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書迷正在閱讀:焚月吻火.、請射給我,運動員們、渡寒宵[仙俠]、上位(1v1)、給上將沖喜后我和AI私奔了、玉貂裘 (np)、[綜漫]被迫成港黑少主的我只想拿諾貝爾獎、與我同罪(np)、全妖界都求我夸獎、你不說話也很甜
有將她唱歌的視頻音源改換成中國綜藝節目《超級女聲》海選選手的死亡歌聲類型的,也有經過調音讓她唱起了《好運來》,還幫她換上了東北大花襖子的…… 最可怕的是,部分視頻被傳到了油管上,克莉絲看到這些視頻后當即表示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好好學習,在閉關幾天出來后看著黛西就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 黛西(瑟瑟發抖.jpg):你干什么?你別過來!莫挨老子! 相比起城會玩的中國觀眾,同樣是亞洲站的日本選手就顯得正經多了! 只是演唱會接近尾聲時,舞臺下有男性觀眾強烈要求黛西冷著臉辱罵他們一段,黛西小心翼翼的用英文罵了幾句后,現場男性觀眾們滿臉陶醉,用日語發出一陣又一陣黛西聽不懂的激動歡呼聲。 ……這些人,是不是哪里怪怪的? 不了解自己當年格萊美的厭世妝形象在日本深入人心的黛西覺得,她的粉絲,還真是一個神奇的群體…… 亞洲站的巡演持續到七月二十二日,在最后一站大阪站正式結束。 八月一日,黛西重返歐洲,在英國加開了三場萬人演唱會,最后一站是在倫敦的溫布利體育場,因為記掛著上次英國人不靠譜的猜測,這次黛西直接在這里放大招,召開了一場七萬多人的露天演唱會。 大概是對富有的英國人來說,均價五十五美元的門票真不算貴,七萬多人的演唱會居然只有稀疏幾個空位,上座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 第一次舉辦如此大規模演唱會的黛西,在舞臺上看到底下里三層外三層,密密麻麻的人,整齊劃一的舉起手中熒光棒,合唱起同一只歌曲時,黛西震撼到頭皮酥麻,身上冒出無數雞皮疙瘩。她的內心涌出千言萬語,但最終,都只化為豪情壯志的一句話―― ――看??!王子!這,就是朕給你打下的江山! 八月四日倫敦溫布利體育場的最后一場演唱會結束后,這場橫跨亞歐美大陸,共計二十八場表演,在十七個不同的城市,動員了為數七十二萬的觀眾,總計票房達到四千多萬美元的《箭與歌世界巡回演唱會》第一輪,至此正式結束。 至于為什么是第一輪……主要是黛西發現開演唱會雖然辛苦,但賺的錢不用和公司對半分,是真的比賣唱片要來的多! 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當然是不能才二十八場就結束啦,還有這么多的國家,這么多的地區沒有被她賺……咳咳,沒有享受到她的現場表演,怎么能這樣就結束呢? 她決定先休息一段時間,升級一下她的舞臺,然后再加開六十場演唱會,努力努力先掙他個一億美金! …… 演唱會暫停的時期,黛西團隊的攝影組發起一個“黛西·希爾有趣的童年生活”的拓展計劃,一行人來到她長大的德州小鎮,以黛西的童年為主題完善巡演紀錄片,讓她的歌迷們能更全面、更直接的認識到黛西。 而對于童年生活的記憶,黛西表示―― ――“hey,guys,相信我,我的童年生活一點都不有趣?!?/br> 站在自己從小住到大的小破房子面前,黛西對著鏡頭這樣總結到,“看到了嗎?那就是我家的舊房子……呃,一個老舊,款式簡陋,看起來很破敗的小樓房?!?/br> 她指指面前老舊的小洋房,示意攝像組跟上。 打開有點掉漆的大門,一進屋黛西先因撲面而來的灰塵嗆了一陣,等灰塵散去后,一行人才繼續向屋內走去。 “看到我家的壁爐了嗎?這是個裝飾品,很久以前就不能正常使用了。還有我家的天花板,我記得八歲的時候它是通風的,不過后來我爸爸找到了工作,拿到工資后將它修補好了?!?/br> “現在還能看出這一塊的顏色和旁邊不一樣對吧?”黛西用懷念的語氣邊介紹邊往更里面走去,“這是我的房間,里面放著一架我小時候用過的鋼琴……事實上這是一個雜牌的鋼琴,音色不是很優美,但,我有許多歌曲都是在彈著它的時候寫出來的?!?/br> 黛西身手摸了一把鋼琴架上的灰塵,隨手按下幾個白鍵,老舊的鋼琴響起刺耳的琴聲。 “太久沒有用它,看起來已經徹底不能使用了?!摈煳鬟z憾的對著鏡頭說到。 拉開書桌的抽屜,黛西在里面找到一本有點散架的筆記本,“這似乎是我小時候的日記?我記得我小時候一共有三本日記本,有些事情我會反復的在三本筆記本上都記錄下來,防止筆記本丟失后我會忘記這些回憶?!?/br> 想起小時候自己會將同樣的仇記三遍的事情,黛西覺得現在站在人們面前的黑暗女王,實在是寬容而大度! 她已經不再用文字記載庶民的罪過了,而是用音符、用旋律記錄,以供萬名傳唱。 翻開發黃的頁面,看著自己幼時稚嫩的字體,黛西下意識躲開鏡頭,避免字體出鏡,“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小雪。今天班里最胖的男孩兒克里夫嘲笑我的棉衣破洞,球鞋漏風,等我以后長大了,我一定要買一百雙名牌球鞋,一半當他的面扔給他看,我需要讓這個愚蠢的凡……咳,下一段下一段?!?/br> 差點讀出什么中二的內容來,黛西連忙止住聲。她清了清嗓子,若無其事的翻到下一面:“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八日,晴。今天考試得了A,但是后桌沒有考過我的保羅冤枉我是小偷,顫栗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