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實習記者的堅持
夢想和現實究竟應該怎么選擇? 鄧鴻飛在兩個教練深邃目光的注視下深吸口氣說道,“好吧,我加入?!?/br> 夢想終究是再次戰勝了現實。 他放棄了徘徊不定、顧慮重重的特殊要求,填下了入隊資料表。 他屬于籃球場。 既然如此,那就回到這片熾熱的熱土吧,只當成一種愛好,不影響學業就好。 正在心里給自己找著各種借口,腦子里面突然毫無征兆地叮咚一聲。 來自于訓練之王系統那份極具特色的半透明數據表驟然在他眼前鋪開—— 年齡:19 身高:195 臂展:0八 力量:45 核心力量:46 彈跳力:69 速度:75 中投:7 三分:55 傳球:70 搶斷:4八 蓋帽:51 籃球智商:a 心理素質:a 外線防守能力:lt;b 內線防守能力: 身體條件評分:s 身體狀態:45% —— 每一項數據都無比清晰。 鄧鴻飛掃描了一圈后發現除了純數字選項后面有加號外,帶有字母和特殊符號的選項都沒有加號,他不禁疑惑,“體力一欄在哪?” 訓練之王系統回答:“體力歸結在身體狀態一欄中,無法使用訓練點數提高,只能通過系統的訓練和嚴苛的飲食控制來保持?!?/br> “帶有字母的選項同理,只能通過觀看錄像,領悟比賽等途徑針對性提高?!?/br> “好吧?!?/br> 鄧鴻飛接受了系統的這個說法。 事實上,他從來都是一個知足的人,如果不是訓練之王系統,他現在恐怕都還處于重傷未愈中,別說打籃球了,可能跑步都跑不利索。 略作抉擇,最后將新得到的1點訓練值加在了力量一欄上。 提高得并不明顯,但長此以往下去的累積絕對是可怕的。 而且相對于其他能力,力量練習難度最高,也是黃種人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黑種人天生合成肌rou的能力就比黃種人強,所以說有的黑種人不用刻意去練習,也會有不錯的肌rou塊以及爆發力。 但黃種人就必須嚴苛飲食配合大劑量力量器械練習,長此以往才能獲得有效提高…… 故而在鄧鴻飛看來,這一項屬性暫時是性價比最高的。 送走鄧鴻飛,康博和蔣學書整理了下資料,準備繼續去主持新一屆的招新。 雖然大多數的特長生在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經被吸納進球隊,不過一些非特長生的籃球青年往往也能發現到不錯的遺珠。 比如馮修杰。 當年便是通過招新賽進入球隊的,剛一進入球隊,就以夜以繼日的刻苦訓練征服了所有人。 沒有幾個運動員能像馮修杰這樣自律,如果能有專業的導師刻意引導,他將來的發展勢必會很不錯。 “走吧老康,又該忙了?!笔Y學書拍了拍老伙計背。 而康博并沒有立刻行動,而是擺擺手,從抽屜里面拿出了張名片,“這個姑娘我們可不能她忘了?!?/br> 他說的是之前找到學校里面來想要采訪鄧鴻飛的東華體育報年輕記者劉敏。 這個有意思的姑娘給康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之所以主動聯系他,康博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在里面。 東華體育報是東部地區一家很有名的體育媒體,劉敏來跟蹤采訪鄧鴻飛,雙慶大學校隊勢必也能獲得一定的曝光。 由此便可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吸引到更多擁有籃球特長的優質學生。 想法很好,但在東華體育報報社里面,劉敏在第一時間就把稿子寫好交上去的時候,卻被主編叫到了辦公室,“劉敏,你選定的素材是不是有問題???” “???主編有什么問題?”劉敏眨了眨眼睛。 主編一副驚奇的模樣,“校園籃球?校園籃球有什么好報道的?” “主編,這是我敲定的跟蹤報道對象啊?!?/br> “我知道這是你敲定的報道對象,你不是說這個人是征戰aa,有希望進入lt;ba的天才少年嗎?怎么又寫起校園籃球了?” “主編,校園籃球怎么啦?有問題嗎?”劉敏說到這,一頭霧水,她并不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 主編搖了搖頭,“劉敏啊,你這么寫是很冒險的,校園籃球關注度低,沒有話題度,誰有功夫去了解現在這幫屁孩兒在干什么?” “大家的眼球都集中在lt;ba球星,再不濟,也是lt;ba的新聞,你報道校園籃球算是什么事兒?想浪費我們的版面嗎?” 劉敏聽完這了這番話,總算是明白了什么意思,她努力擠出一副笑容,“主編,我認為我這篇報道不僅僅是一篇關于校園籃球的報道,更是一篇關于曾經天才,克服傷病困擾重回籃球之路的報道,這樣的故事本身就能激勵一部分人對嘛?” 主編一邊聽一邊搖頭,“劉敏啊劉敏,我該怎么說你?!?/br> “我們是體育報紙,不是雞湯刊物,你寫這些有的沒的壓根兒沒有用,拿回去,重寫?!?/br> 主編斬釘截鐵地下達了命令。 劉敏沒有任何行動,依舊是站在那,沉默著。 片刻后她堅定地搖搖頭,“主編,我認為我的報道沒有問題,你也說過,讓我們實習記者自由選定報道素材,我認為這是一個素材,不光光是一個籃球天才的勵志故事,同樣也能讓無人問津的校園籃球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br> “為什么美國aa厲害?” 劉敏分明看到了主編那深深皺起的眉頭,但她還是一字一頓地說道,“因為有很多人關注,很多媒體爭相報道,每年的瘋狂三月關注度甚至堪比lt;ba,超級碗!” “主編,我想我們國內也需要有這樣的媒體平臺,善于發掘我們大學聯賽的天才,讓他們走進公眾的視野,并具備一定的商業價值,讓遺珠,不會被埋沒!” “讓更多熱愛籃球的人有勇氣走得更堅定一些……” 劉敏一鼓作氣地說完后,深吸了口氣,又有些忐忑不安地看著眼前這位可以決定她去留的頂頭上司。 后者手中握著的簽字筆敲打著桌案,出人意料地并沒有發飆。 良久后。 他深深地點了下頭,“行吧,你去做吧,這篇文章——” “通過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