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透視醫圣、病嬌影帝,輕點親!、我在反派大佬身邊臥底、異能詭妃:邪尊,好火爆
蘇瑜也是落榜的一員。不過她和其他那些刻苦學習,幾乎要頭懸梁錐刺股的知青們不一樣,蘇瑜就像是給自己找了個可以偷懶不下地的借口。她平時還好,做家務,洗衣服做飯帶孩子都沒問題,就是極其不愿意下地。 劉山和他的爹媽也都看出來了這一點,也不勉強蘇瑜。劉家的勞動力足夠了,也不需要蘇瑜干活的那點仨瓜倆棗。 相比于下地干農活,在家里做家務確實是比較輕松的。即便蘇瑜還在城里的時候,家里的家務也基本是她干的,那時候她父母要上班,更別指望她哥干活,所以家里洗衣做飯的事也是蘇瑜干慣了的?,F在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干家務罷了。 何況從前在娘家干家務活的時候,因為父母的重男輕女,她哥哥在家里就跟個甩手掌柜似的,什么活都不干。讓她做家務也做得內心十分的不平衡,抱怨父母太過偏心。 在婆家卻又不一樣。在婆家是因為丈夫和公婆都疼愛她,才讓她不用下地,可以只在家里做做家務。所以同樣是做家務活,蘇瑜在婆家可做得心甘情愿多了。 蘇瑜不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但是她有些小心眼,誰對她好,她才愿意對別人好。誰要對她不好,哪怕那是她父母哥哥,她也不會對那人好的。 所以因為在婆家過得舒心,她基本把城里的父母和哥哥都拋諸腦后了。除非還能從父母那里弄到好處,否則平時她都想不起娘家人來。 接下來幾年,村里的知青又有幾個考上了大學,大專,或者中專的。哪怕是中專,也讓村里人羨慕不已,畢竟此時在縣里中專也是了不得的文憑,畢業了也能分配工作的。 連劉建軍也被他爹媽逼著學習,希望他能考上個中專,那他將來一輩子就不必爹媽cao心了??上⒔ㄜ姷奈幕胶麓謇锏娜诉€行,實則連蘇瑜這個混了個高中畢業文憑的人都不如。蘇瑜哪怕學習成績不好,至少有張城里正規的高中畢業證書。而劉建軍雖然讀到了初中畢業,可那是鄉下的中學,師資力量和城里沒法比,何況劉建軍并不是什么勤學好問的好學生,他又有什么本事,在初中畢業這么多年之后,又能考上中專呢。 倒是鄉下中學的幾個老師,因為當老師的緣故一直沒有斷了學習,后來努力了一兩年,也有人考上了師范大學,也有人考上了中專。將來畢業出來,就不僅僅是個沒有正規編制的鄉下學校的老師了。 雖然有些知青是學渣,努力了也沒有考上大學,好在幾年后國家政策改變了,允許知青回城了。哪怕沒有考上大學的知青,也收拾好了行李奔赴家鄉。 在生產大隊里,知青們和村民結婚的唯有蘇瑜一個,其他的要么是沒有結婚,要么就是知青內部解決了婚姻問題。 所以在知青回城的政策發布之后,村里就剩下了蘇瑜這獨一個的知青了。 在這種時候,哪怕蘇瑜生活的很好,也難免有了些想法。倒不是想要拋夫棄子的回城里,實則她那個娘家現在已經沒有她的落腳之地了,回城了也沒地方住,沒有工作和收入,吃不飽飯。還不如在鄉下的日子。 只是因為其他的知青都走了,要么是考上了大學,將來有個好前程。要么是回到了家鄉,在家鄉父母親戚的照顧下,也能漸漸的把日子過好。唯獨她孤零零的一個人留在了鄉下。哪怕她原本和其他的知青也不是很親近,現在也感覺很不習慣。 好在她丈夫能干,兒子聰明,公婆也體貼不多事,沒多久她就從那種怪異的情緒緩了過來。她向來是頗為識時務的人,知道現在對她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也就徹底絕了回城的念想,一門心思的過好現在的日子了。 劉家人因為能干,家里的日子向來都不難過,吃得飽,穿的暖,這在鄉下就是一頂一的好日子了。蘇瑜雖然曾經在城里過過更好的日子,但城里的父母親人已經放棄了她,所以她對現在的日子也沒有什么不滿足的。 后來國家政策改變了,她能干的丈夫劉山去南方闖蕩了幾年,后來把全家接去了南方,落戶在了城里,蘇瑜才又重新變成了城里人。 等到蘇瑜人到中年之后,她的脾氣才漸漸圓融了,也漸漸對父母釋懷了,和娘家又恢復了人情往來。 大概也是因為自己的日子過得好,才能對別人比較寬容。若是一輩子留在鄉下種地,蘇瑜說不定一輩子都不會再搭理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