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長公主和釀善沒有參加圍獵,她們一直待在府里,后面再有宮宴之類的場合,她們也沒再去過。每一天,長公主都是煎熬度日,但她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傳旨的太監來到長公主府,點名讓釀善進宮,長公主眼前一黑就要暈過去,釀善連忙扶住她,長公主哆嗦著身子,想要跟釀善一起去,但是太監把她攔下了。 哪怕當初連夜帶著東流的玉璽逃亡,長公主都沒這么害怕過,終于,她等到釀善回來,得知了皇帝的用意。 衛峋叫釀善進宮,親自對她說明了想要讓她去和親的事情,因為釀善身份不夠,所以,他會先把釀善從長公主名下過繼到老皇帝那里,由此,釀善的身份就是公主了,而宿日已經說過,和親之人可以隨便挑選夫婿,衛峋對此的回答是,他希望釀善能嫁給宿日的太子,做他們未來的皇后。 衛峋和釀善談了很久,將近一個時辰,他說明了其中的利害關系,以及釀善會得到什么、又會失去什么,他把能講的、不能講的,全都講了,只是少了一句話。 他沒問過,釀善愿不愿意去。 這些事情,本該由衛峋告知長公主,再由長公主告知釀善,但是衛峋直接越過了長公主,這是公然不在乎她的存在。 釀善回來后,情緒十分平靜,她好像很輕易就接受了這件事,長公主不知道她究竟明不明白過繼是什么意思,這意味著,以后她和她的親生母親再沒有任何關系,釀善以后只能稱她為姑母,而長公主若是死了,釀善都不能為她回來為她發喪守孝,只能以侄女的身份,為她上一炷香。 長公主無法接受這些,她幾乎是奪門而出,生平第一次,跪在衛峋面前,求他收回成命,即使衛峋拒絕她,她仍然不愿意起來。她放棄了自己一直堅守的處世原則,一次又一次頂撞皇帝,可是不管她說什么,衛峋都不會答應她,最后,她只能失魂落魄的離開。 走出武英殿,半路上,她又想起另一個可以救她女兒的人,她不顧規矩,來到文華殿,求見攝政王,然而這回連攝政王的人都沒見到,就被請離了這里。 江遂站在窗邊,看著長公主強自鎮定,不斷溫聲詢問門外的宮女,一次次得到否定的答案,卻還在強顏歡笑著,維持她身為公主的最后一點風度,江遂平靜的看著這些,等到她走了以后,他才神情自若的回到書桌邊上。 如果衛峋在這,他就會發現,現在江遂的表情,和那天他復述長公主話時的表情一樣,一樣的不在意、一樣的淡然。 他不會被長公主的冷言惡語中傷,自然也不會被長公主的悲苦哀慟感染,人活一世,坎坷非常,旁人的喜怒哀樂,與他何干呢。 作者有話要說: 能當攝政王,江遂肯定不會是心軟的人,他和衛峋的區別是,他沒那么激進,動不動就鐵血管理,他是溫和派,但溫和不代表仁慈 人設沒崩,真的,他從一開始就是這個性格,只是以前沒有出事,所以顯現不出來他的這方面,人有多面,江遂就是一個該溫柔時溫柔、該冷血時冷血的人,他的取舍,一向很明確,就像以后舍掉衛峋的時候,一點都不含糊(不是 放心,釀善的結局還是很好的,畢竟我是甜文作者,不能讓小姑娘在文里受委屈 第48章 主角 和親的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二皇子聽到衛峋的要求以后,都沒跟自己國家的使臣團隊商量,就獨自做主答應了下來。 理應如此, 雖然他們擺出了開放又民主的態度,實際上大家心里都清楚, 這次和親,只有太子能夠抱得美人歸。 誰不想當皇后呢。 和親的人選已經商議出來,兩國互相通了氣, 宿日就開始準備回程了, 他們回去,還會把和親公主一同帶回去, 衛朝這邊也要加班加點,趕緊把和親隊伍、還有公主的嫁妝都準備好。 一次和親, 鬧得整個六部都忙了起來,連平時最清閑的兵部都不能幸免,連夜挑選訓練三千精兵, 護送公主順利去往宿日。 借著這個缺人手的機會,左知秋沒有被下放, 而是進了禮部,跟諸位大臣一起籌備嫁妝事宜。 大多數東西都是現成的,小部分需要現造,從和親的命令下來, 直到宿日隊伍啟程,一共才半個月的時間,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半個月里,他們不僅把衛峋安排下來的任務全部完成, 甚至還超額完成,現在釀善一共有兩套嫁衣,一套正式的,一套備用,以防不時之需。 陛下仁慈,親自挽留宿日使臣,讓釀善公主得以在京城里度過最后一個中秋佳節。 國師算出來,八月十八便是宜嫁娶、宜遠行的良辰吉日,十七這天,宮中又舉行了一場夜宴,為二皇子等人踐行。 江遂半路又跑了,坐在御花園錦鯉池之上的六角亭里,江遂手里拿著一碗魚食,隔一會兒,就往水里扔幾粒進去。 魚多食少,肥美的錦鯉們擠來擠去,有幾條急性子的,竟然還跳出了水面。 錦鯉池的格局經過精心設計,池邊的石燈錯落有致,讓人即使在晚上,也能看清水里的情況,沒了后宮的諸位娘娘,御花園真心不是一般的寧靜,再也沒有落井沉塘等意外不說,宮女太監的折損率也大大減少了。 隔著老遠,江遂就看到幾盞宮燈向自己這個方向走來,等到近了,發現是二皇子,他不禁頭疼的捏了捏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