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贖金
看著黑衣人過來,周管家面帶懼色,趕緊把馬車趕到一旁,給人讓路。 黑衣人走過后,周管事輕呼了一口氣。 萬幸沒有碰上,這些人一看就非同一般,要真硬碰硬,根本就不夠人家砍的。 還是世子妃警醒,及時換了身份,喬裝打扮,蒙混過關。 他們救了李小少爺,正大光明的派小廝去報平安,即便信落入刺手中,也決計想不到他們會起疑心,悄悄進城。 周管家提醒蘇錦坐穩了,他繼續趕牛車往前。 風有些大,蘇錦用衣裳裹著熟睡的李小少爺,免得他凍著了。 要說蘇錦也是郁悶。 她坐馬車頭暈,坐牛車反而不暈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李小少爺醒來吵著要爹爹。 蘇錦,“……?!?/br> 杏兒,“……?!?/br> 蘇錦這才發現李小少爺不是隨便認得爹的,他認的是面具。 杏兒哄不歇他。 蘇錦只好把面具從包袱里拿出來戴上。 李小少爺看了她好幾眼,然后才朝蘇錦伸胳膊。 牛車跑的不快,等蘇錦他們到臨州城的時候,城門已經關了。 蘇錦只好在距離城門口最近的村里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徒步進城,那輛牛車被卸了,留宿他們的人家沒收錢,讓他們把牛借他們用一天。 進城后,杏兒買了十二個rou包子,蘇錦給李小少爺拿了一個,牽著他往李家走去。 小少爺丟了,李家上下那是急的幾天幾夜沒合眼。 李大少奶奶自責愧疚,已經擔心的病倒了。 李老夫人擔心重孫兒,跪在菩薩跟前求菩薩保佑。 整個李家都籠罩了一層陰霾。 李家小廝就那么眼睜睜的看著要被撕票的小少爺穿著一身補丁疊著補丁的衣裳,手里啃著rou包子走過來。 真的。 就像是在做夢。 杏兒啃著rou包子,問李小少爺,“rou包子好吃嗎?” “好吃,”李小少爺軟糯道。 李家小廝以為自己看花眼了,朝府內喊,“李叔,你快出來看看!” 府里的小廝聽到喊聲,出來道,“李叔不是和大少爺去救小少爺了嗎,你喊什么?” 小廝走出來,就見守門小廝指著李小少爺,“那,那是不是小少爺?” 小廝瞪圓眼睛,“小少爺?!” 他往外跑,隨即又退后好幾步,激動道,“快來人啊,小少爺回來了!” 很快,蘇錦就看到李家下人一窩蜂的涌出來。 丫鬟婆子小廝,那激動的眼神把李小少爺下的抱緊蘇錦大腿。 周管家道,“你們別嚇著孩子了?!?/br> 杏兒把最后一個rou包子塞嘴里,一把將李小少爺抱起來,跟著蘇錦身后進府。 雖然蘇錦一身衣裳洗的發白了,但身上那種氣勢有些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反正絕不是尋常男子那么簡單,還有周管家眼里流露出的精明也不容人小覷。 李老夫人聽到重孫兒回來了,扶著丫鬟的手就往外走,看到重孫兒,那是鼻子發酸,“端兒?!?/br> 李小少爺聽到祖母喚他,掙扎著從杏兒懷里下來。 他往前跑。 身上的衣裳有點大,走慢點沒事,一跑起來…… 李小少爺往前一摔。 丫鬟小廝根本來不及扶他,李小少爺撲倒在地,手里還剩下半個rou包子直接摔到了李太夫人腳邊。 李太夫人那叫一個心肝疼啊。 丫鬟趕緊把李小少爺抱起來,李太夫人把重孫兒摟在懷里道,“有沒有摔疼?” 李小少爺含淚回頭,“爹爹,手疼?!?/br> 這一聲爹爹,氣氛一下子就凝固了。 蘇錦瞬間頭大。 得。 她好心送李小少爺回府,被人誤會是假裝成李大少爺誘拐李家小少爺了。 不過李太夫人到底聰明,沒有責問,而是笑道,“外面風大,快進屋喝杯茶暖暖身?!?/br> 李小少爺還在哭,蘇錦走過去摸摸他腦袋,“乖,小男子漢摔倒是不哭的?!?/br> 李小少爺鼻子一吸,果然就不哭了。 只是那小模樣,更叫李老夫人心疼。 不過她能感覺的出來雖然眼前之人戴著面具,但對她重孫兒沒有壞心。 不然她重孫兒摔倒不會在她這個親曾祖母跟前和他叫疼。 他隨口一句,重孫兒便聽了。 李老夫人現在滿心疑惑,她重孫兒被人劫走,怎么會被他們送回來? 李小少爺不要別人抱,要杏兒抱他。 杏兒力氣大,抱一個小少爺自然不在話下了。 就抱著他跟在蘇錦身后,李老夫人又高興又心塞。 進屋后,讓丫鬟上了最好的茶,才問蘇錦他們身份。 周管家望著李老夫人,自報身份,然后道,“李大少爺迎娶大少奶奶過門的時候,我曾隨我家老爺前來喝過喜酒,老夫人應該不記得我了?!?/br> 李老夫人抱歉,“年紀大了,記性實在是不好了?!?/br> 周管家介紹蘇錦,“這位是美人閣管事?!?/br> 周管家介紹自己的時候起了身,蘇錦坐著沒動,只笑了笑。 周管家把救李小少爺的經過告訴李老夫人,正好李大少奶奶進來,李小少爺高興的喊道,“娘?!?/br> 李大少奶奶抱著兒子不撒手。 看著她紅腫的眼睛就知道她哭了許久。 蘇錦眸光從李大少奶奶身上收回,問道,“李大少爺呢?” 雖然此番前來主要是為了送李小少爺回來,但既然來了,蘇錦還想問問戰馬的事。 從周管家口中,蘇錦知道如今李家主要管事之人是李大少爺。 李老夫人愣了下,急道,“快,快派人去告訴大少爺,說端哥兒已經找回來了!” 看著李老夫人急切樣子,蘇錦問道,“出什么事了?” 李老夫人把事情說出來,蘇錦眉頭擰的緊緊的。 她不知道李小少爺是怎么從刺手中逃脫的,但李小少爺不在刺手中,刺卻一連送了好幾封勒索信來。 要李家用二十萬兩銀票來交換李小少爺。 李家錢財是不少,可短時間內也湊不齊二十萬兩來贖人。 刺退讓一步,要十萬兩和李家馬場內所有的馬。 今兒正是交贖金的日子。 幾千匹馬走到哪里都轟動,可只要控制了領頭馬,帶走幾千匹馬也不是件難事。 頭馬不驚,馬群不亂。 挾持李家小少爺要贖金,李家本就一肚子火了,只是顧著李小少爺的安全,不得不投鼠忌器。 現在知道小少爺沒事了,李家豈肯吃這個虧? 何況那些馬雖然還在李家馬場內圈養,實則已經賣給了東鄉侯,錢已經收了一半了。 邊關戰況激烈,東鄉侯急需這批馬,前些天還派人來催了。 這馬要是給了別人,這違約金就夠李家斷幾根肋骨了。 李家是有苦衷,可朝廷要是見了氣,摁下一個資敵的名頭…… 后果不堪設想。