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這么大的一座花園交到林黛玉和她手里,她聽著就懸。 她本不欲多事,不想,林黛玉也來找她商量。 邢岫煙就道:“jiejie,不如這樣,我們就在紙上分別寫上各自的看法,看看是否一致。如何?” “有趣,就這樣!” 立刻有丫頭取過紙筆,林黛玉和邢岫煙背過身,各自寫好了,轉過身來,同時展開紙,一看,兩人竟然是一樣的想法:蕭規曹隨。 兩人忍不住相視而笑。 程氏原以為邢岫煙的性子要張揚些,卻沒有想到接手林家的后花園之后,邢岫煙處處跟著林黛玉行事,從不爭強拿尖,除了給林黛玉打下手重新整理了賬本順手還做了龍門賬之外,竟然沒有做任何旁的事兒。 當然,這也跟林家的家風有關。林家家風清正,一切井然有序,林如海又精明,倒是不用她們多事兒。 不提林家上下和和氣氣,卻說賈家那邊。 賈元春成了鳳藻宮尚書之后,賈政王夫人拿著雞毛當令箭,說是搬,實際上卻是把賈赦從原來的東大院攆了出來塞進了前頭挨著馬棚的院子,然后把賈赦那座原本從榮國府后花園里隔斷出來、收拾得極精致的院落連著寧榮二府中間的那片仆役裙房都拆了,又把寧國府的會芳園也劃拉的大半過來,加急趕工,修了一座美倫美央的省親別墅來。 賈家對賈元春和這座省親別墅的自滿也從這座皇家行宮級別的大花園最初的名字上體現了出來: 天仙寶境!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林如海冷哼一聲,直接把賈家的帖子擲下,而邢忠干脆借口自己院試的名次不高、恐來年歲考失誤需要閉門讀書為由,直接躲到了莊子上去。 邢家二姨和三姨背地里少不了嘀咕幾句,偏偏因為賈家之故,邢妻也矮了一層,不敢跟這兩個小姑子開口,因此邢家也不消停了幾天,還是邢岫煙得到消息趕回家,對兩個姑姑道: “區區一介皇妃就讓兩位姑姑迷了心不成?你們是眼光比得過義父還是見識比得過義父?如果不是其中有著什么事兒,義父為何急急巴巴地另娶他人?他老人家又不是頭一年做鰥夫!” 到底把邢家二姨邢家三姨給壓了下去。 只是邢岫煙也知道,富貴迷人眼,就是她嘴巴再厲害,終究是小孩子,而邢家二姨邢家三姨為了邢家已經耽誤太久,她們著急自己的婚事,一點都不奇怪。 正在她為這事兒頭疼的時候,忽然消息傳來,說皇帝給邢忠封了官兒! 這還是要從紅薯上說起。 雖然說他們是因為紅薯才跟著林如海進京的,可是這紅薯進了皇家苑囿兩年都沒有什么動靜,反而是林家和邢家的莊子上的紅薯生得極好。 林家也就算了,邢家的莊子小,又跟劉家村、王家壩挨得近,因此附近的莊戶人家看到紅薯的產量高,自然少不了問邢家討些藤蔓回去種。無意間,在推廣紅薯一事上邢家反而走在了前頭。 偶然出京散心駕幸京郊的皇帝親眼看到那堆得跟小山一般的紅薯,他當時就呆了,不但呆呆地帶著心腹看完了邢家收割完紅薯,還忍不住走過去摸了摸,惹得那些莊戶人家舉起了扁擔,生怕他偷拿! 了解過詳情之后,皇帝感慨萬千。 他當然不可能讓林如海這個戶部侍郎去做推廣紅薯的活兒,偏偏當日邊上又有人會奉承,細數邢家的祖上做過什么什么官,著重強調邢忠是忠臣之后,又說邢家在紅薯推廣上有功,為皇帝分憂值得嘉獎云云,說得皇帝龍心大悅,當場破格提拔邢忠為戶部員外郎,其實就是戶部編外人員,直接向林如海負責,專管紅薯之事。 邢忠不曾做過官,也不清楚官場中的各種規矩,林如海少不了為他請兩個師爺。 這時候正是邢岫煙十歲的九月。外頭男人的事兒跟她這樣的小姑娘不相干。但是邢忠的身份劇變直接讓她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 她終于成了名正言順的官家小姐,因為是正經的原配嫡女,身份比探春還高出一截,從父親的官職上看跟當初未進宮的賈元春齊平。 賈家的態度跟著丕變,王熙鳳親自登門,邀請林家和邢家女眷去賈家作客,順便湊個熱鬧。 但是程氏和邢妻都拒絕了,理由也是一模一樣:她們懷孕了。 也難怪程氏和邢妻兩個對肚子里的這個孩子的重視。畢竟林家是林如海年過五十,讓女人懷孕的幾率越來越小,邢家則是邢妻自己年過三十,懷孕的機會越來越小,她們二人肚子里的這個很有可能是林家和邢家這一代最后一個(嫡出的)孩子,也難怪她們緊張。 不止她們自己沒理會賈家的邀請,連對林黛玉和邢岫煙的邀請也被攔了,明面上的理由是林黛玉和邢岫煙記掛著即將出世的弟弟,要祈福做佛事沒空。 因此,賈元春的元宵省親、大觀園里第一次踐花節、端午節外出禮佛乃至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都跟林黛玉和邢岫煙二人不相干。 直到這年冬天,薛寶釵的堂弟堂妹還有李紈的寡嬸并兩個堂妹進了京,賈母見賈璉無用,直接逼賈赦上門,林家和邢家這才有了反應。 按照林如海的原計劃,賈家是需要遠著的,可是他又拒絕不了賈赦。要知道,雖然他跟賈赦差著些年歲,可是他們年輕的那會兒,賈赦是榮國府的繼承人,林如海是林家的繼承人,他們才是一掛的。固然因為老義忠親王之故,賈赦沉寂下去,可是林如海卻因為沒有爵位要襲之故反而避開了那場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