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書迷正在閱讀:人類清除系統、諸天建設系統、他們的嬌寵[高H NP]、崽崽是全世界的希望、那一只小飛天兒、我,神明,救贖者、地球今天也要賺錢養月亮、我,反派親爹,仗崽欺人、一級茶藝師修煉手冊、軍痞農媳:山里漢子,寵炸天!
虞世南斂眉深思,低聲說道:“太子殿下昏迷前,確實已有這苗頭?!?/br> 太子殿下的身體一貫不好,這怕是這李氏皇家慣有的毛病,從圣人到長孫皇后再到太子一直延續至今。兩年前始,太子的足疾偶有頻發,若是能控制得當,便與旁人一般無二??扇羰巧眢w衰弱些,這行走間便能初見端倪。這位太子在朝臣們的面前從來都是完美無瑕,只從那時起便稍有變化,那暴躁的情緒偶有流露,對太子屬官的勸諫也常有不滿。 縱如此,太子依舊牢牢控制著屬于他的那波屬官。那一病三月,雖有人蠢蠢欲動上折意欲換太子,卻被一應太子屬臣駁回。圣人對此也抱有默許,任由太子一脈攻訐那些上奏之人。 而至今日……虞世南幽幽望著那騎射的場所,若有所思。 太子醒來后,便好似回到了當初那寬厚仁和的模樣,這當真是他已經消解了這一應的變化,還是說……已經藏得更深了? 作者有話要說:六千更新get√ * 虞玓僵硬抱著小公主,宛如在面無表情地炸毛。 太子:莫怕。 (os: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災禍的詳細數據來自《唐代自然災害及其社會應對》,救災引用自《災害與明代政治》(王士性《賑粥十事》與陳繼儒《賑荒條議》),《越州趙公救災記》 * 這章寫得有點卡,所以就六千吧!今天開始復建調整作息,希望能早睡早起至少別再看日出了(給自己翻一個白眼如果能調整過來的話,明后天應該能開始嘗試日萬……不還是九吧。 * 我必須瘋狂吐槽一個事兒,為啥每次回評論的時候都要讓我填驗證碼,有時候驗證碼填對還瘋狂逼逼??!我沒有錯1 1=2難道我會算不出來嗎? (晉江你清醒一點?。。。?/br> * 感謝在20200322 07:54:26~20200323 03:36:3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詩酒趁年華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我愛小貓咪1102 5瓶;蘇繡、江邊過路客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0章 大興宮內一片寂靜。 長孫皇后正坐在梳妝臺前任由女官拆著發髻,那披散下來的青絲被女官握在手里,一下下地通著頭發。 她半闔著眼,燭光下的側臉溫柔內斂,帶著些倦怠。 本來一歲多的小公主是隨著長孫皇后一起睡的。只是自她發病后,怕過了病氣給嬌小的孩子,便一直讓乳母帶著。雖偶有哭鬧,但是漸漸也就習慣了。 通著頭發的力道有點微妙的變化,長孫皇后并未睜開眼,淡笑著說道:“圣人忙完了?” 圣人高大的身影站在長孫皇后的身后,握著青絲專注地給她梳著,一下一下由頭至尾,“今兒身子如何?”白日設宴,雖圣人看得出來她心情不錯,卻也害怕她憂勞過度。 她笑著睜開眼來,看著金銀平脫鏡里倒印著的帝王,“孫神醫的醫術了得,圣人莫要擔憂了。且我的身子,圣人也是知道的,若有朝一日,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赡炎镓熗频侥切┽t官身上?!?/br> 圣人聽完后溫和笑道:“是,可觀音婢卻是說錯了,不會有這一日?!?/br> 長孫皇后嗔怒地看了他一眼,提起了宮里落鑰前剛走的李泰,“雖欣兒養在我宮里,不過最近青雀來得有些頻繁了?!?/br> 圣人沉默少許,結結實實給長孫皇后通了千次,這才把梳子放到一旁,自去凈手后,在她身邊坐下,“青雀關心你,那也實屬正常?!?/br> 長孫皇后似笑非笑地說道:“圣人特許青雀坐轎進宮,那也是正常的?” 圣人訕訕地望向他處。 在這件事上,若是觀音婢不提起還好,若是提起,他總是有些虧心的。 長孫皇后看著銅鏡中滿頭青絲披肩的女子,抬手在陰影拔下一根白發捉在指尖,溫柔地說道:“我知圣人敬我愛我,如此也是為了體貼青雀,可凡事都有規矩。若是逾越了這個度,便會徒生妄念。高明是我的孩子,青雀也是我的孩子,我萬不愿再出現如武德九年的事情?!?/br> 這件事向來是圣人的隱痛,若非提起來的人是長孫皇后,怕是要當場讓他暴怒。猶是如此,圣人的臉色也不大好看。 長孫皇后回眸看他,這位聰慧公正的女子宛如沒察覺到圣人臉色的變化,“圣人,當初你的切身之痛,難道要再在他們身上重現?”她低頭靠在圣人的肩膀上,嘆息著說道,“你若當真是愛他們三個,就莫要疼愛到他們忘了界限?!?/br> 圣人抬手樓主長孫皇后消瘦的肩膀,久久不曾言語。 … 夏日炎炎,蟬鳴不斷。 虞玓埋首卷軸,正不斷翻閱著相關的書籍。 自劉朝生知道他的學生在圣人面前掛了名,更知道他就是虞玓的夫子后,很是高興了一段時間。只他冷靜下來后,對虞玓的要求更嚴苛起來。 那篇據說是要呈交御前的文章也被劉朝生改了又改,力圖不管是筆墨字跡文筆皆為上乘! 虞玓在沒觸碰到底線往往是慢吞冷淡的性子,劉朝生讓改那就改。 他在石城縣的時候慣用胡椅,這是徐娘子讓人所做的,說是從胡人傳來的坐具。只是他來了長安后,發現就算是西市商賈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少有看到這樣的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