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反應
那邊父女倆吃著飯,姨太太的院子里卻有人食不下咽。 二姨太太坐在窗邊,下人端上來的飯菜被擱置在旁邊的花梨木圓桌上,熱了又涼,涼了又熱,她卻沒有任何胃口。 梨果兒回來了,這是二姨太太預料中的事,以林家的勢力,還有林家和青幫的關系,不可能找不到一個大活人,況且這個人還是林家的掌上明珠,但是,預料是一回事,真找回來又是另一回事。 梨果兒剛失蹤的時候,她是有些驚訝和擔心的,但是慢慢的,她的心里起了一個念頭:如果,梨果兒能永遠失蹤呢? 這個念頭剛起,她就被自己嚇一跳,可是,陰暗的種子已經種下,以懷疑和怨念為土,迅速長成了參天大樹。 所以當梨果兒被找回來的時候,她心里真是百般滋味,這個時候,她怎么能吃得下飯呢? 屋子里當值的,是二姨太太從蘇家帶來的陪嫁,喚作秀英的,雖然年紀不大,但她是二姨太太身邊的老人,從兩人都是小姑娘時就跟著她,雖然二姨太太沒有明說,但是她卻揣測,也許這不高興是因為不喜歡故去太太的女兒如此得寵。 “小姐……”私下里,秀英還是不改在蘇家時的稱呼,“你好歹吃一點,心里不痛快也不能不顧身體……”話還沒說完,一只細瓷青花水杯就“啪”的一聲碎在自己面前?!罢l說我不痛快?!” 這一聲怒喝把秀英嚇了一跳,顧不得被水濺濕的鞋面,忙蹲下去撿碎瓷片,嘴里趕緊認錯:“秀英說錯話了?!倍烫姞钜允謸犷~,仿佛疲憊至極地擺擺手:“你下去吧?!?/br> 此時,三姨太太也正半躺在小榻上跟丫頭說著閑話,大白天這樣并不是憊懶,而是因為身體又不太舒服,她嫁進林家時就身子弱,以至于多年也沒有懷上孩子,若不是當初林家長輩看她是清白的書香門第,拉她去與二姨太太打擂臺,也不會選中她。 小丫頭看她這樣子似乎比她還著急地勸:“姨太太,您怎么不去看看大小姐?”三姨太太抬了眼皮,不以為意地說:“急什么,我不去,自然有人去,況且現在去了也是插不上話的,何苦去當個擺設呢?” 聽了這話,小丫頭跺跺腳,仿佛恨鐵不成鋼似的轉身出去了。三姨太太也不惱,她慢慢坐起來,打開旁邊小幾上的抽屜,拿起里面一塊長了銅銹的懷表,那塊表一看就不值幾個錢,但她毫不嫌棄,細白的手指摩挲著,好像已經重復了千萬遍。 三姨太太吳佩芳的命有些苦,她年幼喪母,雖然生在書香門第,可是父親卻是個沒有一點文人骨氣的男人,家里有個哥哥也只知道每天讀一些酸文章,而且最喜歡討論國家政府的,還洋洋得意,美其名曰“針砭時事”。 一次,哥哥在酒樓里大放厥詞,評價當時的外交總長,當時就被告發,有了牢獄之災,吳家那時與林家有點七拐八拐的關系,就厚著臉皮去求人,林家老爺放下話,救兒子可以,留下女兒。她就這樣嫁給督軍,為了那個沒有任何一個人關心過她的家。 有人關心過她嗎?有的,可惜那個人只存在于她的記憶里,永遠都不會出現了??粗掷锏谋?,吳佩芳嘴里喃喃道:“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辈灰粫?,寂靜的室內,忽然傳出了一聲哽咽。 作者:為什么給三姨太太做這樣的安排,大家猜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