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透視醫圣、病嬌影帝,輕點親!、我在反派大佬身邊臥底、異能詭妃:邪尊,好火爆
按理說這是一件好事。之前參與奪嫡的皇子,只有五皇子現在是清清白白的,身上沒有污點。 只要皇帝有心,就可以把五皇子立為新的太子。那么五皇子奪嫡這件大事,就算是辦成了。 在許多圍繞著五皇子的官員看來,皇帝是很偏心甄貴妃和五皇子這對母子的?,F在其他的皇子既然已經成不了事了,那么五皇子被立為太子,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惜,支持五皇子的官員剛在朝廷上表明希望皇帝再立太子的意思,立即就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過去,五皇子是皇帝的寵妃所出的愛子,而且在朝廷中沒有什么勢力,相比他的幾個哥哥,就是個小可憐,所以皇帝對他多有偏袒扶植。 等到現在皇帝發現,諸位參與奪嫡的皇子只剩下五皇子一個干干凈凈不惹塵埃之后,立馬就感覺不安了,也對五皇子產生了不滿。 覺得五皇子小家子氣,一心只有銀錢,哪配被立為太子? 太子謀逆當天有心保護一直跟隨著他的四皇子,所以對他完全隱瞞了謀逆的事。所以四皇子沒有被皇帝處置。但因為四皇子向來跟著太子行事,所以皇帝也不甚喜歡四皇子,對四皇子冷處理罷了。 現在皇帝看五皇子也不順眼了,所以本來被皇帝冷處理的四皇子就被推了出來,用他和五皇子打擂臺,保持朝堂的平衡。 在這個節骨眼上,甄老太太去世了,甄家全家都要閉門守孝。 甄家少了一塊護身符,從此不再敢為所欲為不說,現在正是五皇子的緊要時刻。 五皇子唯一的敵人,就是那個過去并不顯眼的四皇子,只要把五皇子推上了太子之位,甄家就算是大業成功了。 可偏偏甄家因為守孝,行事顧忌頗多,并不能親身上陣去問為五皇子搖旗吶喊。 不過甄家不能這么做,甄家在江南籠絡的黨羽可沒什么顧忌。 在他們看來,皇太子,皇長子,三皇子這幾個最具競爭力的對手都倒下了?,F在朝堂上,只剩下了個并不出眾也沒有什么人緣的四皇子與五皇子相爭,五皇子的成功簡直指日可待。 于是他們紛紛為五皇子搖旗吶喊,上書給皇帝為五皇子說好話。 這些官員能夠在江南被甄家籠絡,自然算不上什么眼光長遠的人,也并不了解皇帝真正的性格。 他們這種搖旗吶喊的行為,可把皇帝氣著了。 皇帝越是到了晚年,就越對這種爭權奪利的事情敏感。江南如此多的官員為五皇子說話,讓皇帝覺得危險,覺得五皇子已經打算靠著擁立他的官員和他這個皇帝分庭抗禮了。 現在五皇子和四皇子在朝廷上打擂臺,維持著某種朝政上的平衡,皇帝自然不能隨意的處置五皇子。 但是對那些不開眼的江南官員,皇帝是不會手軟的。 皇帝暗地里指示他安排在江南的那些包括林如海在內的心腹,要他們上折子彈劾江南的某些官員。 這對林如海他們來說,真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那些人本來就是他們的敵對派系,只不過因為那些人依附著甄家,皇帝又特別寬容甄家,讓他們動彈不得,這才忍耐到如今。 實際上那些人滿身都是小辮子,一抓就是一大把,上折子彈劾他們簡直輕而易舉。 其實也是甄家運氣好,恰好在這個時節,甄家的老太太沒了,他們全家都要守孝,所以來不及在皇帝面前搖旗吶喊?;实圻@次也沒有處置甄家的意思,只是將林如海他們彈劾的那一批江南官員都一網打盡了。 江南官場算是大換血了。 沒了那些黨羽的幫忙,從此,就該甄家在江南日子難過了。 這幾年,林家沒有什么大事發生。也就是黛玉七歲之后,賈敏給她找了個女先生,專門教她一些女子該學的本事。不過黛玉不愛女紅刺繡或者女四書什么的,反而愛和弟弟一起跟著先生正經的讀書。 林如海是個開明的人,否則也不會在女兒小時候請了賈雨村當先生給她開蒙。 反正王舉人已經年老體衰,已經過了擔憂男女大防的年紀,也就由著黛玉繼續的讀書了。 林璟五六歲之后,也開始全天的上課,除了上學做功課之外,還要練一練字,讀一讀科舉考試之外的雜書以增長見識。 林家的日子安好,賈敏生活閑適,因此還有閑心關心一下娘家親戚家的事。 賈敏是時常和母親通信的,之前知道娘家想把在宮中做女官的賈元春送到太子的后宅中,就覺得有些不好。賈家難道沒落至此?只能獻女以諂媚太子才能在朝堂立足嗎? 可是賈敏是出嫁女,管不得娘家的事,只好對此閉口不言罷了。 之前發生了太子謀逆的事,還讓賈敏為娘家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賈家有沒有把賈元春送進太子的后院?賈家這次又會不會受到廢太子的牽連? 好在這時候,賈敏又收到了賈母的信,說是之前賈家在宮中無人幫忙,只好求了老親甄貴妃來安排賈元春的事。哪知道甄貴妃并不想賈家徹底的投靠太子,所以暗中從中作梗,使得賈元春還好好的做著她的女史呢。甄貴妃還給賈家傳話說,她打算把賈元春指給五皇子做側妃。 榮寧二公好大的名頭,賈家現在卻是手中無權的,只有賈代善留下的一些余澤,使得皇帝對賈家印象不錯,一般人不敢惹到賈家身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