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不行,我要是干了這種事,那不是讓父親擔心,是讓父親蒙羞!” 唐元嘆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都是帝君的,你另外進獻個美人給帝君,既無傷大雅,又可保齊氏一族,何樂而不為呢?” “帝君的后妃已經足夠多,更不要說其他沒有名分的侍婢,若是天下女子都到了帝君的后宮,百姓又怎可安寧?” “若不是女子呢?” 齊晏平頗為驚訝:“唐相這是何意?” “我記得老師那里有一個小師弟,一雙丹鳳眼長得甚好,帝君必定喜歡?!崩畹篮銜r常yin心大發,見著好看的便要,有時候雌雄不顧,上了再說,去年唐元見到長成少年模樣的顏俞,就知道必定合李道恒的心意。 齊晏平一聽丹鳳眼就知道了:“你說俞兒?不可能,俞兒是父親手心里的寶,平日寵得最過,若是父親知道你我二人想過此事,恐怕以后也不必自稱齊門子弟了?!?/br> “平日寵得過那也是個外人,總不能為了一個異姓之人,連自己的子孫都不要了?!碧圃f,“更何況,老師以前常說,愛人要從自己的親人開始,是不是這個道理?” 齊晏平從來也不知道,唐元竟是這么一個人,為了討帝君歡心什么事都做得出來,這樣的人任楚相,大楚怎么還能中興?但是自己畢竟為人臣子,實在得罪不起唐元,只得說:“俞兒我是動不得的,你自己去與父親說?!?/br> 唐元在齊晏平那里碰了幾次壁,干脆直接到李道恒面前獻寶去了,這天下,哪有帝君要不到的人?到時就算齊晏平不同意也沒有用。 “臣知道這幾日帝君日夜為納妃之事煩心,特地來為帝君解憂?!?/br> 李道恒深感今年的女子不如從前,除了齊映游,竟再沒有哪個女子能有這般端莊秀雅的神態。他人雖荒yin,卻偏偏最是喜歡端方的大家女子,如孫秋意、齊映游之流。齊映游與魏氏結親,他實是惱怒了好一陣,唐元這么一說,他也沒多大興趣,只敷衍似的道:“說來聽聽?!?/br> “臣確是未曾見得齊映游一般的端莊女子,但是,有一男子,”唐元悄悄抬眼覷向李道恒,“卻是勝過許多女子,不僅骨相皮相俱佳,而且性情瀟灑恣意,不拘一格,想必帝君會喜歡?!?/br> 李道恒一聲嗤笑,只當唐元夸大其詞,這天下都是他的,有沒有這樣的男子他會不知? “想來帝君定是不信,”唐元跟著李道恒從太子到帝君,少說也有近十年,自然知道他怎么想,“只因此人乃齊方瑾齊先生門下的學生,尚未加冠,更不曾離開齊宅,所以得見的人并不多。臣準備了此人的畫像,帝君一看便知?!?/br> ”齊方瑾的學生,能有什么好東······“ 李道恒一句話沒罵完,卻是被唐元展開的絹布震住了。唐元長于丹青,畫中那一雙丹鳳眼雖靜止不動,李道恒卻不由得浮想聯翩,仿佛美人已在他身前顧盼生姿。 “叫來看看?!?/br> 唐元知道,李道恒雖沒有表現出十足的興趣,但這一句已是夠了?!按巳私衲甏撼跻淹R先生一并周游去了,須得等他回來。而且,按照此人的個性,叫是叫不來的,還得有合適的時機?!?/br> “你安排,予要盡快見到他?!?/br> “臣必定竭盡全力?!?/br> 齊映游尚不知自己逃過一劫,只在魏致的納征之禮到齊宅的時候重重嚇了一跳,心中有些失望,她本以為會等到徐家的納征,卻不想等來了北魏的:“父親,要讓映游遠離故土嗎?” 齊晏平何嘗舍得?他就這么一個女兒,乖巧懂事,任勞任怨替自己侍奉齊方瑾。嫁給魏淵,此后便是魏國人,若無大事,后半生相見的機會也不多了??墒?,他還能怎么選呢?天下這么大,但他們能去的地方那么少。 嫁給魏淵也不是不行,總好過嫁給別的不認識的男子,齊映游將一腔委屈納入腹中,祈求道:“父親,映游唯有一請,可否將親迎之期往后推些時日?映游想在家中多留些日子?!?/br> 齊晏平明白她的委屈,但是身為女子,許多事情由不得自己決定,于是點點頭:“為父會和寧成君商討?!?/br> 馮凌躲在廊道里看那些北魏來的人,只覺好奇,尚不知這些人將會永遠地帶走他的映游jiejie,教他那點念想都消散風中。 齊映游從偏廳出來,便覷見馮凌的小腦袋,她走過去,問:“凌兒怎么在這里?” 馮凌長得慢,如今只到齊映游的肩膀,微微抬頭:“這些都是給映游jiejie的嗎?” 他說的是納征之禮,齊映游心中忽然盡是苦澀,勉強點點頭,忍著哭腔:“凌兒要快快長大,好好照顧自己?!?/br> 馮凌拉著她的手,為齊映游的關心歡喜不已:“凌兒快快長大,照顧映游jiejie?!?/br> 齊映游不說話,只是笑,但是馮凌仿佛看見jiejie眸中有薄薄的淚。那時的馮凌還無法理解映游jiejie奇怪的神情,人怎么能一邊笑一邊想哭呢? 作者有話要說: 貌似修文和改文案效果都不大,俞兒確定是要涼了… 俞兒:我暴風哭泣!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周弘讓) 立秋之后,魏淵行冠禮。冠禮在魏氏宗廟舉行,齊方瑾為來賓,冠禮從早上便開始,魏淵在家中沐浴更衣,行至宗廟,魏致、齊方瑾與幾位叔伯在宗廟等候。魏致上告祖宗后冠禮開始,魏淵長跪于席,齊方瑾為他加冠三次,先是黑麻布做的錙布冠,表示此后有治人的特權;接著是白鹿皮做的皮弁,表示此后要服兵役;最后是爵弁,一頂赤黑色的平頂帽子,表示此后有權參與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