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于是全宗上下皆指望著景逍。景逍一生逍遙,修為自然稍淺,但悟性極高,幾起幾落之后竟當真馴服了臬司劍。 只可惜,他修為不夠,陽壽有限,只在臬司仙使任上堅持了一段時間,便魂歸天際。伉儷情深的妻子料理完他的后事后,隨他去了,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幼子。 那幼子便是景決。 而能養幼子的人,便是不足二十歲的景昭。 那之后是景行宗最困難的時代,連失幾位大能,全宗弟子服喪許多年,碩果僅存的一叔一侄年紀都不大,守孝守得一臉菜色,大小兩根豆芽菜。 想遠了,童殊拉回思緒,對面冉清萍交代完已轉身要走,對他們頷首致別。 辛五與童殊連忙行禮相送。 阿寧從冉清萍身后探個鬼臉出來,古靈精怪口角帶笑的,目光卻是詭譎變化,說不清是歡喜還是別的什么情緒,他跟著冉清萍步步走遠,走出一段背對他們擺擺手,微微側過臉。 只能隱約見阿寧目光一閃,也不知他想說什么。 童殊想,管他說什么,這少年說出來的話要么天真爛漫,要么刺人硌應。前者不似真心,后者不明真意。 不聽也罷。 望著冉清萍迤邐遠去,童殊生中微微不安,轉向辛五,想了想道:“五哥,你與洞樞上人相熟?” 辛五道:“有些淵源?!?/br> 童殊道:“你年紀也不見多大,怎與洞樞上人有來往的?” 辛五頓了頓,卻另起話頭說出了童殊所想:“你疑心阿寧?” 童殊便聽出辛五不欲多言與冉清萍的關系,便也順著話道:“我總覺得阿寧這么跟上洞樞上人會出問題。我原懷疑他是哪個小仙門的子弟,可我探過他的修為,全無基礎,連引氣入體都沒有完成,這種年紀沒有任何仙基,斷不可能是仙門弟子了。按說阿寧是凡人公子,不太可能會對修真界的事情如此了然。不過他知道的都是眾所周知之事,隨便遇上哪個小道人一打聽便全了解了,這本不算什么?!?/br> 辛五嗯了一聲,目光中也有深意。 童殊接著道:“阿寧巧言令色時笑時怒,變臉比變天還快,不知哪張臉才是他真正的臉,留這樣的人在身邊,實在是個隱患。按說,阿寧毫無修為,洞樞上人修為高絕,阿寧并沒有能耐傷到洞樞上人分毫??墒?,我總覺得哪里不妥,我是不是杞人憂天?” 辛五道:“不算杞人憂天。但上人同意阿寧跟著,必有其意?!?/br> “何意?”童殊道,“洞樞上人隨遇而安、淡泊無為,他與誰同行,與誰同飲,皆不強求,帶著怕是沒什么意思在里頭,大約只是單純地不去拒絕?!?/br> 辛五道:“或許此間便有其意?!?/br> 辛五不說誑語,能出此言,必有深意。 童殊沉吟片刻,目光一閃道:“若說真有其意,我想到一個。修到到扶道境,最在意莫過一個‘道’字。入扶道境的上人,皆已得上天證道示語。仙史有載,‘斷情’‘去妄’‘戒嗔’‘克念’是可考的證道示語。洞樞上人入世察情,想必其證道示語與凡塵人情有關?!?/br> 童殊思緒飛轉,接著道:“與情有關?不像,洞樞上人幾百年也不見他與誰有過瓜葛,連宗門都鮮少回去,于血脈與傳承淡泊到這等境界,七情無欲有如過眼云煙。有癡有關?修仙之人最易癡于修為或是靈寶,可我看洞樞上人身上有傷有病也不管,對修為不甚在意,他今天連佩劍都不戴著,隨身使用的不過是一枚品相尋常的銀鈴,顯是對靈寶也不太上心。超然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那他的證道示語會是什么呢?” 童殊頓了頓,接著道:“其實,越是這種無欲無求的人,越是無情。譬如令雪樓,愛憎分明,喜怒熱烈,是一個存在感特別強的人,他心之所系并不難猜,我猜他的證道示語左不過與‘妄’字有關。但像洞樞上人這般的,實在不知還有是什么是他執著或是在意的,證道示語更是無從猜測。不過,不管是什么,大約也是劫難重重?!?/br> 辛五深看了童殊一眼:“為何如此關心此事?” 童殊道:“冉清萍是幾百年來第一位上人,我自己是不指望飛升了,但能看到別人飛升也是好的,至少說明飛升之門尚在。而且,洞樞上人是難得的淡泊名士,不似那等爾虞我詐矯情做偽之人,他這樣的名士,飛升萬眾所歸?!?/br> 辛五道:“你很少對人有如此高的評價?!?/br> 童殊道:“其實,我對挺多人的評價都挺高的,我沒有膽大自負目中無人到大家傳言那般地步。人外有人,天外有人,在真正的名士能人面前,還是有自知之明的?!?/br> 他見辛五認真地聽著,接著道:“五十多年前的時代人人稱畏的是令魘門,人人稱道的是‘三真人’。令雪樓修為像是無底洞,我也只他的境界到了魔君境,但他離魔神境到底有多近,我卻不知道了。到他那般睥睨眾生的境界,常人難以理解。我雖然在他近前,因為理解不了,其實與大家一般,對他也是畏懼居多?!?/br> 他頓了頓,接著道:“再者便是‘三真人’,但凡人能夠能修到真人境界,皆是出類拔萃之人,每一個都值得佩服。晉了上人的洞樞自不必說。焉知真人我雖沒見過,但女修修行更為不易,能到她那般境界,必定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令人十分欽佩。還有一位,洗塵真人,年少成名,二十多歲便晉真人,一騎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