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也不知道那個新皇帝是忘了長公主的存在,還是怎么樣,總之,他沒有提起讓長公主回去的事。她為夫報仇、韜光養晦,帶著傳國玉璽流亡在外的故事傳到民間,立刻就樹立起了一個忠貞女子的高貴形象。 其實沒有她這個舉動,東流的皇位也不可能流落到篡位者手里,有沒有玉璽,新皇都會回來,可就因為她這么干了,功勞被她搶走了一半,為了把玉璽拿回來,新皇還不得不和老皇帝談條件。 東流的百姓和皇帝怎么想,江遂不知道,江遂只知道,長公主一戰成名,她在民間的威望比整個皇室加起來都高,如今的衛峋壓根就不能跟她比,也是有她為皇室刷好感,老皇帝才安穩了這么多年,不然按他的作死方式,民間早就亂了。 江遂對長公主的感官一直不好不壞,畢竟兩人沒什么交集。這是第一回 ,江遂和長公主單獨相處,他坐在椅子上,臉上掛著看見朝臣才會有的營業微笑。 沒有人一見面就說正事,總要客套幾句,才能切入正題,江遂耐著性子,旁邊垂眸當自己是擺設的宮女也耐著性子,終于,長公主提到了她這一次的來意。 “王爺如今年紀不小了,不知,打算什么時候娶王妃呢?” 江遂表情保持的很好,一直都沒變化,宮女卻忍不住露出了一點驚詫之色,她抿了抿唇,垂在身前的手動了動,左手遮擋著,右手則做了幾個看起來無意義的動作。 門外一直站崗的侍衛看見了,無聲無息的退后一步,退出屋內人的視野以后,他轉過身,立刻向武英殿跑去。 第20章 出宮 衛峋人不在武英殿,即使他今年才十七歲,也不能一直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放下奏折,衛峋去了演武場,和平時訓練羽林軍的教頭們真刀真槍的打了幾場。 教頭們剛上去的時候,心里還想著要給皇帝留幾分面子,一會兒要輸的真情實感一些,等真正動起手來,他們才發現,自己多想了。 陛下的身手完全不像是一個少年人,他孔武有力、腳下生風,不論速度還是力氣,都不是教頭們能比的,單個教頭上場只有挨打的份,他們幾個人一起上,這才勉強有了一戰之力。 但也不夠,最終,這幾人都被衛峋撂在了地上。 教頭們輸了,卻一點怨氣都發不出來,臉上布滿了震驚和仰望。 這就是傳說中真龍天子的力量嗎?都沒怎么練過,就能打趴他們這些靠拳腳功夫吃飯的人! 衛峋站在一旁,接過秦望山遞來的巾帕,漫不經心的擦著手。 勝不驕、敗不餒,衛峋的形象在教頭們心中越發的高大起來。 其實,衛峋就是沒把他們放在眼里,所以贏了也不覺得高興。 …… 就在這時,一個侍衛突然闖了進來,衛峋的余光看見了他,卻沒有問他怎么回事,侍衛也知道規矩,一路快跑到秦望山身邊,耳語了幾句,秦望山怔了一下,連忙端著拂塵走過來,低聲轉述給衛峋聽。 衛峋聽完,什么漫不經心、徐徐圖之,全都沒了,他摔掉巾帕,對著侍衛怒目而視,“這么大的事,怎么不直接告訴朕?!” 侍衛:“……” 臥底期間,所有消息全部傳達給秦總管,不得直達天聽,這不是您自己立的規矩嗎??? 侍衛委屈,但侍衛不說。 這條規矩本來是衛峋防著自己翻車用的,要是被江遂發現了,他就可以把鍋推到秦望山身上,說這一切都是秦望山自作主張,而他作為一個單純、柔弱、又天真的皇帝,什么都不知情。 最無恥的是,制定這個無恥計劃的時候,衛峋都沒避著秦望山,秦望山不僅要當背鍋俠,還要感恩戴德、激動萬分的當背鍋俠,仿佛背上這一口大黑鍋,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秦望山:疲憊微笑.jpg 演武場和文華殿離得不算近,衛峋過來的急,連御輦都沒坐,剛踏過文華殿的門檻,衛峋就聽到里面傳來交談聲。 “……本宮是寡居之人,王爺也知道這件事。本宮今日來,并不是為了讓王爺成婚而催促王爺成婚,本宮只是擔心,人生漫長,不論身居何位,最困難的時候,總不會是已經經歷過的日子,當萬事順遂,無人會覺得自己缺乏什么,可一旦有了不順的事,孤獨、寂然、形單影只的感覺會迅速將人吞沒,獲得喜悅,沒有人可以分享,遭受痛苦,沒有人可以安慰?!?/br> “往后無數個萬家燈火、其樂融融的日子里,本宮不想王爺只能寥寥然的點起一盞孤燈,讀到一句或有趣、或慨然的詩文,想要回頭述說,卻驟然發現,屋中空空蕩蕩。世上人無數,竟沒有一個,是可以與王爺榮辱與共、相濡以沫的?!?/br> 衛峋的腳步停在門外,江遂坐在下位,背對著衛峋,他看不清他的神色,卻能看出環繞在他身邊的寂寥。 ……聽聽,這就是文化人的催婚,不逼你、不擺長輩的架子,卻能瞬間戳中你心中最憂懼的那一點,殺人于無形。 長公主的段位,比一百個朱大人加一起都強。 江遂明顯聽進去了,而且整個人都變喪了,衛峋生怕他被說動,然后松了口,他沉下臉色,正要進去的時候,卻聽到江遂的聲音在里面響起。 “殿下說得不錯,只是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或許本王日后的想法會變,但此時此刻,本王還是不想考慮這件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