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你能不能能不能短短一句話,被寧越說得吞吞吐吐,他咬了咬牙,話還沒說出來,自己耳朵卻先紅了,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是誰家的姑娘,叫什么? 貿然詢問女子閨名顯然不合禮數,但寧越看著還小,舒秋雨也并未覺得冒犯。 宗親問話,她一個臣女不好直言拒絕,于是舒秋雨想了想,委婉道:臣女就是舒家的女兒,閨名不好同人言,小王爺只要知道,再過三月,等到足下之水漫上沿岸,您便知道臣女的名字了。 一直到往后許久,寧越才明白這句話的巧思。 寧越與舒秋雨的初見匆忙卻深刻,正如驚鴻一現,令他久久難忘。 然而那之后很快,寧越便在打聽下知道了婚約之事,也知道了舒家大姑娘早是先帝定下的皇后人選,日后是要嫁給他的六哥哥,為中宮國母的。 寧越雖然年幼,許多事都懵懂,但皇室子弟似乎天生懂得什么叫趨利避害,知道該怎么在帝王的眼皮子底下明哲保身。 準皇后不是一介郡王能夠肖想的,別說是示好,就連多看一眼都有越矩之嫌。寧越雖滿心失落,卻也無可奈何。 從那之后,他再沒提起過舒秋雨,無論是明面上還是私下里,他像是將那驚鴻一瞥的春日景深埋在了心里,只當那是上天賜給他的一段奇遇,只可遠觀,不可強求。 從那之后,寧越再就不怎么接外頭的宴請貼了,他不再去各處賞花游玩,喝酒作詩,而是找了別的樂子,大半的時間都泡在馬場和獵場里。 因他已經見過了平生所見的最美之景,所以這世間山水,在他眼里也失了幾分顏色,讓他再提不起興趣。 正因此,他跟舒秋雨之間相見寥寥,僅有幾次無意中撞見舒秋雨,卻也都是匆忙間瞥過一眼,從沒說得上話。 可正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寧越萬萬沒想到,他那位穩坐帝位的六哥哥,竟然不要舒秋雨。 第235章 【寧越番外(下)】道是無晴卻有晴 崇華十五年三月初九,谷雨,宜嫁娶。 世人曾說過,七王爺寧越這個命格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卻總是陰差陽錯,與權貴之路差上一星半點,生在帝王家既幸也不幸。 不幸是因為他生的時日實在尷尬,因著年幼,帝位的好處一點沒撈著??扇粽f幸,倒也在此處,他年幼不懂事,從明理開始就知道坐在帝位上的合該是他六哥哥,于是從不生什么旁的念想,安分又知禮,所以反倒跟寧衍相處得不錯。 這些閑言碎語的,寧越也聽過一二,只是都未曾在意。 對他來說,權貴二字不過是束縛枷鎖,實在沒什么意趣。他胸無大志,自認只要能閑散富貴地一輩子,拿著俸祿安安心心地享樂,就已經知足了。 可連寧越自己也沒成想,他命里陰差陽錯了一輩子,卻偏偏在他最在意的地方陰差陽錯地合了他的意。 最初知道寧衍退婚舒秋雨時,寧越有那么一瞬間是狂喜的,可緊接著,那股喜就被更大的憂吞沒了。 寧衍為何要退婚?退婚之后,可允許舒秋雨自許人家? 寧越這輩子從來沒像那段時間一樣絞盡腦汁地揣測過圣意,他那時候在家幾乎要把腦仁想破了,把寧衍的性子反過來倒過去地琢磨了許多遍,生怕他此舉中有什么深意。 好在后來舒秋雨受封內司女官,才讓寧越松了口氣。 但是對寧越來說,舒秋雨是他少年綺夢中驚鴻一瞥的仙子,他對她心生愛慕,卻不敢貿然打擾。 彼時寧越已經長大許多,朝中諸事和人情世故也隱隱明白了許多,他心里清楚,就算是寧衍一時不娶舒秋雨,那舒秋雨也不是旁人能夠覬覦的。 先不說她身為內司女官手掌權柄,就只因她曾經與寧衍有過婚約這一點,寧越就不能貿然與她扯上關系。 否則說得好聽是情難自已所以越矩,說得難聽了,便有勾結之嫌。 在這天下里,男子總是更多便利,旁人不會說越小王爺胡鬧,只會說舒秋雨狐媚。 寧越拿舒秋雨當心尖上的月神,自然不肯將此臟水潑到她腦袋上,于是只想著歇了心思,只見她一輩子平安喜樂也就罷了。 只可惜,他這點微末的愿望也沒達成。 朝中事風云變幻,舒家本就是大廈將傾,可偏偏舒清輝一葉障目,非但不肯及時收手,反而變本加厲。 寧越看得心焦,暗地里差人提點過兩次,可舒清輝自己困在往日的榮光里瘋了魔,不肯承認自己不如舒川,以至于一意孤行,最終覆水難收。 舒家一朝落魄,舒秋雨也跟著從云端跌進了泥潭,從京中人人稱贊的舒家大小姐變成了罪臣之女。 但好在,寧越還有法子救她。 寧越無數次地慶幸過,好像他人生前十幾年的無數次陰差陽錯,都是為了這一刻來的。 若是今日他手里掌管權柄,亦或是身處高位,那寧衍無論如何不會同意他往舒秋雨之事中插上一點手。 偏偏他是個毫無出息的閑散王爺,偏偏他是朝中內外最沒存在感的那位宗親。 幸好,幸好寧越想。 其實舒秋雨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入了寧越的眼,好讓她在沒了家世蔭封之后,還能被寧越這么惦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