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那還用做出?謝玨腹誹道:你本來就急得要火燒房梁了。 但好歹恭親王不再鬧著去搶人了,謝玨還是或多或少松了口氣。對他而言,只要現在寧懷瑾穩得住,那就是最好的場面了。 知道了。謝玨說:王爺還有什么其他要吩咐的嗎? 寧懷瑾欲言又止,片刻后搖了搖頭,說:暫且沒了,昭明先去忙自己的吧,本王也歇歇。 現在哪是能安心歇息的時候,謝玨估摸著寧懷瑾是有自己的路子要走,于是只打量了他一會兒,瞧著他確實冷靜下來了,便點頭應了聲好,也轉身離開了帳子,去挑用來傳話的人了。 寧懷瑾耐著性子在帳子里轉了兩圈,聽著外頭零星幾個兵士被謝玨一并喚走,才喚了一聲:十里。 江凌提醒他了,先前他著急太過,甚至還忘了這一茬事兒。 按理說,不出意外,寧衍身邊都有影衛跟隨,連十里都能隨他出征,寧懷瑾不相信秦六不守在寧衍身邊。 寧懷瑾捻著手指數了數寧衍身邊的人數,勉強給這顆心找到點落腳的地方。 十里很快循聲進了帳子,進來二話沒說,先給寧懷瑾磕了個頭。 陛下現在在敵營中,本王放心不下。寧懷瑾說:本王這沒什么好看護的,你們不如去陛下身邊護衛。 不行。十里破天荒地駁了寧懷瑾:陛下的命令是守在王爺身邊保護王爺的安全,沒有陛下的命令,屬下不敢擅離職守。 寧懷瑾也知道自己是急昏了頭,影衛都是固執的木頭樁子,雖然平日里肯聽他的差遣,但一旦自己的命令與寧衍沖突,他們必定還是聽從寧衍的。 寧懷瑾又按了按額角,強自按捺著性子道:那你們可能跟陛下身邊的人聯絡上?起碼知道陛下現在如何。 陛下受傷后,屬下已經第一時間去了信了。十里忙道:可現在還未有回信,許是不方便,也許是一直沒收到。 沒收到?寧懷瑾皺眉。 影衛傳信多用鷹,訓過的鷹識得人,也識得影衛的手法。所以只要留住記號,自然能千里傳信。十里解釋道:可若是對方一直沒有停留,鷹也不一定能及時追到,許是要稍微等等。 寧懷瑾忽而想起方才謝玨情急之下勸他的話憑寧錚的性格,確實不一定敢將寧衍放在廬州府。當初在桐柏縣和九華山兩地,馮源都吃了影衛的虧,說不準就會提醒寧錚有所提防。 那寧錚為了不叫寧衍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走,將他挪動個地方,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寧懷瑾面色變了又變,猛然間想起了什么,急切地撲到書案前,扯了張紙下來,匆匆寫了封信。 替本王送封信。寧懷瑾將信紙折好,遞給十里:安慶府城中有一間懷玉當鋪,你去了后找他們一位姓張的掌柜的,將這封信交給他。然后你在當地留幾天,將回信再給本王帶回來。 這倒與寧衍的吩咐并不沖突,十里點了點頭,雙手接過信件揣進了懷里。 現在就去。寧懷瑾說:早點動身,也好早點到。 是。十里說著一行禮,轉身就要往外走。 寧懷瑾略想了一瞬,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開口叫住了十里。 等等。寧懷瑾說。 十里疑惑地回過頭。 去安慶府的路上多留意,不必為了趕路挑揀那些崎嶇難行的山道。寧懷瑾說:多留意一些能供車馬兵士行走的小路。若是見到陛下的行跡 寧懷瑾話音一頓,十里便機靈地接道:屬下明白。 那就好。寧懷瑾心事重重地點了點頭,擺了擺手:去吧。 從廬州府到安慶府,攏共不過兩百余里的路程。 寧衍這個俘虜當得異常本分,一路上睡了醒醒了睡,幾乎沒鬧騰出什么動靜。 押送他的這波人對他也很小心,一路上都沒解開他手上的鐐銬不說,每次停下休整前都會先往馬車縫里塞上一根迷香,確定寧衍睡熟了之后才開門進去,給他喂些米湯之類的東西充饑。 寧錚先前的命令是保住寧衍性命無憂就行,其他的也沒想讓他過得多舒坦,所以這一路上寧衍都是清醒的時候少,大多數時候都在失血和迷香的影響里昏昏欲睡。 他右手腕子上的重箭射得頗深,正好從腕骨中間穿透而過。這傷本應及時處理,可寧錚的親衛怕路上缺醫少藥,貿然拔箭止不住血,竟只將箭桿兩端削短,愣是沒給寧衍好好包扎上藥。 寧衍脾性本就有些嬌氣,怕疼又怕苦,這一路上不由得在心里把寧錚翻來覆去罵了好幾遍。 好在廬州與安慶之間離得頗近,不過短短兩日便也到了。 進城之前,車馬特意在郊外一處林子里停了停,寧衍瞇著眼睛等了一會兒,便聽見車門處傳來了一點細碎的動靜,緊接著有什么東西被從門縫里塞了進來,正落在他腳邊。 寧衍知道這又是故技重施,他算了算路程,猜到了將要進城,于是也未曾過多抵抗,深深吸了兩口氣,就著迷香的藥勁兒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