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瘋嬌影后的殘疾A、重生女醫暖軍婚、反派游戲、生存期(1v2 兄妹 男小三)、愛探險的朵拉咪、想你、第叁者插足合集(出軌 勾引 上位)、青杏、循規蹈矩(女出軌 1V2)、季節性癥狀(1v1)
另一方面,開始籌備登基大典與祈雨儀式。 登基大典一過,便是昭告天下,她就是東越名正言順的皇帝。 祈雨儀式結束,若上天果真降下甘霖,那她的地位便徹底穩固。 司天臺上上下下忙活了幾日,終于為李承霖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司天臺監急忙前往千秋殿稟告道:“陛下,丙辰日紫薇鑾駕,諸事皆宜。臣等一致認為,登基大典不妨……” “十月初五?!崩畛辛乩事暤?,“登基大典和祈雨儀式在同一日進行,日期就定于十月初五?!?/br> 司天臺監皺眉想了想,隨即行禮道:“十月初五雖有吉星當值,但遠不及丙辰日紫薇鑾駕可解兇星,懇請陛下三思?!?/br> “無妨?!?/br> 殿上的李承霖站起身來,烈陽透過窗在地上落下一片片斑駁光影,她注視著那片光影,聲音堅定:“天命在我?!?/br> 江辭說十月初五有雨,以東越現在的旱情來看,既有了雨,那它便是最大的吉日。 十月初五辰時,登基大典結束,李承霖昭告天下為帝,定年號為天元。 十月初五巳時,祈雨儀式開始,李承霖身著龍袍,舉著一炷香,虔誠地禱告,隨即將燃香插入鼎中。 走下祈雨臺時,原本風和日麗的天忽然烏云密布,一陣電閃雷鳴之后,大雨猝不及防地降落了。 紫菀連忙拿了傘過來,為李承霖撐上,李承霖卻撥開了雨傘,仰起頭感受著雨滴打在臉上的觸覺,感受著濕漉漉的空氣。 大旱了八個月,這場雨總算來了。 宮女太監們一時也樂得忘了形,也不管對方是誰,拽著對方的手就蹦著跳著,嘴里不住地歡呼著:“下雨了!下雨了!” 民間亦是喜樂,百姓們都出了房子,有的傻站在空地里淋雨,有的張嘴接雨,有的兩兩為一組,擁抱著載歌載舞。 一時間,東越上上下下都洋溢著祥和氣氛。 因為這場雨,李承霖在官員百姓中的威信又添了幾分,更有甚者視她為神明,那些暗戳戳的勢力不敢逆民心而為,終究還是順應大流,李承霖終于可以騰出手來好好興建一下被旱災重創的東越。 江辭在藏書閣翻看著書籍,時不時地記錄下相關數據,末了又回到千秋殿,表情很是沮喪:“我看了一下往年的記錄,自東越建立起,像這種全國范圍都遭受影響的旱災,每隔十幾或是二十幾年就會發生一次,若是任由其發生,也許多年以后,陛下也會盡失民心,被迫走上退位讓賢的道路?!?/br> 李承霖道:“的確,我也十分好奇,東越旱災頻繁,北姜卻是水澇不斷,若是二者能中和一下,那便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了?!?/br> 江辭皺眉思索,青陽郡有一條全國著名的青河,在父親上任前,青河年年水澇,嚴重時農民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父親上任后,傾盡全力治水,挖溝建渠,將青河的水引到別的地方去,而今青河已經安定了十幾年。北姜河流眾多,因而水澇頻繁,若把北姜的水引到東越來,不正好能解北姜之澇和東越之旱嗎? 當然,這只是一瞬間的想法,東越與北姜劍拔弩張了幾百年,要雙方合作,難度堪比登天。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東越的旱災稍有緩解,目前第一要緊的,是頒布一些惠民政策,讓百姓們休養生息,同時讓各大州郡將水利設施的修建提上日程,水庫也好,堰壩也罷,總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當災難來臨時能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 @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李承霖仍然重用了一些信得過的老臣, 其中便包括禮部尚書呂伯言。 自從呂洛兒莫名從皇宮消失后,呂伯言頹廢了好一陣子,還是李承霖親自去請他, 要他仍然擔任禮部尚書一職, 將登基和祈雨事宜全權交由他來cao辦,并承諾會為他尋找呂洛兒的下落, 他感激涕零,這才叩謝皇恩,接下了這門差事。 結果顯示,他確實辦得不錯, 于是李承霖便讓盛豐酒樓的人著力調查呂洛兒的下落。 待天下差不多安定后,江辭向李承霖提出了建議:“陛下作為東越建朝以來第一位女帝, 且百姓中反對者甚少, 依我之見,不如趁火打鐵,頒布詔令, 從國庫中撥款成立公辦學堂, 不論男女, 凡是適齡學子皆可上學,統一授課,且一律免除所有費用。女子亦可上學堂,女子亦可參加科考, 父母親戚不可加以阻攔?!?/br> 李承霖略微思索后, 覺得不大行得通, 回應道:“此舉是否有些cao之過急?你我雖不在意, 但百姓們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認為男女有別, 怎可一起上學?再者成立公辦學堂,讓全國適齡學子免費上學,定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今天下初定,國庫虛空,怕是承擔不起。此番推我為帝亦是鋪墊了許久,若驟然頒發詔令,唯恐起到反作用。阿辭覺得呢?” “倒也是?!?/br> 江辭嘟囔了一句,想了想,然后興奮地說:“不如退一步,先以京城為點,設立女子學堂,玉珠公主和玉照公主正是該讀書的年紀了,也不必為她們選伴讀了,讓她們去女子學堂上學,起到帶頭作用,陛下再給京城的達官貴人們使使眼色,再放些風聲出去,一定會有不少人愿意去女子學堂上學。等時機一到,推廣到全國,從上至下,循序漸進。到后面再統一頒布詔令,大家就容易接受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