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縱容(十七)
吏部尚書嘆息一聲。 事已至此,除了當做意外看,也別無選擇了。 兒子和人家姑娘有了肌膚之親,不能當做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為了一個正妻之位拂了鎮北王的面子不值得。 門外有鎮北王府的小廝,屋子里的審問一點不落的都聽在耳朵里。 小廝飛快的去稟告了王爺。 王爺雖然早有猜測,可他還是抱著一絲期待,如今最后一點臉面被撕下來,王爺的臉紫成了茄子色。 羞愧難當。 養兒叛國,養女又恬不知恥! 王爺把屋子里的丫鬟小廝都退下去。 只留下王mama和一個二等管事審問師太。 師太起初不肯招認,小廝把吏部尚書審問出來的話說出來。 師太也不負隅頑抗了。 “那些首飾都是大姑娘拿來收買我的,”師太招供道。 “只要我肯幫她,她絕對不會虧待了我?!?/br> 王mama氣的頭頂冒青煙,“王府少給慈云庵香油錢嗎?!” “信誓旦旦的承諾照看好大姑娘,卻被她收買,幫她往王府臉上抹黑!” “就你這樣也配說自己是六根清凈之人?!” 王mama跪下向王爺告罪。 是她不該再把大姑娘送來慈云庵,給她機會給王府抹黑。 王爺讓王mama起來,“這不是你的錯?!?/br> 他厭惡南漳郡主,也因為太后和老夫人施壓,對南漳郡主生的一雙兒女缺了管教,讓他們受南漳郡主影響至深。 吏部尚書和夫人走過來,道,“事情已經查清楚了,就是個意外?!?/br> “這或許就是犬子和令媛的緣分,待我們夫妻回府,就準備聘禮登門求親,擇吉日讓他們完婚?!?/br> 吏部尚書態度謙和。 王爺實在不好意思,養出這么恬不知恥的女兒,沒得嫁過去禍害人家。 吏部尚書替鎮北王府留著顏面,這份人情他記下了。 吏部尚書和夫人告辭,帶著朱三少爺回府。 朱三少爺都不敢看王爺,怕被王爺打死。 等他們一走,王爺冷道,“回府!” 王爺大步流星的離開。 丫鬟小廝都望著王mama,“這些尼姑把王妃的叮囑不當回事,幫著大姑娘,就這么算了?” 王mama看師太的眼神不善。 但既然當作意外處置了,要處置師太,這事就瞞不住了。 王mama也走了。 師太跪在地上,后背沁了一層冷汗,雙腿發軟,根本起不來。 還是小尼姑過來扶她,慶幸道,“幸虧吏部尚書沒追究到底,給鎮北王府留著臉面,不然咱們今兒可真就吃不了兜著走了?!?/br> 師太苦笑一聲,“你以為吏部尚書府就是好人?” 小尼姑望著師太,恍惚想起來師太好像提醒過吏部尚書夫人。 慈云庵香火鼎盛,不少老夫人都喜歡來慈云庵上香。 十天前,吏部尚書老夫人來慈云庵上香,朱三少爺陪同左右。 朱三少爺在涼亭看風景,謝錦瑜走過去,因為崴腳,被朱三少爺扶了一把。 朱三少爺家世一般,模樣一般,才學也一般。 可就這么一個什么都一般的人卻是謝錦瑜能遇到最好的了。 今時不同往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 朱三少爺為人還算正直,不用手段,謝錦瑜難以如愿。 她找師太幫忙,師太不肯。 謝錦瑜拿錢開路,把頭飾也送了出去,師太才勉強答應幫忙一回,至于能不能成,就全看她自己的造化。 師太答應幫謝錦瑜,但頭飾已經到她手里了,就算不成也不會還回去,事情鬧大,丟臉的是謝錦瑜。 師太想吃兩頭,前幾日,吏部尚書夫人來慈云庵,師太就委婉的提醒了她一句,說小尼姑無意間聽到鎮北王府大姑娘仰慕貴府三少爺,身邊的丫鬟心思不好…… 謝錦瑜再不受寵,師太也不敢敗壞鎮北王府的名聲,盡量說的很委婉。 但再委婉,意思也表達到了。 吏部尚書夫人走之前,讓人多添了一百兩的香油錢。 師太還覺得吏部尚書夫人為人挺小氣的,她免了她兒子遭人算計,就只多添一百兩的香油錢,怎么也要三百兩打底吧? 她就只當是做了件好事。 誰想到今兒朱三少爺來慈云庵了,還是孤身一人前來。 她承諾幫謝錦瑜就不能食言,便讓小尼姑在茶里下了藥…… 明明提醒了,朱三少爺還趕著來上勾,現在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是個意外,吏部尚書府的心思,師太都心底發憷。 如果只是涂鎮北王欠吏部尚書府一份人情倒也罷了,怕就怕人家的野心不止于此。 南漳郡主只有一雙兒女,二少爺已經死了,膝下只有謝大姑娘一人了。 她當年的那些陪嫁肯定都會給謝大姑娘做嫁妝,王府稍微添點兒,就是十里紅妝了。 謝大姑娘自己算計出嫁的,將來在吏部尚書府受了委屈,鎮北王府沒臉替她出頭,她要有什么好歹,那些陪嫁,鎮北王府也不會要回去。 要了回去,也還是送還南漳郡主的娘家柳家…… 柳家受齊王和崇國公牽連,已經沒了。 鎮北王府家大業大,不缺南漳郡主那點舊物,何必做給自己添堵的事? 謝大姑娘算計吏部尚書府,只怕正中了吏部尚書夫人的下懷。 師太受驚,小尼姑給她倒茶壓驚,“吏部尚書夫人故意縱容,鎮北王府大姑娘嫁過去,肯定沒好果子吃?!?/br> 嗯。 謝錦瑜賄賂師太的首飾還放在桌子上。 丫鬟回來取。 留下來可就白白便宜了慈云庵! 剛走到門口正好聽到這一句。 雖然沒聽到什么重要話,可一句故意縱容,小丫鬟就知不簡單,當即轉身跑回去告訴王mama。 王mama都坐上馬車了,一聽這事還了得,這不是算計了王府,王府還承了人家一份情嗎? 這承情是要還的! 王mama當即又帶了丫鬟回來,一通逼問后,讓師太招供畫押。 回了王府后,王mama帶了供詞去見王爺。 王爺氣的嘴皮都在顫抖。 可知道了又能如何? 是他女兒算計人在前,人家只是將計就計。 上桿子往吏部尚書府里鉆,又和朱三少爺有了首尾,他能不讓女兒出嫁嗎? 這苦果是她自己種的,只能她自己摘自己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