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連續這么商討了幾個晚上,趙飛衡也累,干脆一把將地圖抓起,丟到一邊去了:“這除夕又快到了,一眨眼又是一年過去,阿恭明年要加冠了,他如今可怎么行冠禮呀?” “帝君的冠冕戴得也不少,行不行冠禮還重要嗎?”魏淵笑道,“更何況,帝君不是還有叔叔和老師嗎?” 這倒是提醒顏俞了,狄行已下獄,那單堯又會如何行動? 趙飛衡罵道:“那單堯不過庸碌之輩!也不知我王兄當年怎么就瞧上了他,還讓他當了阿恭的老師,搞得如今什么也不會,成天懷疑別人。要是換了你們兩個去,如今還有東晉什么破事兒?” 魏淵看顏俞似乎有話想單獨跟自己說的樣子,便笑著說:“翼之,天晚了,你先回去吧,俞兒熬不住?!?/br> “行,我走了,”趙飛衡沖顏俞說,“你好好養著,天下還等著你呢!”趙飛衡其實有那么一瞬間想說你以前答應過我王兄的,千萬不能食言,可是不知怎么的又說不出口了。 顏俞半躺著看他離開,方才對魏淵說:“單堯,他一個人不知道會不會興起浪來,我不□□心,也許是狄行現在太安靜了,不太像他,恐怕會有后招?!?/br> 魏淵忍不住要笑他:“狄行不是你一手幫著鏟除的嗎?怎么這樣說?” “他這個人,哪怕是死了,也不會讓別人安寧的?!?/br> 魏淵知道他是擔心徐謙在東晉有危險,寬慰道:“俞兒別想了,兄長自保的本事還是有的,你好生歇著,兄長會小心的?!?/br> “我看徐先生是太閑了,整日搞這些事情出來,倒不如趕緊想想要如何助帝君奪取蜀中!”秦景宣看著前頭烏泱泱的一群百姓,個個面帶興奮不已的笑,自己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自從秦正武答應徐謙出宮過年之后,徐謙便開始選地方,很快選定了永樂江邊的一處亭臺,這里既擋風保暖,又能瞧見永樂江上繁華的夜景,最是合適。但選地方只是其中的小小一環,最令秦景宣頭痛的就是現在,要選擇和帝君一同過除夕的百姓。 為著這事,秦景宣還在秦正武面前與徐謙吵了一架,秦景宣說大可請秦氏王族旁支前來,既省事又安全,但徐謙卻堅持要從百姓中挑選,而且男女老少皆有,無論貧富,無論階層。兩人把秦正武吵得頭痛,最后是秦文隅在一旁小聲說“兒臣覺得徐先生說得對”才把這件事定下來。 消息一出,永豐百姓如同潮水一般涌來,爭著要參與這項盛事,這才有了如今的盛況。前來的百姓須得先登記,再進行調查走訪,連任何有關系的親屬朋友都不能放過,一再確認是永豐多年的居民,不會對秦正武造成危險才能考慮是否能來與帝君共度除夕。 徐謙不僅不覺得累,還快活得很:“我現在做的事,就是在幫助帝君奪取天下?!?/br> “哼!徐先生這話也就騙騙自己,就算真的能統一四海,恐怕也得等到猴年馬月了!” “若是郎中令有更好的法子,不如說來聽聽?!毙熘t輕輕的一句話,卻是四兩撥千斤,把秦景宣說得啞口無言。 眼看著秦景宣消停了,徐謙便慢慢踱步至前面,百姓們擁擠著,生怕遲一點自己的名字就寫不上了,輪到的人則歡天喜地地報著名字,甚至不斷地說著些“讓我來吧,上次臘祭我也去了”一類的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徐謙不知怎么的,眼眶微微濕潤了。 ☆、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秦觀) 徐謙和秦景宣忙著,宮中也沒得消停,因為這事決定得太倉促了,很多事情都要擠著干,一會是量尺寸裁新衣,一會是請帝君過目宴會的流程,一會是報告除夕之夜的安防布置,整個宮中忙亂一片。 秦文隅今日試了兩套新衣,都是特地為了這次除夕裁的,一時之間竟沒選出來哪個好,最后竟跑去向老師求助了:“先生,你說我穿哪個好?” 秦文隅這兩年長高了些,只是被保護得太好了,一雙眸子仍是澄澈透明,馮凌笑笑:“臣覺得哪個都好,太子喜歡哪個?” “就是都喜歡才來問先生呢!”秦文隅抖摟了一下身上的袍子,隨口道,“jiejie說這身好一點?!?/br> 馮凌抬手掩住口鼻,不自覺地咳了一聲:“那就,這一身吧?!?/br> 秦文隅眼睛都亮了:“哎?先生也覺得我穿這身好嗎?” “自然是都好的,只不過若是為了都喜歡的事猶豫不決,浪費時間,那就不好了?!?/br> 秦文隅點點頭:“那我就穿這身了!” 看著秦文隅蹦蹦跳跳離開的身影,馮凌突然就想到秦蕭玉穿新衣的模樣。 馮凌猛地搖了搖頭,好似要把腦中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他統共才見過秦蕭玉幾回啊,一天到晚想什么想?! 除夕當天,帝君的儀仗浩浩蕩蕩地從宮中出發,前往永樂江邊的亭子。亭子里入選的百姓都已經一一檢查過,各自坐好,只等待著帝君到來。一路上,不少人圍在道路兩旁,等著在這兒幸運地見上帝君一面。 秦正武在車輿中聽見外頭的歡呼聲,忍不住掀開側窗的簾子瞟了一眼,不曾想,這一眼就掀起了千層浪,百姓們大叫著“帝君”,臉上是他從未見過的興奮激動的笑容,他竟忽然間不知所措,正想放下簾子,旁邊徐謙便騎著馬過來了:“帝君,跟您的百姓打個招呼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