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劉太監,劉太監他已經承認了!那些書信是他所為,并非殿下??!” 李靖宏的眉頭仿若溝壑,玉印一遍遍呼冤之聲,落于他的耳中,仿若絲竹之凄,哀怨地糾纏著,讓他更是煩悶。 無名的怒火燒灼著帝王之心,他終是抬足,那暗金龍紋長靴重重地壓在了玉印人影的肩頭。 ‘“陛下!”玉印的身體陡然沉下,他想要在此挺直身體,卻發現自己根本無從反抗-- 這是帝王之威,是自他登上御座那日起,紫微帝星所賦予的天命。任何妖魔邪物,都不可侵擾,犯之必噬! ‘“朕,不曾冤過太子?!崩罹负暌蛔忠活D地重復著,足上之力隨之越來越重,像是要生生烙入玉印的肩上。 而玉印此刻,只覺自己仿若置身烈火之中,受著那帝星無盡的燒灼,將它所沾染的鮮血生生烤干,將它的一切焚為灰燼。 “廢太子心思乖僻,伙同逆黨妄動國本,有負朕恩?!?/br> “為人所舉后,仍不思悔改,一意孤行至此--罪無可赦!” 罪無可赦,那四個字久久回蕩在玉印的耳邊,將它的心神寸寸碾碎。 它最后不知從哪里生出力氣,拼盡全力仰起了頭,看到的卻是最為冰冷的帝王。 殿下有冤……有冤…… 它張張口,想要再次泣血而喊,可最終發出的,卻只是一聲玉碎的殘響-- 那方榮王舊印,終是在前太子故去的十二年后,帶著那未曾查明的真相與滿心的冤屈,化作了帝王腳下的齏粉。 -------- 天色大明了,鐘棠與李避之在問威的帶領下,迎著巍巍宮闕之上的晨光,來到了御書房外。 樓公公仍舊守在那里,他看起來似乎比過去更老了一些,見到幾人時,卻還能擺出笑臉:“陛下剛剛傳令今日休朝,這會應已歇下了?!?/br> 鐘棠想再問什么,可當他的目光劃過樓公公鬢邊的蒼蒼白發時,卻又止住了。 卻還是樓公公對他笑了笑,輕輕地說道:“既然舊事不可追,小道長還需向前看才是?!?/br> 舊事不可追,那十二年前的舊事,白白于世上又折騰了一回,卻終究再不可追了。 作者有話要說: [1]出自陳山甫的《望思臺賦》 感謝在20200908 00:46:12~20200909 23:44: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過期三天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1章 冤玉歸魂(完) 臨安城中的秋意更重了,金烏觀內宮的小院中,身穿淡青色弟子道袍的男孩,正抱著黃貍兒,在海棠樹下數著落花。 黃貍兒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揚起腦袋來喵咪一聲,男孩便忙伸手過去,力道適中地替它柔撓起脖頸,舒服得黃貍兒打起小呼嚕。 后經查證,男孩并沒有被凈身,劉太監這些年來,無論出于何種心思,確實竭盡全力護住了他。而李避之也依著對樓公公的承諾,請問寂同意將這孩子留在了金烏觀中。 興許是因身為女子的緣故,問芷真人近日來對這孩子多有看顧,常常為他送來衣物用度。 鐘棠起先以為,她會收這孩子為徒,帶去自己門下教養,可問芷卻沒有。 后來鐘棠覺得,興許是因這孩子身份太過特殊,所以會歸到同為皇室中人的問威門下,但也沒有。 那個男孩,最終成了李避之的第一個弟子,按著問威的意思,從母姓魏,取名為亦淵。 他會在金烏觀中長大,拋去了曾經的姓氏與身份,也許能讓他也忘卻那些發生在皇宮之中的舊事,但也許并不能。 但日后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準,若按鐘棠的話來說:“這孩子如今伺候黃貍兒如此殷勤,說不定日后便能養貓入道,飛升成個貓官仙人也未可知?!?/br> 當然,此話后來傳到了問威那里,惹得這位真人又嚷嚷著“妖孽惑人,玩物喪志”,發了好大一通火,直要將鐘棠連帶他的貓趕出金烏觀去…… 只不過這次,鐘棠卻賴著不走了,他要陪他的師兄一起在小院里,守著那滿樹的海棠花開。 -- 元翊大殿中,秋日的斜陽照著殘碑,在問寂的身上留下暗暗的影。 問威手執舊拂塵,自神像間走來,言語中是從未有過的堅定:“大師兄還沒有做出決斷嗎?” “寧王,他擔不起這天下?!?/br> 問寂沉默著,目光停留在殘碑深刻的“忠”字上,半晌后才開口:“那依師弟之見,何人能擔得起這天下?” “是端王,還是豐王?” -- 臨安城外的官道上,一輛小小的馬車,正慢慢駛離而去。 少年阿寄坐在里面,懷中緊緊地抱著,半只破舊的琵琶,眼神空空的,心思卻不知落到了何處。 他的耳畔,仿佛還殘留著昨夜,端王離開前的低語。 “本王不會娶西隸公主?!?/br> 他不知,這是承諾,還是謊言。但卻知眼前的路,他終是要一個人,走下去。 -- 臨安城的秋葉,染上了最為燦爛的金色,伴西風漫天而落,層層復層層地,掩蓋了秋日原本的凄清與寂寥。 隨著城門的悠然而啟,那自西隸大漠迢迢而來的使節,終于踏入了臨安,這場看似永不散去的繁華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