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80 章
郭準?!碧A策道,他已經看完了紙上的內容,抬眼看向游彥,“如密探所言,陶姜的確以身殉國,縈都城一戰,我軍落敗,損失數千人,現已放棄攻打縈都城,暫時退守至jiāo州?!?/br> “因何落???陶姜又因何而亡?”游彥握緊了手里的湯碗,“這個郭準,可又說的清楚?” “軍報中說,樊國國主派一小隊人,護送一輛馬車逃出縈都城,陶姜認定那馬車上是那樊國國主的家眷,所以親率了幾百名親隨前去追趕,卻不想落入了敵人的圈套,不敵而亡。同時縈都城中的守軍伺機反撲,沒了主將的我軍一時不查,來不及應對,所以落敗,但幸好及時撤軍,才沒有更大的損傷?!碧A策說完,抖了抖手中那幾張薄薄的紙,“郭準已經暫時接管了兵權,等我的下一步旨意?!?/br> 游彥目光鎖在藺策的手上,看著那幾張紙,突然就將手里的湯碗扔到地上,摔了滿地的碎片,驚擾到守在殿外的人,高庸慌忙問道:“陛下,出了何事?” “無妨,”藺策淡淡道,“湯碗太燙,你們游將軍一時沒拿住。待會再來收拾?!?/br> “奴婢遵旨?!?/br> 游彥唇角帶著幾分笑意,卻滿是嘲諷之意:“他郭準是不是真的以為天高皇帝遠,就可以任由他為所yu為?陶姜,會放著一整個縈都城,將數萬將士棄之不顧,然后率領幾百人去追從城中逃出來的一輛馬車?這么簡單的誘敵之計,他陶姜會親自去試探?”他抬手將那幾張紙從藺策手里拿了過來,“如若他郭準不這么如此急迫的就接管了兵權,還寫了這么一封奏報過來,我還不會想到他身上,就算陶姜不是他害死的,但此事他也擺脫不了關系?!?/br> 他低下頭,視線飛快地從紙上掃過,將上面的內容全部收入眼底,繼續道:“我先前一直以為,郭準雖然難對付,但總還有大局觀,畢竟如果西南都沒有了,他這個益州總管,也沒的當了,所以我讓陶姜并不與他計較。但如若,他因此膽大妄為,敢構陷陶姜,我一定會讓他,以命相償?!?/br> 第82章 藺策頭一次發現, 長樂宮的秋日, 原來也會如此的凄清。他的書案上還堆著滿滿的奏章, 但他卻始終不能集中精神,每看一會,就忍不住要分神。這種時候, 他不得不承認,人的習慣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其實過去的四年里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他一個人在這長樂宮過夜,游彥真正宿在這里也不過是近半年的時間, 但他卻習慣了不管何時抬起頭, 都能看見那個人在,或是讀書作畫, 又或是飲茶賞花,更或者干脆在軟塌上小憩, 不管在做什么,都會讓藺策覺得格外的心安。 而現在, 游彥不過離開都城幾日,長樂宮里不過少了一個人,卻讓藺策覺得空落落的。這幾日的時間, 他連話都說的比先前少了許多, 在早朝之上更是不茍言笑,讓百官都忍不住去揣測,究竟是何事又惹惱了當今圣上。 游彥此去西南,并沒有大張旗鼓,西南現在兵力依然充足, 缺的是一個真正能夠主持大局之人,加之縈都城戰敗的原因,陶姜的死因,都還不清楚,郭準此人的立場與居心也讓人懷疑,縈都城敗的蹊蹺,讓游彥他們甚至不敢去揣測究竟只是郭準為了奪權內斗,而借樊國人的手除掉陶姜,還是有更為可怖的緣由,所以,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游彥帶了一塊虎符,一把利劍,還有十余騎連夜離開都城,對外只稱他是染了風寒,暫時不朝。 “陛下,”高庸推開殿門,快步而入,“游府的小公子聽說將軍病了,擔憂的很,所以前來求見?!?/br> 藺策抬眼看他,回道:“就說子卿他只是染了風寒,并無大礙,但御醫說,他現在需要靜養,就不請他進來了。另外,讓他回去給府里也報個平安?!?/br> “奴婢明白,”高庸朝著藺策施禮,躬身退了下去。 藺策放下一直握在手里卻遲遲沒落下的筆,抬手揉了揉臉,站起身來。 天氣比前幾日還要冷了些,殿內也燒起了炭盆,在炭盆不遠的地方放了一個鋪著棉布的小籃子,灰兔子懷懷正躺在里面睡得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