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大體系
比賽一如既往的正常進行。 **維奇則是在場下和幾個隊員面授機宜。 米爾斯、鄧鴻飛、丹尼格林、斯普利特等幾個重點輪換都被他叫到身旁。 **維奇手里拿著塊寫滿了戰術的戰術板。 “第三節后半段一般布魯克斯會用第二陣容,至少他會拿下杜威二人其中之一?!?/br> “這個時候你們上去?!?/br> 說話間,**維奇手中戰術板上的磁鐵也在跟隨他的意志而移動。 這些磁鐵代表每一個隊員,而磁鐵的排布動向,則是代表著相應的戰術。 馬刺的戰術手冊上,一共有八大體系,32個戰術。 其中,hammer a 錘子戰術三種; zip series拉鏈戰術8種; through series穿越戰術4種; post sets低位系列5種; ball s as 有球掩護2種; sing as 掩護系列5種; dho sets 手遞手系列4種; sedary offence間接進攻7種。 其中錘子戰術的特點,就是通過持球突破吸引防守注意力,達到弱側無球掩護創造3分空位的目的。 這同樣也是鄧鴻飛打得最熟稔的八大體系之一。 作為得分后衛,他可以是這個戰術的受益者。 作為控球后衛,他又可以是這個戰術的發起者。 同樣,對于拉鏈戰術他也很熟悉。 拉鏈戰術的特點在于2號位接受中鋒的掩護上提至三分線持球為標志,進攻大多的終結點是1號位和3號位。 這個戰術鄧鴻飛也很熟。 只不過現在**維奇戰術板上畫的是八大體系中的有球掩護。 這個戰術里,1、2號位的交叉跑位是重中之重。 同時對5號位的擋拆時機和擋拆站位點要求也很高。 在戰術板上演練了一邊戰術后,**維奇指向鄧鴻飛,“你打2號位?!?/br> “這里?!?/br> 他指了指代表米爾斯和鄧鴻飛的那兩塊磁鐵。 “一號位控球過半場后直接交給二號位?!?/br> “然后往底角跑拉開空間?!?/br> 再點了點位于籃筐右側四十五度角三分點的二號位磁鐵。 一根指頭摁著,劃到油漆區右上角的區域,“注意你此時的位置,接球的一剎那交給四號位,立刻到達這個位置?!?/br> 同時,他又指向位于弧頂處代表鄧肯同時也可能代表迪奧的四號位磁鐵,“把球傳給他的同時立刻跑位?!?/br> “五號位注意了?!?/br> 說到這,他嚴肅的目光落在斯普利特的身上,“在鄧傳球給四號位啟動的一瞬間,你就要在這個點提前站好?!?/br> “這時候,鄧鴻飛會做一個兜圈子似的反跑,你負責審時度勢擋住他的防守球員?!?/br> “然后三分位就空出來了,懂嗎?” **維奇完整地講解了一遍。 事實上,在平時的訓練里也會經常演練這種戰術。 每個人都會意頷首。 鄧鴻飛聽完,倒是多問了一句,“這樣的戰術不停的打么?” “當然不是?!?/br> **維奇瞪了他一眼,“其他體系的戰術,變換著來,節奏米爾斯負責掌握?!?/br> “不過一會兒我會換下蒂姆讓他休息休息,繼續留伯瑞斯在場上?!?/br> “你們主打的兩套體系,有球掩護只是其中一種?!?/br> “另外一種就是穿越戰術?!?/br> “圍繞迪奧這個點做文章?!?/br> “懂吧?” 語畢,眾人再度點頭表示明白。 所謂穿越戰術,即起手是1號位大幅度穿越強弱側,其中主要是以4號位為軸的外線打法,對擅長外線投射策應4號位的加成比較大。 尤其適合迪奧。 把所有的安排都牢記在心里。 大伙兒都知道,**維奇是想趁著雷霆在第三節后半段換下主力休息的時候打出更高效率的進攻。 如果說馬刺的首發和雷霆的首發牌面陣容還算旗鼓相當的話。 那么兩個球隊的板凳深度完全就不在一個級別上。 雷霆的板凳上就一個亞當斯和蘭姆還能看得過去。 頂多還能算上個已經進入職業生涯末年的費舍爾。 但馬刺的板凳上有些什么人? 迪奧、米爾斯、鄧鴻飛、吉諾比利、丹尼格林等等等等。 可以打出來的牌不勝枚舉。 網上有個評論說,馬刺就算是把鄧肯摁在板凳上,用第二陣容打常規賽,興許都能奪得一張季后賽的門票。 這個說法絲毫不夸張。 這一年的馬刺,的確是夢幻般的賽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維奇的帶領下,使得每個零部件渾然一體,組合成了一臺龐大的機器。 所以這支馬刺也被外界譽為——可能是團隊籃球的巔峰。 為什么要加個“可能”。 因為他們還需要用一個總冠軍來證明。 所以這個系列賽,圣安東尼奧人,志在必得。 這場比賽,跨過去,就是總決賽的舞臺! 第三節進行了5分鐘。 迪奧持續高能發揮。 他的個人數據已經來到了20分8板9助攻。 此時此刻,馬刺和雷霆的比分戰成74:74平。 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分別砍下24分和17分。 杰里米蘭姆也迎來生涯季后賽最佳表現,在僅有的上場時間里已經斬獲5個三分球。 他是這場比賽除了杜威二少之外的意外驚喜。 比分膠著,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 鄧鴻飛坐在場下,一直在和米爾斯等人交流場上的情況。 所有的心思都在如何取得最終勝利之上。 終于等到上場。 距離第三節結束還有6分26秒。 此時比分78:79。 雷霆暫時依靠威斯布魯克命中的三分球領先1分。 在鋪天蓋地的喝彩聲中重新上場。 鄧鴻飛迅速投入到戰斗節奏。 鄧肯被換下。 場上的陣容變更為,米爾斯、鄧鴻飛、丹尼格林、迪奧、斯普利特。 雷霆同樣做出了換人調整。 蘭姆下。 一號位,威斯布魯克。 二號位,雷吉杰克遜。 三號位,塞弗洛沙。 四號位,佩里瓊斯。 五號位,史蒂文亞當斯。 杜蘭特被換下休息。 雖然進攻端出任不同位置,不過主防鄧鴻飛還是塞弗洛沙。 沒辦法,鄧鴻飛的進攻能力太強,而雷吉杰克遜只有191cm,在身材上實在是太吃虧。 所以只用專門安排一名防守悍將來給他上上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