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收編的麻煩
龍巢部落的人數陡然間從一百多人劇增到七百多,雖然由于奧斯汀身為巨龍一族天生的加成,再加上龍巢部落的生活能夠保證他們每天吃飽飯,獸人俘虜們基本上沒有什么不滿,甚至還覺得在龍巢部落里面生活得不錯,徹底甘愿臣服。 但對于突然增加的六百多人的管理,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當初奧斯汀改造出龍脈獸人之后,興奮之下便是決定全軍出擊橫掃四周各個獸人部落,然而當時他根本沒有想過戰后的首尾,因而很多東西都沒準備好。 首先是住的問題,龍巢村落幾經擴張,但那十來間簡陋的草屋最多只能容納兩百來個獸人,再多的話只能新建房屋,甚至連村子外圍的圍墻都要拆除,重新建造。 而在新建房屋的過程之中,奧斯汀再次感受到了有紀律和無紀律的區別。 由于趕時間,新建房屋的工作一開始也把獸人俘虜們拉進去,然而結果卻是獸人俘虜們不僅沒有加快建造房屋的速度,反而令得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 其中最根本的一個原因便是無紀律。 一眾獸人俘虜在建造之時,一片亂糟糟的景象,大幅度拖累了建造的速度,與龍巢部落獸人的協作建造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果然,獸人一定要經過軍訓的洗禮,將那股閑散雜亂的風氣給去清除才可以讓他們加入龍巢部落里面?!?/br> 眼見著人多力量反而變小的狀況出現,整個龍巢部落建造工地被攪得一片亂麻,奧斯汀更加堅定了自己實行的軍國政策。 沒有紀律的獸人,只是一盤散沙。 或許日后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集體的,軍民一體式的體制會限制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但在現在這個初始階段,反而是最好的發展體制。 “也只能分工合作了?!?/br> 最終無奈之下,奧斯汀只好將獸人俘虜分成幾部分,專門負責砍樹以及搬運物資等工作,至于建造房屋這種需要一體協作的工作,則是交給了擁有著一定紀律性的龍巢部落的獸人。 如果是其他部落征戰,戰勝者將失敗者看做奴隸,隨便讓他們聚集在一個草落里窩著就行,什么衛生什么住處根本無需去管,平時竭力壓榨,戰時再將奴隸聚集起來沖在前面當做炮灰。 如此一來哪里會產生什么壓力,但奧斯汀的龍巢部落又豈是和其它卡瓦大森林內的獸人部落相比。 俘虜在其他獸人部落看來是消耗品,在奧斯汀看來卻是寶貴的財富。 并非是他什么圣母心發作,而是把俘虜經過軍訓之后融入龍巢部落體系之中,形成的軍民集團彼此相互協作,無論是戰爭還是生產生活都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率,可不是其它部落那種落后的驅使方式能夠相比的。 激增的獸人給龍巢部落帶來了眾多的麻煩, 紀律,衛生,住等方面都有如一團亂麻,而除了這幾樣之外,還有一樣非比尋常的麻煩。 那就是食物。 獸人本就少有儲存糧食的剩余,更何況在冷冬過去沒兩個月的情況下,在剿滅那幾個獸人部落之后,收繳到的糧食也只是夠獸人俘虜們幾天的消耗而已。 盡管龍巢部落糧食一直有剩余,這兩個月來的狩獵活動將大量的獵物制作成了熏rou,再加上外界采集的果實樹根等等,足夠龍巢部落獸人們好幾個月的消耗。 但當龍巢部落人口數量激增了五六倍之后,那點食物就捉襟見肘了。 牛頭人部落馴養的那一群野牛終究是例外,更何況那一群野牛在未來不僅要作為畜力作用在開荒農業上,在雪狼騎兵還尚未見到蹤影的情況下,奧斯汀甚至考慮建立一個牛騎兵團,因而野牛群是不能動的。 如此一來,即便龍巢部落畜牧養殖已經有了一點成果,但對于巨大的糧食缺口,仍然是有所不及。 “獸人俘虜要先進行軍訓洗禮,注定外出收集食物的時間不會長,而且方圓十里范圍內的領地,豢養兩百人口就基本已經到了極限,看來只能向外擴張了嗎也只能如此了,好在超凡者龍脈獸人也已經成型,戰力大大提高,也不用太過擔心安全問題了” 當初龍脈獸人出現,奧斯汀一時興起之下便是發動了戰爭,開始盲目擴張,卻沒想到招來了一堆的苦果。 “唉,當初是我急切了?!?/br> 就在奧斯汀愁眉苦臉想方設法解決獸人部落食物問題,甚至準備以龍脈獸人為核心,向更遠處探索的時候,一個好消息傳來,徹底解決了他當前的苦惱。 經過一個半月左右的種植,河流平原旁邊開荒的第一片田地,終于可以收獲了! 或許是異界葛根不同的關系,也或許是空氣中蘊含的魔力令得葛根加快生長,反正第一片開荒的田地里的葛根,終于是成功長成了。 田地里,原本蜿蜒在樹枝上的青翠藤蔓此刻已經是變得微黃了起來,不少葉子開始落下,稀稀落落的。 整片田地原本青蔥嫩綠如若夏天郁郁蔥蔥的森林,一夜之間變得猶如秋天般蕭索了起來。 而這個改變,也就代表埋在土壤里面的葛根,已經是可以收獲了。 第一片開荒的田地距離龍巢村落并不遠,走出村子門口,朝西南邊走上大概一里左右的道路,便能看到一條蜿蜒的河流,而第一片田地便是坐落在河流旁邊。 可以收獲這一天,整個龍巢部落都是驚動了。 大大小小的獸人都聚集在田地旁邊,伸長脖子探望著。 連正在接受訓練的獸人俘虜們也難得偷了一回閑,跟在龍巢部落正式獸人們的后面,聚集在田地旁邊看熱鬧。 因為在這具有特別意義的重大日子,獸人教官們也跑去觀看挖掘的場面。 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之中,維尼奎克等人擦了擦手,握住木鏟一鏟子下去。 所有獸人的心眼都提了起來,這種田計劃是成功還是失敗,沒有人事先知道, 這一個多月以來的辛苦,到底是白費功夫還是力有所值。 隨著這一鏟子下去, 一切都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