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真是個奇才?
    王牌鋒衛正文卷第四百一十四章真是個奇才?檢查結果出爐。    顯示何方的骨骼密度在正常值。    同時骨節粗細在同齡人里也處于上乘。    最后,骨齡檢測為8歲。    而何方今年9歲,也就是說,他的骨齡小于實際年齡,還有較大的生長空間。    醫生給出的預計最終身高為一米八八。    但鄧鴻飛有信心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和飲食搭配,能讓他沖破一米九,甚至長得更高。    萬事俱備。    緊接著便按照節目流程,組織所有選拔出來的籃球明日之星打了一場比賽。    何方果然顯示出過人一等的實力。    那群和他同齡的孩子三四個齊上也攔不住他。    運著球在人逢中閃轉騰挪,鄧鴻飛眼中的滿意之色無以復加。    不僅如此,他穿針引線般的無私傳球和那群孩子的獨狼屬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或許是因為吃他的餅太多,其他的孩子也開始投桃報李,給他傳球。    何方的球權越來越多,表現也是越來越好。    就連鄭志、李那這樣子對籃球不太明白的都看出來了何方的超卓實力。    “怎么樣”    鄭志好奇詢問。    鄧鴻飛給出肯定的回答,“如果引導正確,他的未來無可限量?!?/br>    “現在只剩下一個未知因素?!?/br>    “什么?”眾嘉賓同時詢問。    鄧鴻飛旋即回答,“他的投籃天賦?!?/br>    “投籃天賦?投籃也需要天賦?”    吳易凡突然在旁開了口。    聽到他的問題,鄧鴻飛點點頭,“當然需要天賦,有很多人怎么練籃子都不太準,但有的人,只需要隨便練練,就能成一個不錯的投手?!?/br>    “投籃是籃球里面相當重要的天賦?!?/br>    “我需要看看他的投籃能力?!?/br>    進入到節目組一項又一項的測試環節。    包括手腳反應能力,以及彈跳力、沖刺能力等等。    到最后,終于進入到了投籃環節。    根據鄧鴻飛的設置。    小何方需要在球場上的16個點投籃,每個點都需要投進5球。    這十六個點,分別是籃下一個點。    然后籃圈周圍低位地帶五個點。    再是中距離兩個零度、四十五度,加上九十度五個點。    三分線亦是兩個底角,四十五度,加上九十度五個點。    看到這么嚴苛的挑戰,鄭志不禁詢問,“三分球對于一個孩子來講,會不會太過于殘酷了?!?/br>    “三分線根據標準縮短了不少,而且遠距離的投籃調整能力,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手感天賦?!?/br>    “一個優秀的投手,或許在一個陌生的點位失手兩三次便能找到準心?!?/br>    “而一個中庸的投手,需要經過很多次的調整,才能找到這個準心?!?/br>    “我就想要看到,何方這方面的調整能力?!?/br>    “原來是這樣?!?/br>    吳易凡在旁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不愧是世界頂級的籃球運動員,的確是很有辦法?!?/br>    “過獎?!?/br>    鄧鴻飛隨意的應了句。    場上,何方經歷簡單的熱身后,便走上了第一個點位,籃下。    在這個點位上,他的表情顯得很是輕松,微笑透著股胸有成竹的自信。    一看就是平時沒有少練。    而籃下位置,對一個籃球愛好者來講,確實是基本功。    何方輕松的左右開弓勾籃,五投全中,這頓時引起了網球一姐李那的驚呼,“太準了吧,雖然距離挺近,但畢竟是這么小的孩子?!?/br>    “確實不錯?!?/br>    鄧鴻飛越來越滿意。    這么扎實的基本功,就算是一些高中的籃球愛好者也難以完成。    但何方兩只手運動得很嫻熟,勾得很穩。    來到低位五個點。    他也沒有用太多的功夫,出手的姿勢雖然因為年幼的力量不足不太標準,可命中率很好。    近距離的一圈五個點,最多的一個點位也僅僅只是用了七次出手便成功完成。    “厲害?!?/br>    現場的嘉賓連連驚呼。    何方越走越遠,來到中距離的第一個點位,籃筐左側零度角。    這個距離對他來說,已經有些遙遠,他平時很少選擇在這些位置投籃。    這么遠的距離,對他來講,力量有些不足。    不過何方仍然是咬牙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嘗試。    咚的一聲,籃球蹦出,未能命中。    不過卻不離十。    弧線很正。    看到這,鄧鴻飛的眼前再度一亮。    居然沒有太離譜。    雖然給何方規定了這么多點位,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后者表現得好或者不好,他心里自然有一套標準來衡量。    倒不一定要求每個球都能進。    然而第二次嘗試。    便傳來一聲清脆悅耳的擦旺聲。    小何方傾力扔出一記漂亮的拋物線,籃球正正地掛進網袋。    “第二次出手就命中了!”    “不錯,不錯?!?/br>    何方一次次的用表現刷新他在鄧鴻飛心里的評價。    第二個點位,左側四十五度點中距離,用了九次出手完成五個進球。    第三個點位,中距離正九十度,用了七次出手完成五個進球。    第四個點位,中距離右側四十五度點,用了十次出手完成。    最后一個點位,右側零度角中距離,這次,可能是因為反復的用力擲球,何方的命中率出現了下滑。    他用了十二次出手才完成了目標。    小家伙的臉頰已經通紅,不過硬是顧著腮幫,走到了對他來講,更加遙遠的三分點。    “鄧鴻飛,這么遠,他應該投不了了吧?!?/br>    鄭志已經看出來何方幾乎力竭,有些于心不忍地在旁勸誡著。    包括李那也是母性大發,幫著腔。    鄧鴻飛微笑著搖了搖頭,“我心里有數?!?/br>    小何方沒有放棄,他鼓足了力,扔出了第一個三分。    出現了本次測試的第一個三不沾。    “呼,呼?!?/br>    扶著膝蓋,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這么個投籃,對他來講,太消耗體力了。    鄧鴻飛仍然笑盈盈。    他想要看何方在動作變形的情況下的投籃調整能力。    作為一個籃球運動員一定要學會在體力耗盡、投籃動作變形的情況下怎么去調整。    “加油!”    嘉賓們都情不自禁地給小何方吶喊助威。    這聲音似乎鼓舞了后者,他拾起籃球,定定地站在底角,目光堅毅倔強地鎖定籃筐。    用力扔出了第二次投籃嘗試!    。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