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火箭研發的四個難點(第三更)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NPC果然有問題、快穿之Boss女配打臉攻略、快穿女配:叮!你已被boss鎖定、來自東方的基建狂魔、深深深處、陪玩師、我的大咪咪男友上部 (rou慎)、末世女皇之終極進化、亂世大佬不好當、快穿之攻略日常
把網頁關上之后,他突然想到自己好久沒有登錄過專業學者論壇了。 之前因為系統的原因,他才在專業學者論壇上刷題,現在系統不發布刷題的任務了,他自然也就不需要登錄了。 再次登錄上專業學者論壇,他發現自己信箱里面有一些私信。 “姜總,關于多參數自適應算法,我們一點思路都沒有,這套算法您沒有在做嗎?” 這是龍騰游戲公司一個多月以前給他發的消息了。 “姜總,我們現在正在使用您的自適應算法,做一款游戲,相信不用多久就會上線了?!?/br> “姜總,我們公司的算法工程師都非常崇拜您,想請您到公司做一個演講?!?/br> …… 他發現,私信箱里面所有的消息,都是龍騰公司發過來的。 姜晨笑了笑,雖然當時賣算法給他們的時候,也給他們提了一點三參數的自適應算法思想,但其實他早就知道,龍騰的人不可能做得出來。 現在劉云帶領的小組正在做的,就是這個算法。 他們是全面學習了自己的算法思想,到現在都多久了,還沒有完成,更不用說龍騰的程序員了。 “多參數自適應算法沒有你們想的那么簡單,你們還是不要往這方面想了?!?/br> 姜晨覺得還是提醒他們一下比較好,免得他們白白在這上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回復完了之后,他就退出了專業學者論壇。 …… …… 第二天下午,侯云龍來到了姜晨的辦公室。 “姜晨,你不是讓我總結一下火箭設計的難點么,雖然現在各方面的數據還沒有計算好,不過根據我以往的經驗,我還是把這些難點都寫了出來,你大致看一下?!?/br> 侯云龍這兩天把兩款火箭的所有研發過程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大致會遇到哪些問題,都一一記錄了下來。 “這么快?” 姜晨有點驚訝,他本來以為侯教授肯定得好幾天才能把這個做出來,沒想到這才隔一天就有了。 “都是按照我以前的經驗總結的,實際開發當中肯定還會遇到問題,這些你先看看?!?/br> 說著,侯云龍就把一張紙給遞了上去。 姜晨翻開來看了一下。 1、材料整流罩、箭殼、助推頭錐、氧箱。 2、級間分離技術。 3、多發動機并聯穩定性技術。 4、火箭整體控制技術。 這四點就是寫在紙上的。 姜晨拿著紙看了好一會,火箭設計他也學了一遍,而且用名家課堂鞏固了幾個小時,自己現在在火箭設計方面,也算是個小高手。 “除了這四點,還有別的什么問題嗎?” 侯云龍有些詫異的看著他。 這四點還不夠難的么? “你不要忽略了我寫的問題的難度,雖然我只寫了四點,但是這四點沒有一點是容易解決的?!?/br> 姜晨笑了笑,然后說道“如果這四點我全都給你解決了,你多久能完成這兩款火箭的設計工作?” “你說的解決是提一個思想,還是說直接給出一個成熟的方案?” 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在火箭設計領域,最耽誤時間的是什么?并不是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讓這個辦法成為可行性的方案。 這個過程要進行大量的實驗論證。 一款火箭的研發周期如果是三年,在實驗各種思想就能占兩年半。 “我一般解決問題喜歡用數學的方式,準確,所以我給出的方案,一般測試都不會有太大問題?!?/br> 侯云龍聽到這里,沉默了一會。 隨后他說道“如果這四點你能解決掉,最多半年,完成各部分理論設計,進入實際樣機測試階段?!?/br> “那就太好了,這四點包在我身上了?!?/br> 半年時間完成兩款發動機的理論論證工作,已經很快了。 零一空間雖然一年多就完成了一款火箭的研制并發射,但是他們那款火箭只在大氣層內飛行,連入軌都沒做到,跟他們要研制的火箭,難度不在一個量級上。 “你能大致跟我說說,你想要怎么解決這四個問題嗎?” 對于姜晨說的四個問題他包了,侯云龍也沒有懷疑,只是他想不通,姜晨到底哪來的這個自信。 “首先第一個材料問題,回頭你列個清單,先送到陳叔那里,讓他擬定課題,然后送到嵌云材料科學部。 以他們現在的研發實力,這些材料基本不是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不是解決了?” 