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兩下一比較,自然就免不了有人背后嘀咕。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個兩個說,可日子久了,自然就傳到了榮國府里。 賈赦賈璉父子非常高興。這樣的新媳婦給他們大房長臉呀!別的不說,就說日前王熙鳳的陪嫁莊子又送了十簍楊桃來。雖然路上顛簸,壞了好些,可是挑挑撿撿依舊整出了六、七簍。王熙鳳就孝敬了賈母兩簍,邢夫人和王夫人處各一簍,就連寧國府那邊也得了一簍,連賈寶玉、迎春和賈琮三個,每人還得了小半簍。那竹簍不大,也就五斤的量,可東西是小事,心意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雖然賈家不缺這一點瓜果,可是當不得進了五月之后什么桃子、葡萄、紅杏、櫻桃……這些果子輪番地送進來,吃人嘴短,兩府里吃了王熙鳳的,自然只有說王熙鳳好的。 就連賈母也夸王熙鳳孝順。 賈母這一夸,壞事兒了,王夫人不高興了。 雖然在榮慶堂的時候沒有發作,可是回到榮禧堂,王夫人的臉色就瞬間陰沉了下來。 她是處處看李紈不順眼,要陪嫁,陪嫁簡薄,要容貌,容貌不出挑,要行事,行事也比不得王熙鳳來得大氣!這個兒媳婦竟然是處處被王熙鳳比到了塵土里!這讓素來好強的王夫人哪里受得了?! 王夫人當即又指了兩個丫頭,讓李紈帶回去。 李紈是有苦說不出。 這里李紈一走,周瑞家的就上來奉承:“太太,璉二奶奶是您的娘家侄女,行事與太太年輕的時候一般無二。大奶奶比不得璉二奶奶,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王夫人恨聲道:“當日我就說這李家不合適,可是老太太偏說,長子長孫娶讀書人家的姑娘,次子次孫娶老親家的姑娘,這是老太爺留下的教誨!老爺也一味地點頭。要不然,我怎么會讓她進門?!” 王夫人自己就是強力姻親的受益者,因此她給兒子找媳婦,標準就是要有一個強勢的娘家。就是沒有王熙鳳,京里的達官顯貴這么多,為什么非要娶一個區區國子監祭酒的女兒?她是有一個位高權重的爹,還是她爹能讓賈珠直接做官?! 王夫人可看不上什么讀書科舉。外頭多少白發蒼蒼還在考試的人多了海了去了,她不稀罕。她要的就是能給她兒子帶來實惠的親家! 可是李紈呢? 李紈和李家并沒有這樣的能耐。 這樣的親家,這樣的兒媳婦,王夫人當然看不上。 在王夫人看來,如果不能給兒子帶來前程上的好處的兒媳婦,能有一副豐厚的陪嫁也成,至少能讓兒子過上舒坦日子。 可是李紈的陪嫁根本就達不到這一標準。 王夫人能看得上李紈就怪了。 更別說,如今李紈被王熙鳳比到了塵土里。她能高興才怪。 周瑞家的看著王夫人的臉色,小心翼翼地道:“太太,璉二奶奶進門也有些日子了。這管家的事兒……” 王夫人就是再貪財,她也是大家閨秀出身,也知道要做表面功夫。雖然她很想繼續把持著榮國府的管家大權,因為把持著管家大權就能繼續包攬訴訟、放印子錢,而這意味著源源不斷的收入,可是王夫人也知道,明面上,她依舊是替賈赦管家,她不可能把王熙鳳隔絕在管家大權之外。 王夫人道:“這丫頭精明著呢,怕是等著我們再請她一次呢?!?/br> “那太太的意思是……” 王夫人道:“她不急,我也不急。反正,我不請她,總有人會急的?!?/br> 第64章 王夫人的計劃就是背地里攛掇著邢夫人出面。對于手握管家大權的她來說, 沒有比這更簡單了,只要讓一二婆子躲在暗處說話然后“恰好”讓邢夫人聽到便可。 本來這樣的手腕對于邢夫人是有效的,怎奈王熙鳳嫁進賈家的頭一天,她就跟邢夫人交了底, 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 再聽到這樣的閑言碎語, 邢夫人越發覺得王夫人是搬空了賈家的庫房想壓榨王熙鳳的嫁妝。 連親侄女都這般算計, 邢夫人越發看不上王夫人了。 再看王熙鳳處處壓制著李紈,讓王夫人那邊丟盡了臉面,邢夫人越發開心, 也越發樂得丟開手。 王夫人李紈婆媳和邢夫人王熙鳳婆媳之間的明爭暗斗也許影響不到榮慶堂的賈母, 可是對于她們各自的夫婿來說, 卻是有影響的, 尤其是賈珠賈璉兄弟二人。 不得不說, 賈珠這一生實在是太順了。王夫人厲害, 加上時事之故, 可以說賈珠打小就生長在母親的羽翼之下, 順風順水地過來的。算算年紀,今年賈珠也不過十九歲罷了, 因為被母親保護得很好, 他不但沒有受到什么委屈, 還從小到大都是親友家同齡人嘴巴里面的別人家的孩子。 因為被人捧習慣了, 因為不曾經歷過什么事兒, 這樣的年輕人習慣了高高在上處處比別人強之后, 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竟然不如人的時候,這沖擊就格外地大。 對于賈珠來說,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就沒有他開口的余地,他不求妻子長得傾國傾城,但是賢惠是必要的。賈珠是聽著娶妻娶賢納妾納顏的話長大的,他對妻子的頭一個標準就是妻子要賢惠。 現在,外面都在傳李紈不夠賢惠。 賈珠的反應可想而知。 他免不了想起了那兩位被攆出去的心愛之人,想起了每日里身邊的那些鶯鶯燕燕眉宇間的憂愁和欲言又止,自然,這些點點滴滴加起來,就越發坐實了李紈不賢的傳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