意之中讓皇家的探子幫忙算了賬,而這些探子也借機, 把賈璉王熙鳳這里的賬送到了御前。 皇帝懵了。 如果這些探子只送了一部分過來的話, 他對賈璉王熙鳳的事兒一知半解, 很有可能認為他們干了違法或者不道德的事兒, 前者特指貪污受賄, 后者包含放印子錢等盤剝小民之事。 可問題是, 賈璉王熙鳳都沒有這么做。 百姓為他們干活, 完全是因為他們工錢給得高, 伙食也好,吃飽喝足之余還有剩。 這才是皇帝最納悶的地方。 他怎么也想不透, 賈璉和王熙鳳怎么還有得掙! 除掉稅收, 除掉租子, 賈璉王熙鳳在那些紅薯地上平均一畝地掙一兩銀子!這還是直接收入, 也就是在紅薯上的收入, 根本就沒算這一年下來, 賈璉讓人打紅薯藤煮豬食喂豬上的收益!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家是沒有這個財力喂豬的, 就是挖來的野菜,也多是進了人的肚子,而不是用來喂豬。因此對于百姓之家,可以算牲畜的,是雞鴨狗,沒有豬的事兒。 能養豬的,基本都是當地的大戶人家。 可即便是如此,這豬養上一年半,也多在□□十斤上下,幾乎沒有能養到一百斤的。若是誰家的豬能養到一百斤以上,都是十里八鄉的稀罕事兒。哪里跟王熙鳳的莊子上那樣,那些豬都在一百四十斤以上呢? 那養豬的方子也在皇帝面前,頭一條便是:除了母豬和種豬,其余的豬崽都要騸過,騸過的豬,長rou才快。第二條則是,養豬要定親喂些蚯蚓等活食,吃活食能長rou…… 另外還有疾病防疫等等,一條條。光養豬的方子就寫了厚厚的一冊子。 還有那些雞鴨兔羊, 這些冊子上的經驗總結,無非只有一條,舍得。王熙鳳舍得投入,所以回報也多。 皇帝翻著這些冊子,忽然抬頭問道:“怎么沒有養牛的?” 戴權連忙道:“回萬歲,這牛是勞力?!?/br> 皇帝關心賈赦家的莊子,戴權自然也關心,他不但知道賈家養了牛,還知道這些牛不是養在賈璉王熙鳳的莊子產業里,而是在賈赦的手里。每年春耕的時候,賈璉王熙鳳都會向賈赦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