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魏南甫拱手上前還欲再說,卻被魏方揮手制止了:“有什么話你自己爛在肚子里,這段時間你就到韓墚去,準備把這十五座城交給東晉吧!” “不可啊王上!” “王上三思!” 殿下吵成一片,一旦東晉得到這十五座城池,便是天下國土最遼闊的國家,北魏雖然地大物博,但也絕不是拿來干這事的,更何況三十萬兵馬三年的糧草,這是要掏掉北魏一半的糧倉??! 魏方被吵得頭痛,如今只恨不得時光流轉,倒回幾年前,什么三國合縱他都不管,就安安心心守著北魏,也不至于這么快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好了!吵什么吵?!”魏方一拍桌案,整個殿堂頓時鴉雀無聲,“你們以為我想給?問題是打得過東晉嗎?還是你們想早點國破家亡???!” 北魏雖大,但是并無將才,合縱那幾年魏南甫竟然沒有一次在戰場上獨當一面,如今也就敢在他爹面前嚷嚷幾句,要是真開戰,估計也是要被項起追著打的。 朝臣們也都知道自己家是什么情況,這話一出,竟是無人再應。 秦正武收到魏方的回復,歡喜是歡喜,倒也克制得住,大約是早預料到魏方這唯唯諾諾的性子根本不敢與他為敵,當即派了項起去接管北魏領土,再把糧草領回來。 擴大疆域,儲備糧草,征兵練兵,統一天下。秦正武想,他夢寐以求的事情也許很快就要實現了。 狄行自然也是高興的,秦正武統一天下,他便是帝君之相,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或許他不統一天下,自己也可以先過過當帝君之相的癮?!巴跎?,如今天下局勢已分明,王上雖未統一天下,但此事指日可待,為使天下一呼百應,王上何不先行稱帝?” 秦正武眉頭一動,這真是大膽的做法,不過狄行啊,終于是干了點讓他舒心的事。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 徐謙一個人在齊宅里孤零零地過完了元日和上元夜,外頭滿城歡慶,張燈結彩,他卻依然一身縞素,吃飯的時候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但也許是前一年已經悲傷過了頭,他如今也沒太難過,只是想到自己以后可能都要這么過元日,難免有些薄薄的凄涼。 唯一算得上好消息的是魏淵的來信,顏俞已無性命之虞,但是又說傷重,徐謙突然恨不得親自飛到蜀都去親眼看一看,他想,他什么也不做,就看一眼,知道他沒事就好。 可是他身上還沒有撤下去的喪衣卻提醒著他,那是他一生的仇人。 也許,他應該怪這個亂世,是這個亂世帶走了他的俞兒,他的父母和老師,或許他也該知道國仇家恨不可磨滅,只是他心中愛著那個人,即便知道自己要取他的命,仍然不舍得他死,不舍得他傷。 人活一世,身不由己。 百般糾結之下,徐謙仍是提筆回了一封信:玄卿,千言萬語亦無可謝你相救俞兒之恩,此生若是有可能,兄長自當千百倍償還,若有來世,結草銜環,必報玄卿之情。俞兒體弱,蜀中春日亦是寒冷非常,望玄卿與俞兒多加保重。 “你的好弟弟!”魏方沒了地又賠了糧,自然要找個人出氣,于是把魏致叫進宮里一頓好罵,要不是魏淵如今是蜀相,他擔心剛處理完東晉又要被蜀中問責,早就把魏致一家發落了,也不至于憋屈到這種地步。 魏致跪在地上,他一輩子也沒見過魏方發這么大的脾氣,不禁有些害怕,辯解道:“王上息怒,魏淵離開北魏前往蜀中一事確是侄兒失職,但擔任蜀相絕不是他所想,王上知道的,魏淵向來淡泊,從不做出仕之想,必是在蜀中遭遇逼迫,王上明鑒!” “若不是你平日多有縱容,不嚴加管教,哪能有這事出來?” 魏致心想,魏淵從小就到南楚去,如今又是有家室的人,他能怎么個管教法?但又知此事確實是魏淵不對,于是求情道:“此事自然是侄兒的錯,想必他念著自己是北魏人,自然不會令蜀中與北魏為敵,要是他做出大逆不道不念家國之事,侄兒第一個不放過他,還請王上寬宏大量,放他一條生路?!?/br> “哼!前番魏落蝶拒婚一事,寡人還未與你細細計較,沒曾想你這寧成君府里,凈是些目無尊長法紀之人!” 魏致一聽他提到魏落蝶,生怕他抓不到魏淵,便要拿魏落蝶來出氣,趕緊俯首到地,說:“落蝶年幼無知,侄兒已教訓過她,還望王上念她尚且未經世事,饒她一命?!?/br> “都及笄多少年了還年幼無知,說出去也不怕別人笑話!”魏方自然是沒有膽子處死魏落蝶,但是魏致一家抗旨不遵是真,他便借著這事發作,“連弟弟meimei都管不好,就不必管寧成了,以后寧成寡人派人去管,北魏還沒有這般膽大妄為的寧成君!” 魏致大氣不敢出,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再討價還價就顯得不識好歹了,于是當即謝恩:“多謝王上不殺之恩!” 接下來的幾天,魏方派人來接收寧成,還在魏致府邸前派了兵馬,名為保護,實則是監視。若是蜀中有什么動作,他可以拿這府里的人當擋箭牌,他就不信魏淵會把他這一家人棄置不顧。 魏落蝶看著這幾日外頭雞飛狗跳的,忙去問發生了何事,魏致心煩意亂,根本不想理她,她便又去找齊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