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我,神明,救贖者、地球今天也要賺錢養月亮、我,反派親爹,仗崽欺人、一級茶藝師修煉手冊、軍痞農媳:山里漢子,寵炸天!、道長,我香不香、召喚沙雕玩家后我成了星際首富、海賊之水神共工
齊王姬明卷進官司,正是自身難保。 當初衙門調查的時候,他已經鬧個灰頭土臉名譽掃地,萬幸最后有人頂缸,他全身而退??善n王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突然蹦出來強出頭,踏上兩只腳。韓王的一番折騰讓案子不得不打開重審,不管這兩位王爺如何罵戰撕逼,到了石恪的衙門,一切就憑證據說話。案子重新開審后,證據重新甄別,剔除與案件沒有直接關聯的,剔除若干證據有暇不予采信的,剔除涉嫌偽證的……最后卻很諷刺的,新證據全軍覆沒,反而舊證據里被又找到新發現,讓所有人見證了什么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曾經有人拿著齊王的手令在衛城巡城衙門保釋過一伙犯了宵禁的家奴,而所謂家奴就是那伙南疆刺客,再后來,這伙南疆刺客被冷家三公子各種遮掩掩護藏匿,行跡幾乎隱形。不管齊王如何狡辯,從律法的角度看來,他的干系鐵板釘釘。 姬昭穿著太子冕服主持春祭大典的時候,被禁在府中的齊王在等待最后的宣判。 不太好判,齊王最令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他兄弟鬩墻手足相殘,但姬昭平安無事,所以不管多大罪名都是‘未遂’。冷三公子可以定重罪,是因為他以下犯上,秦王作為一品親王,皇室一員,跟他有關的任何傷害案都能靠上‘謀逆’大罪。 但二殿下是姬昭的親哥哥,地位平等,兄長出手暗害弟弟,參照尋常人家的兄弟傷害案來判,法典里的刑量標注的很清楚:黥面,苦役十年。 圣人拿著律政衙門的結果發愁,不算傷心憤怒,那些情緒早在之前幾個月的起起伏伏的劇情里就被磨光了,如今拿到結果,大概就是等到第二只靴子落地的心情,松了口氣。而且必須承認,律政衙門這個判決真不能算重。嘉佑帝一方面覺得刑量輕得有點對不起小兒子姬昭,另一方面,他又很難接受二兒子臉上被刺字,然后被發配去苦力挖礦。 姬昭看他爹那糾結巴巴的小眼神,最終無奈松口了,“改簽削爵流放吧,流放到南疆,我讓人看著他?!被实劭梢孕薷呐袥Q,嘉佑帝頭一次使用特赦權,竟然還越改越重了。 流放,理論上講,是比苦力是更重的刑罰。但比起臉上刺字去作苦力,只是換個地方過過小日子,似乎又算優待了,而且南疆如今不再是苦瘴之地,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絕沒有饑寒之憂。想來,齊王真的到了南疆,生活質量也不會差。姬昭建議這樣改判也有好幾層意思在里面。 改判,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剝奪爵位成為庶人。如此這般,齊王到了南疆才抖不了他的親王威風,沒有皇室宗親的身份,也就沒了崛起的契機。而且南疆是姬昭的地盤,齊王流放到那里,而不是流放到別的什么地方,也是安姬昭的心。流放姬明去南疆,還有另一層隱晦的意思,就是姬昭在向他爹做保證:我不會再追究,二哥終將保住一條命。姬昭愿意做背書這點很重要。不然,說句難聽的,只要齊王離開他爹的眼皮底下,遇到什么車匪路霸,什么意外失足,時疫,水土不服……一條小命合情合理的就丟了,你能怎的? 齊王這邊的案子剛剛塵埃落定,沒輪上幾天安生日子,江南道那邊的窩案終于被捅出來了,巡查司周大人憋著最后一口氣上了封血書折子震動朝野。 徹查,必須徹查。 然后韓王姬昶焦頭爛額的去找姬昭了。然后,太子殿下氣人不償命的跟他四哥坦白:弟弟我手里從頭到尾真的只有一本黑賬,以人格起誓,我絕不會把這個賬冊交給督察院,交給律政司,可其他那三件屋子的黑賬,真不好意思,管不了。 以上出自水清淺的合理腦補。 表面上的消息是,韓王某天閑來無事去東宮,哥倆好的喝酒敘話,賓主盡歡。臨走的時候,太子殿下還送了他四哥兩車二十年陳釀好酒。然后,好巧不巧的,韓王回家當夜就發了中風,癱了。你說說,太子宴請、喝酒,兄弟敘話,本來都是好事。姬昭送他四哥好酒的時候還勸過兩句,應小酌怡情,以保養身體為重。太子殿下的嘴,這是開過光吧? 韓王宴后就中風,按理說,太子殿下難免有點瓜田李下之嫌,但大部分人還是很明事理的認為,讓太子殿下背鍋實在太冤了,太子沒理由害韓王,在大家印象中,這兄弟倆的關系應該很不錯。而韓王會得中風,眾所周知,韓王殿下好飲,是他們兄弟里最身寬體胖的,太醫之前也有過醫囑,所以發生今天這個事,也不算很意外呢。 結論,這就是命??! 第139章 是時候了 除了皇家這些糟心的事,嘉佑二十八年三月,帝國開始籌備建設第一支全火器的二百人槍炮營,這是可以永載史冊的大事。 水清淺作為火器營的創始人之一,也被許了一席之地,領為都軍侯。官銜是套上了,但沒有人期待他真的坐穩這個六品實職位置,授他官銜就算某種變相獎勵,永載史冊,這是多大的榮耀啊??删褪沁@么一個正兒八經的軍隊實職官銜,還惹來水清淺的抗議。 “以為我傻???領了這種實職官銜之后,就有軍法管著了。遲到早退飲酒宿娼全都得挨板子關小黑屋,我不干!” 姬昭筆下一停,眼皮掀出來一絲厲光,“遲到、早退、飲酒、宿娼?”太子殿下一字一頓的重復,鼻音轉了三四圈,這要是一般大臣,腿都嚇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