侯云龍聽他這么說,雖然覺得哪里不太對勁,但還是點了點頭。 不能拿嵌云材料科學部跟別的材料研發團隊比,別人可能一年半載出一項成果,嵌云那邊都是十天半個月出一項成果。 “第二個問題,級間分離技術,我準備采用冷分離模式,液氮噴射減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燃料的使用效率,這個設計回頭我會給你一份詳細的設計方案?!?/br> 所謂的級間分離,指的是助推器或者是一二級火箭在用完了燃料,與主箭分離的技術。 一般鏈接處的螺栓會根據程序爆炸,使得級間分離,但分離之后,拋棄的助推器或者火箭體速度都在幾千米每秒,如果不做措施,很容易與上一級火箭發生碰撞。 這就需要在級間分離之后,使拋掉的部分沿著既定的方向偏移,并且迅速減速,與上升段拉開距離。 當前主流的設計方法有很多,也都能達到最終的要求。 可是為了使級間分離穩定,就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這就會很耽誤研發進度。 姜晨的想法是把這個問題拋給系統,用一次名家提問機會,省掉這部分的研發時間。 “那后面的呢?”侯云龍又繼續問道。 “多發動機并聯技術,我決定采用動力冗余思想來做,這方面等到莊強那邊聲波算法有了結果,對我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br> “你也想采用動力冗余?” 侯云龍自然知道動力冗余是怎么回事,這項技術算不上什么機密技術,但是做起來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所謂的動力冗余,指的是在多發動機并聯時,讓火箭起飛推力,超過火箭本身的重力多一些,使之產生動力的冗余。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便點火起飛之后,發現其中某臺發動機出現了故障,剩余發動機的推力,同樣足以把火箭推上去。 但是這項技術異常困難,首先一個難點就是動力系統的診斷隔離技術,也就是說,你得先知道哪臺發動機出現了什么故障,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還有另一個難點就是彈道的在線規劃與重構技術。 一旦發動機有一兩臺出現了故障,推力就會改變,那么火箭的彈道也同樣會發生改變,整個程序必須擁有這種智能重構的特性。 綜合這了兩個難點,就算大家都知道,動力冗余可以實現多發動機的并聯穩定性,也很難被做到。 “沒錯,等到我們聲波算法完成之后,別說動力系統故障檢測了,大到整個火箭的檢測,小到發動機內部的一個螺絲釘的檢測,都不在話下。 另外關于軌道的在線計算重新制定,等到劉云的自適應算法做出來,也同樣可以適用,到時候基于這種算法,我們可以做的,完全不止這個。 動力冗余對別人來說可能困難重重,但是對我們來說,很簡單?!?/br> 聽到姜晨這么自信,他也不再說什么,就當這個問題被解決了。 沒等侯云龍繼續說話,姜晨接著說道“火箭的整體控制系統,這個對我們來說也不難,這兩天我就會讓算法部門開始做這個課題,只要是程序算法上面的問題,對我們來說,都不算問題?!?/br> 侯云龍“……” 他一時間都不知道怎么開口了。 在他看來異常困難的四個問題,到了姜晨那里,分析一波之后,全解決了? “我還是覺得有點不敢相信?!?/br> 侯云龍搖了搖頭,他在華科技這么久,參與過的火箭研發也不少,在他看來,火箭的研發是一項緩慢而穩定的事情,步步為營才是真理。 他現在發現,按照姜晨的想法,那真的太容易了。 “侯教授,您信不信都沒關系,接下來您就當這四點已經解決了,進行設計就行了,如果回頭這四點上有哪個掉了鏈子,責任我擔著?!?/br> 看到侯教授還是一臉不相信的樣子,姜晨笑著保證道。 一直到侯云龍從姜晨的辦公室走出來,他還是一副沒回過神來的樣子。 “真的這么容易嗎?” 一邊走,他還一邊喃喃自語。 侯云龍離開之后,姜晨就去了陳澤宇的辦公室。 “陳叔,你最近讓課題組那邊,按照這些材料來出課題,后面火箭的設計上都用得著?!?/br> 姜晨直接把侯云龍給他的那張紙遞到了陳澤宇的手中。 “這是什么?”陳澤宇拿在手中看了看,然后問道。 “侯教授總結出來的,火箭研發上面的四個難點,第一個就是材料問題,你安排材料部門的,從今天開始,優先這上面的材料做?!?/br> 陳澤宇點了點頭,然后說道“沒問題?!毕牒透嘀就篮系娜艘黄鹆摹秾W霸的星際時代》,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