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朝堂議事,修建運河
書迷正在閱讀:他們的嬌寵[高H NP]、崽崽是全世界的希望、那一只小飛天兒、我,神明,救贖者、地球今天也要賺錢養月亮、我,反派親爹,仗崽欺人、一級茶藝師修煉手冊、軍痞農媳:山里漢子,寵炸天!、道長,我香不香、召喚沙雕玩家后我成了星際首富
憑借韓毅的境界,一些不加掩飾的思維念頭,在他面前幾乎無所遁形,就算是并沒有表露在外的想法,只要涉及到韓毅,那他也可以感受到。 “謝陛下!” 群臣轟然回應,站起身來。 于龍椅上俯視一眾文武百官,韓毅表情淡漠,無驚無喜。 畢竟他已經是一個統御三個世界的皇帝,區區一個大唐雙龍世界的皇帝,還不足以撼動他的心靈。 他始終知道自己的目的,哪怕是這個世界美女如云,可以給他帶來美好的享受,他也不會再停留在這個世界,畢竟他還受到壽命的限制,能夠享受的時間終究有限。 站立下手的中年太監高聲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br> 話音剛落,站于群臣正前的楊素,上前一步,說道。 楊素一身黑色冠冕,躬身道:“宇文閥,柳家,元家...密謀造反...” 大殿寂靜無聲,唯有楊素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內。 楊素立于群臣之首,細數了宇文閥的十大罪證,最后深深拜倒。 “臣請盡誅之,以振朝綱!” 雖然他自己也參與到了其中,但他畢竟只是寫了一封信,憑借他的身份,這封信根本不足以作為指控他的罪證。 當然了,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決定以其他參與進這件事世家的覆滅,作為挽回他在韓毅心中的形象,抵消他之前犯下的過錯。 群臣噤若寒蟬,不敢發聲。 之前長安城中的殺伐,已然將整個長安城中的世家全數震住。 但,韓毅特意留下了宇文閥這一系世家門閥中的幾個頂梁柱,就是為了留在今天處理,以此來震懾朝堂。 這宇文閥不同于一般世家,宇文閥是自北周時就跟隨楊堅起家的大功臣,閥中子弟在朝堂上更是占據不小的地位,哪怕是國家重器驍果衛,都被宇文閥掌控了三成。 沒有人會以為,這是楊素自作主張,必然是經過高坐龍椅的那位的暗中示意。 而剛剛登基,就要清理掉前朝老臣。 這位陛下的殺意之重,當真恐怖無比。 “準!不過那些被蠱惑的世家,雖說也參與了謀反,但終究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那就讓他們募捐一半的財產來買命吧!” 龍椅之上,韓毅淡淡開口,透過冠冕的十二旒珠之下,幽深的目光掃視過群臣。 “陛下圣明!” 被韓毅眼神掃視的一眾大臣,全都心中一震,連忙謹慎的跪倒在地,高呼圣明,其中一些人更是喜意外露,顯然是他們背后的家族,參與進了這場叛亂。 以那位的脾氣,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誰敢頂撞,怕是嫌命長,更何況這命令確實比較人道,他們也沒有反駁的必要。 即使是立于群臣正前的蘇威與高穎,猶豫半晌之后,還是跪倒在地,支持韓毅的抉擇,既沒有反駁,也沒有堅持剿滅。 畢竟韓毅的做法不僅打擊了這些謀逆世家,震懾了朝堂,收獲了一批財富,還沒有太過于逼迫世家層面,或許唯一不足的地方,便是折損了一些皇家的威嚴。 “怎么?除此之外,你們就沒有什么事要上奏的嗎?” 群臣剛剛起身,韓毅饒有趣味的掃視了群臣一眼,笑著詢問道。 群臣相顧無言,他們確實也沒什么大事可奏,若是以上奏一些小事的話,難免有糊弄的嫌疑,只怕折損了他們在韓毅信中的形象。 看了一眼相顧無言的眾臣,韓毅不由感到一陣無趣,隨后直言道:“既然你們沒什么說的,那就由我來說,雖然現在大隋已經一統南北,但諸君不覺得,大隋對于南北之間的控制太過稀松了嗎?” “難...難道?” 對于韓毅的話,眾臣還有些摸不著頭腦,唯有高颎、楊素、蘇威等有能力的大臣,才能稍微明白韓毅話里的意思。 韓毅看了一眼,有些驚駭的高颎等人,頷首道:“不錯,我欲開鑿一條江南運河,從長江而起,經由江都,北至淮水南岸的山陽,諸為愛卿以為如何?” “開...開運河?” 韓毅的話一挑明,朝堂上的眾臣頓時明白了過來,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連連贊道:“陛下圣明!” 當然也有不少人知道,開這條運河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一個疏忽就有可能,拉著帝國覆滅。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開運河一事,必然勞民傷財,大損國力,動搖國家根基,倒不如徐徐圖之!” 高颎連忙勸誡,在他眼里,顯然是韓毅開始好大喜功來了。 要知道千年前以秦始皇的魄力,都只是鑿了靈渠,連接長江珠江,加強對南越地區的控制,至今都是交通要道,使得經濟大為繁榮。 這種人工運河的設想,極大地啟發了后世統治者,但為什么沒人修? 因為都知道這是勞民傷財,極可能動搖國本的事情。 利在千秋說得好聽,可統治者也不傻,但凡有國力為之的,誰愿意罪在當代? 但韓毅知道,時機已然成熟了。 古代很長時期內,國內的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遠甚于南方。 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四百多年的混亂使北方受到嚴重沖擊,同時南方經濟文化的抬頭,卻又導致了武力的衰弱,遠不如北方多民族混合,武風盛行,軍隊實力強橫。 所以由北向南,一統天下,乃是必然,但統一之后,北方則需要南方的物資供應。 比如為了防備每年來犯邊境的突厥高句麗,大量軍隊駐扎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而路途如此遙遠,單靠馬車實在吃力。 這種時候,還有什么比貫通南北的運河漕運更合適的呢? 講白了,此時的天下南北,就是一文一武,如果文武相合,大隋的國力必然能攀升至巔峰,舉世無敵! 大唐貞觀之治的巔峰時期,萬國來朝,其實就在此基礎上誕生。 當然,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似乎都沒好下場。 秦修長城,利在千秋,二世而亡,隋修運河,利在千秋,二世而亡…… 韓毅如果選擇當一個守成帝王,只要繼位,以如今的大隋強將如云,軍力鼎盛,北上大破突厥,覆滅高句麗不成問題,但作為一個能夠穿梭諸天的存在,自然有著遠超常人的雄心壯志,又豈會故意逃避大運河的難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